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颗果子都走通“增值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30 03:00 1

摘要:金秋时节的兴安盟,硕果盈枝。在科右前旗俄体镇,沙果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丰收季。果农们穿梭林间,采摘、装箱、发货,忙碌中难掩笑意。“我家40亩沙果,今年能收8万斤,企业直接到地头收,一斤一块五,可是好价钱!”俄体镇齐心村村民李宝静说。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高敏娜 通讯员 刘也

金秋时节的兴安盟,硕果盈枝。在科右前旗俄体镇,沙果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丰收季。果农们穿梭林间,采摘、装箱、发货,忙碌中难掩笑意。“我家40亩沙果,今年能收8万斤,企业直接到地头收,一斤一块五,可是好价钱!”俄体镇齐心村村民李宝静说。

这片红火景象,背后是兴安盟多年来以沙果为媒,推动生态修复与农民增收深度融合的产业布局。如今,全盟沙果种植面积已达14.67万亩,年产量超6000万斤,带动8000多户果农持续增收。从鲜果销售到果干、果酒精深加工,从订单农业到气调保鲜,从线下节展到线上直播——一条覆盖种植、加工、储运、销售的全产业链正在兴安大地上加速形成。

龙头企业是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科右前旗恒佳果业有限公司推行的订单回收模式,让当地果农吃了一颗 “定心丸”。今年,该企业与463户果农合作,以每斤高出市场价0.3元的价格收购沙果,切实提高了农户收益。

作为兴安盟沙果产业的重要参与主体,恒佳果业专注于沙果干、沙果脯的加工生产。走进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操作设备,新鲜沙果经过严格分拣、清洗、切片、蒸煮和烘干等多重工序,蜕变成色泽金黄、酸甜可口的果干和果脯,即将发往全国各地。为进一步从源头提升果品质量,今年企业还免费为签约农户的果园铺设反光膜、提供农药喷洒服务。

公司经理李林介绍:“截至目前,我们已收购沙果460万斤,预计全年鲜果收购量将达600万斤。自9月1日启动生产以来,生产线每日满负荷运转,预计100天的加工周期内将产出约490吨产品,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100万元。”

经过多年的精心引导、大力扶持和持续发展,兴安盟的沙果产业已经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成熟产、供、销发展格局,沙果产业的发展势头愈发强劲,不仅在种植环节实现了规模化,在精深加工和销售环节也不断创新突破。今年,内蒙古宝润红酒有限公司的收购现场同样热闹非凡。在这里,一颗颗沙果将开启它们的 “变身之旅”,成为香醇的沙果蒸馏酒。

“今年我们收购农户的沙果有200吨,能产出2吨沙果酒。目前,公司有4种沙果酒产品,销售额在100万元左右。”内蒙古宝润红酒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张广云介绍。

为进一步推动沙果产业的发展,2024年,兴安盟利用林业产业化项目资金,新增4条沙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和3个储藏保鲜库建设。兴安盟可为食品有限公司建成的500平方米气调保鲜库就是其中之一。

在可为食品公司的保鲜库里,一排排货架上摆满了新鲜的沙果,先进的气调设备维持着库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沙果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新鲜口感和品质。

“今年在兴安盟林草局的帮助下,我们获得30万元补助资金,建立了气调保鲜库,能储存60万斤鲜果。”兴安盟可为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迪说。

在销售环节,兴安盟沙果产品正加速“走出去”。线上,依托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沙果干、果脯、果酒等特色产品远销全国,深受消费者喜爱;线下,通过举办沙果文化节、农博会、展销会等活动,开展采摘体验、产品品鉴、文化展演,吸引游客参与,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在各类展会上,“兴安盟沙果”品牌频频亮相,好评如潮,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目前,兴安盟已培育出本土沙果加工企业4家,开发出果汁、果脯、果酒等10余种产品,沙果产业综合年产值突破2.6亿元,走出了一条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双赢之路。“我们林草系统深入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沙果产业作为推进生态修复、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已形成了‘种植规模化、技术标准化、销售多元化’的沙果产业发展格局,成为我盟生态经济融合发展的特色名片。”兴安盟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恒年表示,兴安盟将紧盯“提质、增效、扩链”目标,加大精深加工企业培育力度,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强化品牌建设,提升沙果产业链整体效益,促进沙果产业蓬勃发展。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