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位游客看到,身穿橙色背心的工作人员,正用弹弓驱赶猕猴时,情绪便突然激动了起来。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丨编辑 万史浮华
就在前几天,贵阳的黔灵山公园,被一场突如其来的争执打破了宁静。
有一位游客看到,身穿橙色背心的工作人员,正用弹弓驱赶猕猴时,情绪便突然激动了起来。
“你再打猴子试试,你再打一下,我就打你!”
他不顾周围人的劝阻,上前厉声指责这位工作人员,“我到老远从南京过来,不就是为了看猴吗!”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指责,让环卫工人有些手足无措,他试图解释,驱赶行为是为了保护游客的安全。
“弹弓中是没有弹丸,只是靠空放,发出的声音来吓走猕猴,用这种方式来保护游客们的安全”,然而,这名游客似乎完全听不进解释,依旧不依不饶。
视频画面中,他叼着烟,用手指着环卫工骂骂咧咧的形象,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网友们的评论几乎一边倒地批评他的行为,认为他缺乏对工作人员最基本的尊重。
更有网友直言,“我同意这位游客和猴子结婚”
还有一些网友表示,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家,在大热天还勤勤恳恳的工作,最后却换来一顿训斥。
此刻有冷静的网友表示,“他要是真心疼猕猴,就不会指着一位老人骂”
随着舆论的发酵,黔灵山公园在此刻也作出回应,猕猴确实属于二级保护动物,但是因为过来繁殖,现在已经对游客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为了游客的安全,才会让工作人员,采用这种不具有伤害性的方式,来驱赶猕猴。
其实,这种事件并非是独立存在的,然而是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频繁发生
早在今年的四月,北京地铁上,就发生过一起激烈的冲突,在当时,因为下班高峰期的原因,使得一位61岁的本地乘客,对邻座的农民工展开了语言攻击。
这位本地乘客不仅嫌弃农民工的穿着,更是表示,“你凭什么坐在这里?”
这起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全网的热议,人们纷纷谴责这种因地域身份而产生的心理优越感。
认为这种态度不仅伤害了他人,有网友更是表示,“人家只是因为劳动能脏了衣服,而你确实靠着语言弄脏了自己的内心!”
无独有偶,近日在郑州,一名女大学生的遭遇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同情。
这位女大学生利用五一假期在肯德基兼职,由于假期有三薪的原因,她便放弃了休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等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她现在来到一家拉面馆用餐,因为工作地点与拉面馆很近,这位女大学生便穿着工服。
然而,当她点了一碗9元的素拉面,准备加点料汁的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店员却在此刻表示,料汁是24元的才可以加。
得知消息后,女大学生第一时间便对店员表示了歉意,可事件并没有到此而止,店员依旧不依不饶的提及女大学生吃的面便宜,更是嘲讽,“你们肯德基服务员就这样啊”
这句充满嘲讽和歧视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女大学生的心上,感觉委屈的女大学生便将这一事件分享到了网上。
没想到,这件事迅速引发了轩然大波,网友们对店员的行为表示出极大的愤怒。
大部分网友们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
更是有网友表示,“人家靠自己的劳动赚钱消费,这个店员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的”
这几起事件,看似发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但深入剖析不难发现,它们都指向了同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尊重的缺失。
尊重,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准则,它不分高低贵贱,而是平等的分给了每一个个体,是社会和谐运转的基石
只有当尊重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温暖,充满人情味。
参考文献:
来源:千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