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经的中国首富,那个喊出“一个亿小目标”的企业家,现在被禁止坐飞机头等舱,还不能住高档酒店。如果说恒大只是因为公司扩张过快受到惩罚,那么王健林这个标志性人物被限制高消费,就让人不禁感叹:一个时代,真的结束了。
2025年9月28日,王健林的名字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不过这次,不是因为新开的万达广场,也不是因为他又在某个演讲中说了豪言壮语,而是因为他“被限制高消费”了,这是一个冷冰冰的法律决定。
曾经的中国首富,那个喊出“一个亿小目标”的企业家,现在被禁止坐飞机头等舱,还不能住高档酒店。如果说恒大只是因为公司扩张过快受到惩罚,那么王健林这个标志性人物被限制高消费,就让人不禁感叹:一个时代,真的结束了。
王健林头发已经有点灰白,脸上神情稳重,他亲自跑项目,忙着签协议,广场一个接一个地卖,套出来五百亿。他说这些钱能让万达再撑两年。至于王思聪呢,人正在日本的赌场里,帽子压得低低的,手里拨弄着筹码,嘴角微微上扬,笑得像度假一样。
你说这像父子俩吗?倒更像一出舞台剧。老王在国内顶着巨大的债务压力,一边拆着自己的“塔防”,而王思聪在外面直接躺平,姿势摆得很到位,态度也相当轻松。
王健林的财富积累秘诀很简单——他借银行的钱买地,建好后再抵押,拿到更多贷款,用滚雪球效应让万达广场疯狂扩张。2013到2017年这段时间,他几乎每3天就开一个新广场。万达通过短期贷款(利息低)来支持那些回本慢的长期项目
结果全国的万达广场从几十座一下子增到200多座。到了2015年,王健林的身家涨到了2600亿,超过李嘉诚,成了全球华人首富。当时他随口说了一句“先定个小目标,挣它1个亿”,一下子在网上刷屏。
最近,万达又卖掉了几块城市地皮,换来了不少资金。但这些钱对万达庞大的债务来说,真的只是杯水车薪。据不完全统计,万达现在的债务已经有几千亿,光是每年要付的利息就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为了还债,王健林真的是想尽办法,四处奔波。
他不停地和各大金融机构谈判,希望能争取到更好的贷款条件;同时,他还在不断调整万达的业务结构,砍掉一些不重要的业务,把资源集中到主业上。即便如此,万达的债务问题还是像座大山一样,压得王健林透不过气来。
2025年上半年,王健林把48家万达广场打包卖给了腾讯、京东这些老熟人。要知道,万达广场可是他的“命根子”,早些年他还公开说过:“万达什么都可以卖,唯独不能动广场。”现在广场都卖了,可见资金压力有多大。
但你以为他就这样躺平了吗?不,他还在拼。2025年8月,他亲自带队去了新疆克拉玛依考察新项目,希望借着西部的政策找些机会。
不过,从媒体曝光的照片来看,王健林已经不像以前那个胖嘟嘟、意气风发的“地产一哥”,现在看起来脸瘦了不少,眼神也显得很疲惫。七十多岁了,还在为债务四处奔波,真的是让人有些心酸。
不过,细心的人会发现,王健林的笑容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少沉重。万达的困境可不是几次考察或一场舞蹈就能解决的。更有趣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了王健林的独子王思聪,大家都好奇他在家族企业的风波中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
许多网友开始发问:当父亲遇到困境时,王思聪为什么几乎没怎么公开露面?为什么不回国帮忙,而是继续在国外过着看似悠闲的生活?
与此同时,国民老公王思聪也在积极卖资产,卖公司卖豪宅来应对困境。他先是把自己的创业公司北京寰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卖给了何猷君,然后又把自己在上海的豪宅以低得可怜的价格卖了出去,但结果还是没人买。
王健林和王思聪这么疯狂地卖卖卖,还是赶不上追债的速度。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就像是一个信号,说明他们现在卖资产的亏损已经很严重,甚至连之前的债务都无法弥补了。也许他们还得卖更多的万达广场,才能填补这些巨大的债务窟窿。
37岁的王思聪,已经在日本待了将近两年,日子过得像度假一样,感觉已经完全“躺平”了。但他的老爸王健林却还在四处奔波,瘦得让人心疼,头发花白,走路稳健却透着疲惫。父子俩,一个守着快要崩塌的家族企业,一个在异国他乡过得潇洒自得,这画面怎么看都像一出黑色喜剧。
王思聪可是圈里有名的富二代,风流浪子。他出生在大连,那时候王健林还在万达起步阶段拼搏,虽然家里条件不错,但也没到能随便花钱的地步。小思聪五岁就被送去新加坡读小学,后来又转到英国的寄宿学校,温彻斯特公学那种贵族学校,再到伦敦大学学院学哲学。
还有网友评论有一个梗是这么说的,“这年头但凡有点上进心的,都负债了”。对于万达这样体量庞大、还在努力自救的民营企业,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而不是唱衰、看热闹。对照恶意转移资产、留下一堆烂摊子的恒大,高下立见!
还有网友评论这个对他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用处,他有私人坐驾、私人飞机,主要大城市有他的私宅,许多地方也万达开的酒店。丝毫也不会对他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实际的影响。还有网友评论根本不是时代的问题,是企业自身的问题,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这是很多中国企业的通病。你让华为这么搞,它也一样完蛋。
还有网友评论巅峰时期不知道激流勇退,贪婪的疯狂扩张,退潮之后按骨折价变卖资产归还借款岂能不败。 涨潮时赚的盆满钵满,退潮后依然盆满钵满的才是英才。还有网友评论健林伯伯就不要限制啦!毕竟是老人家了,消费不了什么,但思聪弟弟就一定要限制,因为思聪弟弟但爱玩太会玩啦!
看看王健林的发展历程,从中国首富到“首负”,从疯狂买买买到如今的卖卖卖,这位商业大亨的起伏人生也反映了中国地产黄金时代的结束。
跟其他一些地产大佬比起来,王健林选择了“断臂求生”,一次又一次卖掉曾经引以为傲的商业帝国。虽然这其中带着些许悲剧色彩,但从理性角度看,这也是明智的决定。在债务危机的威胁下,及时止损或许真的是最聪明的选择。
[免责声明] 本文所涉及的时间、事件过程以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用以传播正能量,无任何低俗或不良引导。请读者不要一概而论,也不要陷入人身攻击等不必要的行为。对待这一事件,请保持理性,不要轻信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如有关于本文真实性、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等问题,欢迎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积极予以处理。
来源:一小只阿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