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吃瓜群众们议论纷纷,有人说云朵翅膀硬了忘了本,也有人骂刀郎心胸狭隘,见不得徒弟好。
一夜之间,云朵直播间里再也听不到那首《我的楼兰》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下架风波,把这对曾经情同父女的师徒,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
吃瓜群众们议论纷纷,有人说云朵翅膀硬了忘了本,也有人骂刀郎心胸狭隘,见不得徒弟好。
但这些非黑即白的标签,都太小看这场风波背后的博弈了。
这根本不是什么师徒反目的狗血剧,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商业战争。
当我们把目光从那些煽情的“恩怨情仇”上移开,去翻开那些冰冷的法律文件和商业报告时,一幅更为真实、也更加残酷的资本版图才缓缓展开。
很多人都以为,这次的导火索是十年前云朵离开刀郎公司的那次“分手”。
但实际上,这完全是个误会。
那一次,他们解除的仅仅是经纪合约,说白了,就是“我不给你当老板了,你自己出去闯吧”。
但在那之后,他们的音乐版权合作非但没有中断,反而在2015年以一份白纸黑字的《词曲作品长期许可协议》变得更加牢固。
这份协议,才是解开所有谜团的钥匙。
根据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后来公开的判决文书,我们能看到,刀郎当时将包括《我的楼兰》《爱是你我》在内的18首作品,以“固定年费+收入分成”的模式,将长达十年的全球表演权和录音权继续授权给了云朵。
这说明什么?
说明在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找到了一个师徒情谊之外的、能够商业共赢的相处模式。
刀郎继续当他的创作人收版权费,云朵则可以继续演唱这些成名作,维持自己的演艺事业。
这本该是一个完美的安排。
然而,谁也没想到,十年后的直播电商浪潮,会给这份看似稳固的协议带来毁灭性的冲击。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云朵签约了一家名为“愿景娱乐”的MCN机构之后。
这家机构来头不小,背后站着的是A股上市公司“遥望科技”,是直播带货领域里一头不折不扣的资本巨兽。
云朵的身份,也从一个单纯的歌手,悄然转变成了他们直播带货矩阵里的一位“音乐主播”。
这个转变带来的商业价值是惊人的。
根据抖音电商发布的数据,就在风波发生前不久的一个“中秋酒水专场”活动周里,云朵仅仅开了3场直播,总销售额(GMV)就达到了惊人的1.18亿元,再加上粉丝打赏的1374万元音浪收入,她瞬间登上了当周抖音明星带货榜的第二名。
这是什么概念?
一个传统歌手,可能要开几十场演唱会,卖几十万张专辑,才能企及这样的收入。
而在直播间里,几小时的吆喝就能轻松实现。
巨大的商业利益,让音乐本身的角色变得尴尬起来。
它不再是舞台中央的主角,反而更像是直播间里刺激消费、烘托气氛的“背景音乐”(BGM)。
资本是敏锐的。
遥望科技在给投资者的会议记录里,毫不掩饰他们的野心:“公司正与艺人原有音乐版权方磋商,计划以‘直播翻唱+数字藏品’模式重塑经典。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我们看上了你这些歌的巨大流量价值,现在想用我们的新玩法,把它的商业潜力榨干。
这种“先上车后补票”的姿态,无疑是踩到了刀郎的红线。
在他这样的创作者看来,音乐是艺术,是心血,绝不是可以随意被资本打包、估价、然后放在货架上叫卖的商品。
更何况,当云朵的歌声与上亿元的酒水销售额捆绑在一起时,这些歌曲的“表演权”价值,早已不是十年前那份协议所能覆盖的了。
价格被推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
于是,刀郎出手了。
他并没有像外界想象的那样大吵大闹,而是悄悄启动了那份2015年协议里的“核武器”条款——协议第11.2条明确写着:如果云朵方面出现“实质性违约或商业形象对刀郎方造成重大贬损”,刀郎可以提前30天书面通知后,单方面终止协议。
从法律层面看,当云朵的歌曲被深度绑定在直播带货这种商业行为中,并且其背后的资本方试图重新定义版权价值时,刀郎完全有理由认为这构成了“实质性违约”或“商业贬损”。
所以,他发出《终止通知函》,然后就是我们在9月24日看到的,全网平台同步下架。
这次下架的范围之广,决心之大,也远超公众想象。
根据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音集协)的公示表,被撤回授权的远不止《我的楼兰》一首歌,而是整整14首由刀郎创作的录音制品,几乎囊括了云朵所有赖以成名的代表作。
音集协的工作人员更是对媒体确认,撤回授权后,不仅是录音棚版本不能用,就连云朵在直播中演唱这些歌曲的片段,平台都有义务进行清理。
这记“釜底抽薪”,直接斩断了云朵试图在直播间里打“情怀牌”的后路。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云朵很可怜,一夜之间仿佛失去了所有。
但事实是,她并非毫无退路。
在她早年的专辑里,仍然有6首并非刀郎创作的歌曲版权握在自己手中。
而且就在歌曲下架后的几天,她就在新的直播里,用乐队改编的方式演唱了一首名为《羌笛》的新歌,并明确标注了词曲作者是他人。
那场直播,实时在线人数依然突破了十万。
这说明,经过多年的打拼和新平台的流量加持,云朵已经拥有了自己稳固的粉丝基本盘。
她的商业价值,已经不仅仅依赖于那几首成名曲了。
她和她背后的资本,有足够的底气去开拓新的音乐版图。
所以你看,这整件事里,没有绝对的受害者,也没有纯粹的加害者。
刀郎是在商业规则被打破后,利用合同条款捍卫自己作为版权方的核心利益,他的行为在法律上无可指摘。
而云朵和她背后的资本,则是在追逐新时代流量变现的风口,他们的选择也符合商业逻辑。
当情感、恩怨、艺术、商业、法律、资本全部搅和在一起,事情的真相就变得无比复杂。
我们作为局外人,看到的往往只是表面的情绪纷争,却忽略了水面下那些由合同和金钱构筑的冰冷规则。
昔日的师徒恩情,早在十年前就已明码标价;当直播电商的资本泡沫将版权价格推向天际,任何情分最终都要向冰冷的合同条款与商业算计低头。
来源:愉悦的艺术家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