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①:《易经》之阴阳之道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20:36 1

摘要:《易经》被奉为万经之首、大道之源,是我国一部古老而深邃的文化宝典,是几千年先哲的智慧结晶,深刻影响着华夏文明的传承,是古代仁人志士、帝王将相的必修之术,也是当代专家学者、国学爱好者研究学习的经典著作。

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诸子百家有百家之道,每个人对道的感悟也是独一无二的。本篇学习探讨《易经》之道,力求化非常为常识,化玄妙为简易。

《易经》被奉为万经之首、大道之源,是我国一部古老而深邃的文化宝典,是几千年先哲的智慧结晶,深刻影响着华夏文明的传承,是古代仁人志士、帝王将相的必修之术,也是当代专家学者、国学爱好者研究学习的经典著作。

《易经》“世历三古,人更三圣”而成,时间跨越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代,主要由伏羲、周文王、孔子三位先哲接力完成。

《易传·系辞下传》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据传距今7000年前的人文始祖伏羲(包牺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观察自身和周围环境,最终悟得了宇宙最根本的法则。

伏羲在一片混沌未明的认知中,画下了“—”。这一画,犹如盘古开天辟地,劈开了思想的混沌,打碎了对神话的完全依赖,开启了用抽象符号理解世界的先河,成为中华文明理性思维的开端,故称作“一画开天”。

伏羲认识到,宇宙间的一切运动和变化,归根结底是两种最基本、既对立又统一的力量在起作用,这两种力量就是“阴”和“阳”。阳爻用符号“”表示,阴爻用“--” 表示。

伏羲将阴阳二爻三叠,形成了八卦,象征宇宙间八种自然现象和力量。每一卦的卦名、卦符、象征和属性如下图:

卦 名卦 符象 征属 性乾☰天自强不息、刚健有力,创新创造坤☷地厚德载物,至柔至顺,宽厚包容震☳雷奋发而起、激烈震荡、能量激发巽☴风无所不入、柔韧顺从、传播推动坎☵水内刚外柔、如临深渊、如陷险境离☲火外刚内柔、美丽光明、攀援依附艮☶山稳定静止、安于所止、不动不息兑☱泽欢愉喜悦、沟通交流、吸纳协作

商朝末年,周文王(姬昌)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他在狱中不辍思考,潜心研究伏羲八卦,将伏羲的八个三爻“经卦”两两相叠,推演出了六十四个六爻“别卦”,并为每一卦配上“卦辞”“爻辞”,解释每一个卦爻的含义和具体状态、吉凶趋势。

《易经·系辞下》对此评价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周文王的伟大成就,在于他将伏羲侧重自然的八卦,注入了人文关怀和社会哲理,卦爻辞中充满了对治国、修身、处事等人生百态的智慧总结。他将《易经》从单纯的占卜之术,发展成为具有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周易》。

孔子周游列国、推行仁政不被诸侯所接纳,晚年遂发愤忘食、乐而忘忧地著《春秋》研《周易》。他和门徒们共同创作了《易传》,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十翼”,系统解读阐述《周易》。

孔子彻底将《周易》从一部占卜著作提升为一部哲学经典,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等核心哲学命题。

《易传·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太极表示万物本原或无形的状态,两仪即指阴、阳,四象是指太阳、太阴、少阳、少阴。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知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意思是说阴气和阳气的运化及其规律,就是道。人们对道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姓日常用道而不知觉,真正了解道并自觉运用道的人很稀少。

道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道的能量是无穷无尽、用之不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地球永远围着太阳公转,宇宙星辰按照自己的轨迹运行……

万物皆阴阳,天地万物即由阴阳构成。如:乾为阳、坤为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昼为阳夜为阴,南阳北阴,上阳下阴,男阳女阴等等。

阴阳是互化的,此消彼长的。任何事物发展到顶峰,必然物极必反,此进彼退。春季阳气升而阴气降,夏季阳至盛而阴至衰;秋季阴气升而阳气降,冬季则阴盛而阳衰。

《易经》虽然晦涩难懂,但是通过阴阳八卦反映出来“变易、不易、简易”的哲理却是通俗易懂的。

变易:世界万物的存在形态,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变化着,没有一样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天地间唯有变化才是永恒。

不易:这个世界虽然千变万化,但瞬息万变的背后有不变的规律。比如:日月运行、四季交替、生死轮回……

简易:就是在万变中找到不变的规律,透过现象看透本质,以不变应万变,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具体到人,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这是变易;但总有一天会逝去,这是不易;人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放下执念,活在当下,这是简易。

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曲曲折折变易的过程,就像《易经》里面的那些卦象,永远都是充满变化和规律的。

在《易经》中,乾卦作为开篇第一卦,不仅蕴含了天道规律,还以龙为喻,用简短的六句爻辞,道尽了人生六个阶段的生存哲理。

第一阶段:“初九,潜龙忽用”。一开始,我们都弱小,那就蛰伏起来,积累实力,等待机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都渴望大展宏图,但毕竟阅历尚浅、能力不足,很可能陷入思想单纯、眼高手低、屡屡受挫的困境。这个阶段最忌讳人心浮躁、急于求成,而是要低调谨慎,潜下心来,积累沉淀,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当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实力,人生就会达到一个上升期。这个时候有可能遇到伯乐、贵人。有了贵人的帮扶和托举,就会走上正轨、事半功倍。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因为遇不见贵人,一生怀才不遇、郁郁而终。

第三阶段:“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历无咎”。不少人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难免滋长春风得意、狂妄自大,这样风险和危机就会到来。小心驶得万年船,这个阶段千万不能取得一些成就而得意自满、放松懈怠。唯有谦虚谨慎,自醒自励,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四阶段:“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这个阶段面临两个选择,要么继续攀爬,要么原地蜇伏。这一步非常考验一个人的长远目光和自身魄力,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该上则上,该退则退。不要妄想和冲动,力小搏大,德不配位,就会倒霉。人生就如棋局,一步错,步步错,满盘皆输。既然如此,不妨三思而行,谋定而后动。

第五阶段:“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人生的最高点位和事业巅峰。高处不胜寒,虽然可以风光无限,但脚下也危险重重,一不小心,就会从悬崖上摔下。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兴盛到极致,就会逐渐走向衰败。

第六阶段:“上九,亢龙有悔”。此时事业走到尾声,就像是四季中的寒冬,万物失去生机,只剩下枯萎沉寂。月满则亏,水漫则溢,兴衰枯荣,乃是自然规律。亢龙有悔,是《易经》给所有成功者的警钟。人生的下半场,拼的不再是进取,而是适时而退的智慧。

易经之卦,传递的是顺应自然的规律;阴阳之道,启迪的是知进知退的智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来源:明心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