摘要:音舞为炬,照鉴丹心。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在这个光辉时刻,一场题为“烽火铸丰碑”的主题思政课汇报展示活动于9月29日晚在深圳艺术学校南山校区综合剧场举行。这不仅是一场师生携手呈现的艺术晚会,更是一
音舞为炬,照鉴丹心。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在这个光辉时刻,一场题为“烽火铸丰碑”的主题思政课汇报展示活动于9月29日晚在深圳艺术学校南山校区综合剧场举行。这不仅是一场师生携手呈现的艺术晚会,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以青春之风貌、艺术之筋骨,展现文艺在民族奋进征程中凝聚起的精神力量,也共同描绘出新时代艺术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蓬勃之姿,以及文艺战线后备力量之丰厚的美好前景,为祖国抒怀,礼赞新时代。
师生同台,以艺传薪,呈现全面育人的新格局
艺术是美的追寻,更是责任的担当、历史的回响和时代的命题。深圳艺术学校是广东省唯一一所艺术类“双高”中职学校,思想价值的引领始终贯穿于该校艺术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各个环节。校长何军新说:“作为一所以艺术育人为使命的学校,多年来,我们不断探索思政育人的艺术表达,用音乐讲述历史,用舞蹈诠释信仰,用戏剧展开思考,用美术照见精神。”何军新介绍,“烽火铸丰碑”正是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我们希望,这场汇报展示的每一个音符,都能成为一颗种子,埋进大家的心灵深处。它应当生出对民族的深情、对历史的敬畏,对理想的坚持。”
这是一场将舞台变为课堂的深度实践。演出涵盖了舞蹈、声乐、朗诵、器乐演奏等多种艺术形式。当晚,该校近200名师生以铿锵的音、唯美的舞、诚挚的诵,让年轻的气息与饱满的热情充斥于舞台。剧场大厅中,“烽火铸丰碑”主题思政课学生美术作品展与演出形成动静互补,呈现出各学科领域中思政教育的全面融入,展现出全面育人的新格局。
序幕伊始,深圳艺术学校童声合唱团用澄澈纯净的歌声唱响《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诠释拳拳赤子之心,传递出对祖国生日的美好祝福。随后,从“山河泣血·星火初燃”“中流砥柱·烽火壮歌”,到“正义雷霆·寰宇同春”“光华永驻·盛世和鸣”,4个篇章徐徐展开。节目多取自红色经典与民族艺术之精粹,亦有多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主题音乐作品,将历史逻辑与民族情感紧密融合、层层递进,从抗战初期的悲怆与觉醒、全面抗战时期的坚韧与英勇,再到世界反法西斯的正义共情,最后在对新时代的艺术讴歌中达到情感与信仰的高潮。
整场演出的节目编排,浓缩着深圳艺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实践与思考。演出前夕,深圳艺术学校副校长邵兵带领师生们驻扎在排练厅,一遍遍地打磨节目,完善表演细节。邵兵从艺多年,并有着多年的深圳本土文艺院团管理经验,他深知,舞台是艺术学子描摹职业化路径的“练兵场”,也是检验艺术成色的“试金石”,艺术职业教育工作者唯有事必躬亲,方能从孩子们一次次的弓弦震颤、气息的吐纳和手足尖划出的弧线中,完成技艺的精准指导。但这仍远远不够,“孩子们更要理解作品背后的精神内核——演奏《游击队歌》时要懂什么是抗战精神,合唱《我的祖国》时要心中有那条‘大河’。我希望他们收获的,不仅是专业上的精进,更是一种精神的‘铸魂’,让他们明白,艺术从来不是孤芳自赏,它的根,深植于国家和民族的沃土之中。”邵兵说。
在这样的理念感召下,作为一场由师生挑大梁的主题思政课,“烽火铸丰碑”凭借厚重的文化内核、富有中国文化审美的节目编排和专业的完成度,超越了人们对于学生作品的固有认知。
当晚,来“上课”的人不少。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蕾,党组成员、副局长丁中元,深圳市教育局机关党委副书记姚平等出席活动,线上收看直播人数更是突破260万。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深圳艺术学校特聘专家王秀芬倾情献唱《黄河怨》,现场观众频频为其浸透心魂的歌声动情掉泪;广州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担任古斯塔夫·杜达梅尔助理指挥的新生代指挥家崔琳涵受邀执棒深圳艺术学校交响乐团,并对学子们的专业表现大加赞赏。崔琳涵说:“大家呈现出了一种十分积极的状态,一切安排都井井有条。很多时候,我们评价一首曲目的难易,并不一定体现在技术上,而是演奏者对于音乐的感受,所以对于学生乐团而言,态度反而是更可贵的一种品质。”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深圳艺术学校特聘专家王秀芬倾情献唱《黄河怨》。
