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算力驱动下的光通信革命,这些股票一定要上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02:14 1

摘要:当 ChatGPT 以 7 天突破 1 亿用户的速度刷新互联网纪录,当 AI 大模型训练算力需求每 3.5 个月翻倍,一个被忽视的核心矛盾逐渐凸显:AI 算力的 “心脏”(GPU 集群)已足够强劲,但承载数据流动的 “神经脉络”(光通信网络)却成为瓶颈。从英伟

当 ChatGPT 以 7 天突破 1 亿用户的速度刷新互联网纪录,当 AI 大模型训练算力需求每 3.5 个月翻倍,一个被忽视的核心矛盾逐渐凸显:AI 算力的 “心脏”(GPU 集群)已足够强劲,但承载数据流动的 “神经脉络”(光通信网络)却成为瓶颈。从英伟达 AI 工厂的 100K+ GPU 超算,到中国联通覆盖 8 大算力枢纽的 AINet 网络,再到长飞光纤 0.05dB/km 的空芯光纤突破,一场由 AI 算力驱动的光通信革命正全面爆发。这场革命不仅重构了数据中心、算力互联的技术底层,更催生了一批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核心标的。

AI 大模型的分布式训练,本质是 “千亿参数在万卡间的实时流动”—— 这要求网络具备 “超高带宽、超低时延、零 packet 丢失” 的能力。英伟达在《AI 网络释放 AI 工厂的无限潜力》(K1)中给出的解决方案,已成为行业标杆:其 Quantum-X800 InfiniBand 交换机带宽达 115Tb/s(较传统设备提升 5 倍),搭配 ConnectX-8 SuperNIC,可实现 14.4 TFlops 的 In-Network Computing(9 倍性能提升),支撑 100K+ GPU 超算零 latency degradation。更关键的是 Spectrum-X 以太网,通过 RoCE 协议解决了 AI 紧耦合处理的高带宽需求,负载均衡效率提升 1.6 倍,尾时延优化 1.3 倍,成为 AI 工厂的 “标配网络”。

核心标的与投资逻辑

英伟达(NVDA.US):作为 AI 网络架构的定义者,其 Quantum-X 系列交换机、BlueField-3 DPU 构建了 AI 工厂的核心算力链路。文档显示,基于英伟达方案的超算从首架部署到训练启动仅需 19 天,效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随着全球 AI 工厂建设加速,其数据中心业务(含网络硬件)营收占比已突破 40%,成为算力革命的 “卖铲人”。

Marvell(MRVL.US):作为英伟达 SuperNIC 的核心芯片供应商,Marvell 的 Orion 5nm DSP 芯片(K6 提及)支撑了 PCIe Gen 6 接口的高带宽传输,同时其硅光方案适配 CPO 封装趋势,在 1.6T 光模块领域已实现量产。AI 驱动的光模块需求爆发,将直接拉动其芯片业务增长。

中际旭创(300308.SZ):英伟达 Spectrum-X 以太网的光模块合作伙伴,已批量交付 800G InfiniBand 光模块,且 1.6T 产品通过英伟达认证。文档显示,AI 工厂对 800G/1.6T 光模块的需求将在 2025-2027 年增长 3 倍,公司作为全球光模块龙头(市占率超 30%),将深度受益。

AI 算力的 “东数西算” 需求,正推动光网络从 “尽力而为” 向 “确定性体验” 升级。中国联通在《智算时代光网络发展趋势》(K2)中提出的 “AINet 算力智联网”,已实现 400G ROADM 双平面覆盖 8 大国家算力枢纽,完成上海 - 宁夏 3000 公里高通量传输(带宽利用率 > 90%)、贵安 - 广州 - 韶关 1400 公里 800G 传输(刷新国内纪录)。信通院(K9)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全国算力枢纽间 400G/800G 高带宽全光连接需求同比增长 200%,运营商的 “算力管道” 建设已进入加速期。

核心标的与投资逻辑

中兴通讯(000063.SZ):为中国联通提供 400G ROADM 设备与 OTN 承载方案,其 ZXR10 系列交换机支持 Spectrum-X 以太网协议,在 AI 数据中心核心交换领域市占率超 20%。K6 提到中国电信的 1.2T 传输验证采用中兴设备,印证其技术实力,随着智算中心建设提速,公司光传输业务有望保持 30%+ 增速。

