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屏幕前的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好像突然变了个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磨磨蹭蹭,昨天刚叮嘱过的事,今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不仅如此,脾气也变得像个“小火药桶”,一点就着,还总说晚上睡不好。
“我家孩子最近这是怎么了?”
屏幕前的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好像突然变了个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磨磨蹭蹭,昨天刚叮嘱过的事,今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不仅如此,脾气也变得像个“小火药桶”,一点就着,还总说晚上睡不好。
我们常常把这些问题归咎于“青春期叛逆”或是“学习压力大”。但一篇于2025年发表在《Arhivi za higijenu rada i toksikologiju》期刊上的综合性评估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可能被长期忽视的视角:
我们生活环境中无处不在的杀虫剂,或许正在悄悄地影响着孩子在青春期这个大脑发育“黄金重塑期”的神经行为与睡眠。
提到杀虫剂,你可能会想到农田里轰鸣的喷洒车。但实际上,它们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客”。
这项综合性研究指出,人类接触杀虫剂的途径非常多 。比如:
餐桌上: 食物是普通人接触杀虫剂最主要的途径 。尽管有严格的农业规范,但果蔬上残留的微量杀虫剂依然难以完全避免 。家庭中: 夏天的驱蚊喷雾、花草的杀虫剂、角落里的蟑螂药,都属于家用杀虫剂的范畴 。环境中: 如果你家住在农田或果园附近,空气和灰尘中也可能含有杀虫剂的成分 。研究中最常被提及的几类杀虫剂包括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和氨基甲酸酯类 。它们就像一群看不见的“客人”,通过饮食、呼吸和皮肤接触,悄无声息地进入我们的身体。对于身体机能已经成熟的成年人来说,低剂量的接触或许影响不大。但对于正处在身体和大脑剧烈变化的青少年来说,情况可能就大不相同了 。
青春期,并不仅仅意味着身高和体型的变化。在这段从8岁到20岁的漫长时间里,孩子的大脑正在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升级改造”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被大规模地“修剪”和“优化”,各个功能脑区,尤其是负责思考、计划和情绪控制的“总指挥部”——额叶,正在进行最后的成熟化施工 。
这个时期,是大脑功能飞跃的“机会之窗”,同时,也是一个对外来干扰极为敏感的“脆弱之窗” 。研究 通过系统性地梳理分析全球范围内的48项相关研究后发现,有力的证据表明,杀虫剂暴露与青少年在这一关键时期的神经行为问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关联 。
这项大型评估将48项研究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农业劳动相关的“职业暴露”,另一类是与日常生活环境相关的“非职业暴露”。尽管暴露的途径和剂量不同,但它们都指向了相似的健康风险。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我们来看一个综合了研究发现的虚拟案例。
15岁的小伟(化名)生活在一个农业地区,每年暑假,他都会去家里的农场帮忙,有时会接触到农药的搬运和喷洒工作 。最近,父母发现小伟变得有些“迟钝”,不仅记忆力下降,做事的条理性也变差了。
小伟的经历,正是一些职业暴露研究的缩影。这类研究大多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农业地区进行,并且参与者多为男性青少年 。研究结果一致地发现,这些因参与农业劳动而高剂量接触杀虫剂的青少年,在多个认知领域表现出明显的弱势 :
执行功能受损: 这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功能之一 。执行功能就像大脑的“CEO”,负责规划、解决问题、抑制冲动。它的受损,会让孩子显得做事没条理、缺乏计划性。记忆力下降: 包括工作记忆(比如心算、记住一连串指令)和长期记忆,都观察到了负面影响 。这解释了为什么小伟会变得健忘。反应速度和精细动作能力变差: 比如手眼协调能力、操作的灵活性等感觉和运动功能也受到了影响 。这些研究主要关联到的杀虫剂是有机磷类或含有该成分的混合制剂 。
你可能会说:“我的孩子又不务农,这总该没关系了吧?”
事实并非如此。这项评估涵盖的更多研究(39项)恰恰关注的是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的“非职业暴露”人群 。这些研究遍布北美、南美、亚洲和欧洲,样本量更大,且男女比例均衡 。
结果发现,即便只是因为居住地靠近农田,或是通过日常饮食、家庭扬尘等途径接触到较低剂量的杀虫剂,也同样与孩子的神经行为问题相关联 。
在这些孩子身上,除了同样观察到执行功能的显著受损外,还发现了其他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
处理速度变慢: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应慢了半拍” 。综合智力水平受影响: 包括一般智力功能和流体推理能力(即在新情境下的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绪和行为问题增多: 这是非职业暴露研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发现。孩子们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品行问题以及攻击性行为等 。这恰好呼应了文章开头提到的,孩子脾气变差、爱闹情绪的现象。睡眠问题: 这是本次评估发现的一个巨大知识空白。在所有48项研究中,仅有1项研究专门将睡眠作为研究结果进行评估 !这项在美国进行的大规模研究发现,在16-20岁的青少年中,体内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代谢物水平较高的男性,报告有更多睡眠障碍或入睡困难的问题 。考虑到睡眠对于青春期大脑的记忆巩固、情绪调节和身体恢复至关重要,这一发现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其警示意义非凡 。研究的缺乏,也意味着这可能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风险领域。
读到这里,请不要过度恐慌。这项综合评估的意义在于揭示关联,提示风险,而非制造焦虑。目前绝大多数研究属于横断面研究,还很难百分之百地断定因果关系 。但这些强有力的线索,足以提醒我们,在生活中需要更加审慎地对待杀虫剂问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更坚固的“防护墙”。
结合研究中提到的暴露途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把好“入口关”:认真清洗果蔬: 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或使用蔬果清洗剂浸泡,可以有效去除表面的大部分农药残留。削皮: 对于苹果、梨、黄瓜、土豆等可以削皮的果蔬,削皮食用是更安全的选择。多样化饮食: 不要长期、大量地食用某一种或某一产地的食物,多样化的来源可以分散潜在的风险。管好“家庭环境”:谨慎使用家用杀虫剂: 优先选择物理防治方法,如使用蚊帐、纱窗、粘虫板等。如果必须使用化学杀虫剂,请严格按照说明操作,确保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并避免孩子直接接触。注意清洁: 经常打扫卫生,特别是清洁地毯和地板,可以减少室内灰尘中可能积聚的杀虫剂残留 。关注“周边环境”:如果你生活在农业区附近,在大规模喷洒农药的季节,可以适当减少开窗通风的时间,尤其是下风向的窗户。对于家中有青少年参与农业劳动的家庭,务必提供并监督其使用专业的防护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将职业暴露风险降到最低 。保持观察,积极沟通:关注孩子在青春期的行为、情绪和睡眠变化。如果发现异常,除了考虑心理和学业因素,也可以将环境因素纳入思考范围。与孩子保持开放的沟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困扰。总而言之,这项覆盖全球48项研究的系统性评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它告诉我们,杀虫剂暴露对青少年神经行为的潜在影响,是一个真实存在且值得关注的公共卫生议题 。未来的研究需要更深入地探索其中的因果联系,特别是要将睡眠健康和青春期发育阶段这两个重要变量纳入考量 。
而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就是从今天起,用更科学、更审慎的态度,管理好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安全、更健康的成长环境。
参考资料:Tomac P, Bjelajac AK, Hromatko I, Varnai VM. Effects of exposure to insecticides on sleep and neurobehavioural functioning in puberty and adolescence: a scoping review. Arh Hig Rada Toksikol. 2025 Sep 30;76(3):159-182. doi: 10.2478/aiht-2025-76-4020. PMID: 40981094; PMCID: PMC12455702.
来源:康讯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