新生代指挥家崔琳涵受邀执棒深圳艺术学校交响乐团。
课程思政走在前列,为新时代培育德艺兼备的人才
培贤育雅百年计,乘风破浪正当时。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布局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同时也对艺术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从台前到幕后,从舞台到课堂,与时代足音同频共振的深圳艺术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方向,将打造高质量艺术特色教育为目标导向,积极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该校高二学生铁瑛此次参与了《我的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的合唱演出,她说:“老师告诉我们‘歌曲的震撼力来自集体的共鸣’,当高低声部交织,老师引导我们聆听彼此声线,体会‘像革命队伍里相互扶持的战友’的感觉。这让我们认识到个人融入集体的意义——我们既是独立的浪花,更是奔涌的洪流。”
初三学生李嘉豪说,从他初一入学以来,思政教育融入了艺术学习中,他说:“我们编排过《闪闪红星》《青春的火把永远燃烧》等作品,还有这次的思政课程展演,我感到艺术不是孤立的,它能承载历史、传递精神,也让我在艺术学习上更有方向。我们年轻一代不仅要精进艺术技艺,更要传承这种精神火种,在专业学习和生活中都更要有使命感,让自己的每一次练习都是在为传递这种精神做准备。”
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为新时代培育德艺兼备的人才,一直是深圳艺术学校的课程特色。近十年来,深圳艺术学校领导班子遵循“建构体系、有序思政”的指导精神,按照“顶层规划、科室布局、教师落实、全员推开”的工作思路,举行了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比赛,打造出了《“田字格”现代舞身体书法》《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双簧管演奏教学》《在写生中如何选景构图》等优秀课例,让老师不仅成为技术的传授者,更担当起价值观的引领者。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深艺模式”结出累累硕果
建校39载,深圳艺术学校育才硕果累累,成为深圳一张闪亮的艺术名片。本着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深圳艺术学校培养出陈萨、张昊辰、左章等享誉国际舞台的优秀毕业生。
不久前,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与《正义必胜》文艺晚会、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文艺演出中,王圳冰、何俊波、李亚迪等近20名深圳艺术学校优秀毕业生以深厚的家国情怀投身编导与演出工作,展现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与使命担当。
2025年3月,该校在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舞蹈赛项与民乐器乐赛项中双双摘得金奖后,在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广东省选拔赛(古筝)决赛中,该校高一学生刘嘉琪、高二学生姜畔在全省优秀选手中崭露头角,分获二、三等奖。此外,该校学子不断在国内外顶级赛事中摘金夺银,成为全球继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后,收获四大顶级国际钢琴奥林匹克赛事奖项大满贯的艺术类院校,也是中国唯一获此成绩的艺术类院校。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这座年轻、开放、敢于创新的城市也深深影响着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为核、创新为魂、实践为本、开放为旗”。邵兵说:“让传统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这是我们作为艺术教育者的责任,也是深圳艺术学校作为广东省唯一艺术类‘双高’中职学校的使命所在。在前沿的艺术生态滋养,高规格的赛事展演历练,国际化的教育资源对接中,一批批专业扎实、综合素质强,拥有丰富文化底蕴、思辨能力、创新意识的艺术学子正勃勃待发,他们不只是艺术学子,更是有思想、有责任感的文化传承者!”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王雯 二审 桂桐 三审 詹婉容
来源:读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