亨通光电(600487.SH):承接中国联通 “新八纵八横” 光缆网建设,其 G.654.E 光纤在 1400 公里 800G 传输中表现优异(K2),同时海缆业务适配 “海洋互联网” 趋势(K2 趋势十),2025 年海缆订单同比增长 50%,成为 “陆 + 海” 双轮驱动的光纤龙头。

AI 数据中心的功耗焦虑,正倒逼光模块从 “可插拔” 向 “共封装” 升级。中国电信(K6)指出,传统可插拔光模块能耗达 4.5-6.5 pJ/bit,而 CPO(光电共封装)可将能耗降至 1.2-1.7 pJ/bit,能效提升 3.5 倍,且时延降低 30%。英伟达计划 2025 年下半年量产总交换容量 409.6T 的 CPO 模块(K6),信通院(K9)预测,2027 年 CPO 在 1.6T + 光模块市场占比将超 50%,LPO(线性直驱光模块)作为过渡方案,2025 年在 800G 市场占比将突破 30%。

核心标的与投资逻辑

中际旭创(300308.SZ):率先推出 800G LPO 光模块并通过中国电信测试(K6),1.6T CPO 模块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2025 年光模块出货量预计突破 100 万只,其中 AI 相关产品占比超 60%。公司在 InP(超高速率)、SiP(低成本)两条技术路线均有布局,可应对不同客户需求。

光库科技(300620.SZ):全球少数掌握 TF-LN(薄膜铌酸锂)材料量产技术的企业(K6),其 TF-LN 调制器支持 200GBaud 符号速率,是 CPO 模块的核心器件,已供应给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头部光模块厂商。文档显示,TF-LN 在超高速光模块中的成本占比达 25%,随着 CPO 渗透,公司器件业务有望爆发。

天孚通信(300394.SZ):为 CPO 模块提供光引擎封装解决方案,其高速率光连接器、隔离器在 800G/1.6T 产品中市占率超 40%。长飞光纤(K7)的特种光纤需搭配其光器件实现低损耗连接,形成 “光纤 - 器件 - 模块” 的协同效应,2025 年公司 AI 相关业务营收增速预计超 40%。

如果说光模块是 AI 网络的 “关节”,特种光纤就是 “神经纤维”。长飞光纤(K7)的研究显示,AI 板卡内互联需要保偏光纤(R5mm 弯曲下宏弯损耗仅 0.007dB@1550nm),DCI(数据中心互联)需要空芯光纤(时延低至 3.4μs/km,较单模光纤提升 47%),多芯光纤则可将单纤容量提升 4-7 倍。公司已实现 0.05dB/km 的空芯光纤连续拉制(K7),在杭州两大数据中心部署 10 公里空芯光纤,实现单向 100.4T/20km 的传输纪录,为高频交易、分布式训练提供低时延解决方案。

核心标的与投资逻辑

长飞光纤(601869.SH):A 股唯一同时掌握保偏光纤、空芯光纤、多芯光纤量产技术的企业(K7),2025 年特种光纤营收占比预计突破 25%,其中 AI 数据中心相关产品占比超 70%。公司为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算力智联网提供 G.654.E 光纤,在 “东数西算” 工程中中标率超 30%,基本盘稳固。

烽火通信(600498.SH):与长飞合作开展 C+L 波段多芯光纤放大器实验(K7),实现单根光缆 410.5Tb/s/140km 的传输纪录,其空芯光纤已进入中国移动测试阶段。公司同时具备光设备(OTN、ROADM)与光纤光缆产能,可提供 “端到端” 解决方案,2025 年智算相关业务增速预计超 35%。

光通信革命虽处于加速期,但仍需警惕三大风险:一是技术落地不及预期(如 CPO 的热管理、空芯光纤的熔接难题);二是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战(光模块领域尤为突出);三是 AI 算力需求波动(若大模型投资降温,将影响光通信采购)。

从投资策略看,可沿 “核心架构 - 基建 - 器件 - 光纤” 四条主线布局:

长期龙头:英伟达(AI 网络定义者)、长飞光纤(特种光纤龙头),具备技术壁垒与全球化布局;

中期成长:中际旭创(光模块量价齐升)、光库科技(TF-LN 国产替代),受益于 CPO/LPO 技术渗透;

短期弹性:中兴通讯(设备订单增长),政策驱动下业绩确定性高。

AI 算力的爆发是不可逆的趋势,而光通信作为 “算力流动的基石”,其革命才刚刚开始。那些掌握核心技术、深度绑定 AI 生态的企业,有望在未来 3-5 年实现市值的跨越式增长,成为投资者不可错过的 “上车标的”。

来源:天哥O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