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存储芯片市场彻底“断货”,国际巨头们集体掀起涨价潮,最高涨幅达30%,不少厂商拿着现金都抢不到货。更关键的是,A股有9只存储芯片概念股的筹码正大幅集中,机构都在悄悄加仓吸筹。我上周跟着电子行业的朋友盯了其中一只,才半个月就小赚了11%,今天就把这里面的供需
最近存储芯片市场彻底“断货”,国际巨头们集体掀起涨价潮,最高涨幅达30%,不少厂商拿着现金都抢不到货。更关键的是,A股有9只存储芯片概念股的筹码正大幅集中,机构都在悄悄加仓吸筹。我上周跟着电子行业的朋友盯了其中一只,才半个月就小赚了11%,今天就把这里面的供需逻辑、涨价红利和筹码信号拆透,帮大家看清这波行情到底该怎么把握。
先说说“稀缺”有多真实——现在存储芯片已经到了“抢货”的程度。前两年存储芯片行业产能过剩,价格跌了近一年,三星、美光这些国际巨头陆续砍了20%-30%的产能,想着去库存。可谁也没想到,今年AI服务器、新能源车、智能家居需求突然爆发,尤其是AI服务器,单台需要的存储芯片容量是普通服务器的3倍以上,一下子就把库存掏空了。我认识的做电子模组的老王,上个月为了赶一批AI设备订单,找了3家供应商才调到足够的存储芯片,最后还比原价多付了15%的溢价,他说“现在不是挑价格,是能拿到货就不错了”。
这种供需缺口直接让价格“飞”了起来。上个月三星率先发难,把手机和AI设备用的LPDDR5X存储芯片价格提了25%,紧接着美光宣布部分NAND闪存涨价30%,SK海力士也不甘落后,将服务器专用存储芯片价格上调22%。这不是短期炒作,而是行业周期反转的明确信号——根据TrendForce数据,目前全球存储芯片库存周期已经降到3.2个月,是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机构预测明年存储芯片整体价格还会涨15%-20%,高端型号比如HBM(高带宽存储)涨幅可能更高。
涨价的红利已经实实在在传到了A股。有只做存储芯片封装测试的企业,三季度业绩预告直接亮明“受存储芯片价格上涨及订单增加影响,净利润同比增长48%”,消息一出股价连着3天上涨,累计涨了19%。还有长鑫存储的核心供应链公司,最近被机构调研了32次,调研纪要里提到“当前生产线24小时满负荷运转,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一季度末”,股价也跟着从低位涨了25%。这种有真实订单、有业绩支撑的上涨,比那些靠概念炒作的题材股靠谱太多,至少不用担心“涨得快跌得更快”。
再看最关键的“筹码集中”信号——这9只股已经出现明显的“散户离场、机构进场”迹象。筹码集中简单说就是,股票的流通股越来越多地落到机构、大户手里,散户持有的比例越来越低。一般来说,筹码集中的股票更容易走出稳定的上涨行情,因为机构不会像散户那样频繁买卖“做短线”,能稳住盘面,减少波动。从最新的股东数据来看,这9只股里,有5只的股东户数比上个月减少了10%以上,其中一只甚至减少了21%,很明显是散户在陆续卖出,机构在悄悄吸筹。
我邻居老周就靠这个信号踩对了节奏。他九月初翻股东数据时,发现一只存储芯片股的股东户数连续两个月下降,又查了北向资金动向,发现过去10天北向资金净买入1.2亿元,于是分三批建了仓,现在已经赚了17%。他跟我说:“以前买散户多的票,一有点风吹草动就有人砸盘,拿不住还容易亏;现在这只筹码集中,就算大盘回调,它也就跌2%-3%,机构扛着盘,心里踏实多了。”确实,北向资金被很多人称为“聪明钱”,它的加仓动向往往能反映机构对个股的态度,这9只股里有6只最近被北向资金净买入,最低的也买了5000万元,最高的买了2.3亿元,信号很明确。
而且这波行情还有长期逻辑撑着,不是“昙花一现”的短期热点。现在AI、新能源车、元宇宙这些行业都在快速扩张,对存储芯片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头豹研究院预测,到2027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会突破1450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会达到5900亿元,年复合增速超过20%。华为最近还放出消息,未来两年要推出支持更高存储容量的AI芯片,阿里、腾讯也在加大AI基础设施投入,阿里计划三年投3800亿建云和AI数据中心,这些都是实打实的需求增量。我朋友在一家AI创业公司做采购,他说“现在公司采购存储芯片,都得提前两个月签合同付定金,就怕断供影响项目进度,这种需求热度至少能持续一两年”。
不过有个坑必须避开:别追已经涨疯了的票。有些存储芯片股今年以来已经涨了60%以上,虽然行业景气度高,但短期涨太多容易出现回调。我上个月就犯过这个错,看到一只存储芯片股连续5天上涨,脑子一热追了进去,结果买进去就跌了9%,套了快两周才解套。现在我只关注两类股:一类是年内涨幅没超过15%、但筹码持续集中的,安全边际更高;另一类是有核心技术的,比如能生产HBM、DDR5这些高端存储芯片的企业,毕竟高端产品的利润率比普通产品高30%以上,业绩弹性更大,就算行业回调,抗跌性也更强。
还有个细节要注意:得看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和订单排期。这9只筹码集中的股里,有3只的产能利用率超过95%,订单排期都在3个月以上,说明公司能实实在在吃到涨价红利;而有些公司虽然也沾边存储芯片,但产能利用率不到60%,就算行业涨价,业绩也难有大的起色,这种票就得果断避开,别被“概念”忽悠了。
现在很多散户还在犹豫,担心“涨价潮会不会很快结束”,其实看看行业数据就知道,目前全球存储芯片库存水平已经降到了近三年最低,明年需求还会增长,短期内供需缺口很难缓解。但我也有个疑问:明明行业反转信号这么明确,筹码集中的标的也只有9只,覆盖范围不广,为啥还有不少人不敢下手?是怕“追高被套”,还是觉得“科技股太复杂,看不懂技术和产能”?要是能抓住行业周期和筹码集中这两个核心信号,是不是就能少踩点坑,跟上这波存储芯片的行情?
⚠️声明:所有观点均是个人投资心得体会,和个人身边真实案例分享,供大家交流讨论,不涉及任何投资建议。请大家别盲目跟风,盈亏自负!成年人要有自己的判断。
来源:ꕥ᭄半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