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要建村庄了?NASA说2035年准时入住!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30 08:05 1

摘要:您还记得上次人类在月亮上留下脚印是什么时候吗?反正我掰着手指头算,那都得是半个多世纪前,阿波罗计划的老黄历了。有时候晚上抬头看月亮,会觉得它好像永远就那么安静地挂在那儿,跟我们没啥关系了。

您还记得上次人类在月亮上留下脚印是什么时候吗?反正我掰着手指头算,那都得是半个多世纪前,阿波罗计划的老黄历了。有时候晚上抬头看月亮,会觉得它好像永远就那么安静地挂在那儿,跟我们没啥关系了。

但最近,NASA的负责人肖恩·达菲在悉尼的一个国际航空大会上,扔下了一个重磅消息:我们不仅要在2035年前回到月球,还要在那儿建一个完整的“村庄”,让人能长期住下去。

您听清楚了吗?是“村庄”,不是临时帐篷,也不是简简单单的科考站。这消息一出,我心里就嘀咕,好家伙,这是要来真的啊?

为啥突然又要去月球了?

说起来,这事儿也不是一下子冒出来的。您看啊,从明年2月的ArtemisII任务开始,NASA就要送四位宇航员绕月飞行了——这是五十多年来的头一回。虽然这次不降落,但明显是在为后续任务探路。

我问您个问题:您觉得去月球最难的是什么?是飞过去吗?不完全是。最难的是怎么呆得住。月球上一个晚上就是地球上的14天,又冷又暗,太阳能板基本歇菜。而且,运一砖一瓦上天的成本,那可是天价。

所以NASA的想法就特别实在:咱们得就地取材,还得有个靠谱的能源。

村里的“大锅炉”:核反应堆

对,您没看错,他们打算在月亮上建个核电站。NASA管它叫“裂变表面动力系统”。要求是重量不能超过15吨,但能发出100千瓦的电力。

100千瓦是什么概念?我这么跟您说吧,大概够地球上几十户人家用了。在月亮上,这点电足够让一个基地撑过那漫长的、黑漆漆的14个地球日的夜晚。而且,这套技术要是能在月球上搞定,那将来去火星,不就更有底气了吗?

月亮上的房子,用什么盖?

总不能从地球运水泥沙子上去吧?那运费谁受得了。NASA的科学家们点子特别野:用月亮上的土,混上点别的材料,在月球上直接3D打印出房子来!

他们最近还在国际空间站上做了实验,看在没有地球重力的情况下,水泥能不能正常混合、凝固。您说这事儿神不神?想象一下,未来可能是机器人先被发射上去,然后用月球本身的材料,像打游戏一样,一砖一瓦地把我们的月球村给“打印”出来。这画面,是不是挺带感的?

这次,他们说不走了

NASA负责人达菲说了句挺提气的话:“我们这次回到月球,当再次插上旗帜时,我们就不走了。”("whenweplantourflag,westay")

这句话我反复看了好几遍,觉得特别重要。为什么?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次科技的展示,更是一种决心。这背后,其实也藏着我们大家都懂的那种竞争味儿。达菲毫不避讳地说,要通过这个Artemis计划,在“第二次太空竞赛”中赢得对中国的主导权,但是咱们可不是轻易会把这机会给他们的。

你看,目标很明确,时间表也给了:2027年ArtemisIII就要载人登陆月球南极,然后待上七天。接下来,就是一步步朝着那个2035年的“月球村”迈进了。

说实在的,每次看到这种新闻,我都有点恍惚。一边觉得,这事儿太遥远了,能成吗?另一边又忍不住兴奋,人类探索的脚步,终于又要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了,而且这一步,是想扎下根来。

也许到了2035年,我们再抬头看月亮,感觉会完全不一样。它不再只是一个遥远的、冷冰冰的卫星,而会成为人类在深空中的第一个“远方亲戚家”。您说,到时候会不会真开通个“月球旅行团”呢?

想想,还挺期待的。

来源:Science科学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