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浪潮下的暴利密码:大健康从业者必啃的4块养老“硬骨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06:46 1

摘要:上个月在上海见了个做保健品的老哥,酒还没喝两杯就叹气:“养老市场不是风口吗?我砸了300万铺社区体验店,结果老头老太太天天来蹭按摩椅,月底一算账连电费都没赚回来。”

上个月在上海见了个做保健品的老哥,酒还没喝两杯就叹气:“养老市场不是风口吗?我砸了300万铺社区体验店,结果老头老太太天天来蹭按摩椅,月底一算账连电费都没赚回来。”

说实话,这种场面我见得太多了。昨天还有人私信问我:“养老行业蛋糕是挺大,可到底从哪下嘴啊?”

不跟你们扯虚的,直接上干货。我们团队去年帮青岛某康养集团重新定位,三个月流水翻五倍的打法,核心就藏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里四个方向——只是那帮人根本没看懂政策里的“黑话”。

第一个方向叫“居家照护+健康管家”的混搭生意。
知道北京朝阳区那家不起眼的公司吗?表面上卖999元的老年体检套餐,背地里签了4000多个家庭的年度健康托管,月均客单价6800元。人家玩的是“家庭护士上门+三甲医院绿色通道”组合拳,续费率87%,你猜利润有多野?

第二个方向是社区里的“老年迪士尼”。
成都金牛区有个90后团队,愣是把社区活动中心改造成老年人打卡圣地。上午练八段锦送中医把脉,下午书画课搭售文房四宝,晚上还能拼团老年旅行。你以为他们是做公益的?人家会员费年收800万,供应链抽成另算。

第三个方向专治“慢性病焦虑”。
我们接手过杭州某糖尿病管理项目,开始也犯傻盯着血糖仪卖。后来发现老头老太太真正怕的是半夜突发低血糖,立马转型做“24小时应急响应+专属营养师”服务包。客单价从198元跳到3980元,家属抢着买单。

第四个方向最狠——做银发族的“第二春经纪人”。
天津有伙人专门给丧偶老头搞婚恋社交,线上相亲直播间礼物打赏抽成,线下组织温泉旅游还能赚差价。更绝的是配套卖壮阳保健品,毛利高到你心虚。

有人要骂了:“这不就是割老人韭菜?”胡扯!知道为什么这些模式能跑通吗?70岁王大妈舍得花三辈子积蓄给儿子买房,却不愿意为自己花三百块——除非你能击中他们怕死、怕孤独、怕被时代抛弃的致命痛点。

去年我们帮人改造养老院,本来计划搞高端医疗舱。后来发现老头们真正在意的是每周子女探视日能不能拍抖音显摆,立马加装影音室和网红拍照墙。家属探望率从17%飙到89%,你猜附加消费涨了多少倍?

现在知道为什么你的养老项目不赚钱了吧?盯着医保目录和政府补贴的早该被清理了。真正的出路是——既要解决子女的“道德焦虑”,又要满足老人的“社交货币”,顺便把社区卫生站、保险经纪、殡葬服务这些你看不上的“边角料”串成产业链。

最近有家做老年鞋的找我们哭诉直播卖不动货,我让他们在鞋垫里加传感器,搞“步态分析送三甲康复方案”。结果三个月激活七万家庭健康数据,保险公司连夜提着钱来谈合作。

别跟我说养老行业卷,2023年上海静安区有伙95后,光靠教老头老太太玩剪映接广告,就孵化了二十多个老年网红账号。知道他们怎么分账吗?老年人出镜,团队接商单,保健品厂哭着求植入。

收尾说个扎心的:某知名养老品牌去年烧完2个亿融资,现在瘫在ICU等接盘。而我们团队操盘的居家照护小项目,靠着“老人情绪安抚培训+家属监控小程序”这套组合拳,单月纯利破百万。

赚的是谁的钱?既是子女图安心的良心钱,也是老人不服老的倔强钱,更是政府想解决又不好明说的社会痛点钱。这三个钱袋子同时撬动的瞬间,你就会明白什么叫“银发经济的正确打开方式”。

那些还在卖保健品会销坑人的,那些指望政府养老采购过活的,那些以为开养老院就能躺着收钱的——醒醒吧,这波养老淘金热里,卖牛仔裤的人早就在洪水河畔等着你们了。

我是华哥,当你的同行还在用人工抢流量时,聪明的大健康从业者已经在用AI建造护城河。
深度联系,可进主页私信聊聊。价值999的《AI健康赋能工具包》已存放在我的主页至顶,需要的自便。

来源:华哥银发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