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陪伴!省女子康复所深耕戒治服务创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02:15 1

摘要:秉持“以爱陪伴,向阳而生”的理念,今年以来,贵州省女子戒毒康复所深耕戒治服务创新,从生理守护、心理唤醒到生活赋能,用专业、温情的多元举措,为戒毒康复(药物滥用)人员(以下简称“戒毒康复人员”)铺就回归健康生活的道路,并以特色心理疗愈成果,获得社会广泛关注。

秉持“以爱陪伴,向阳而生”的理念,今年以来,贵州省女子戒毒康复所深耕戒治服务创新,从生理守护、心理唤醒到生活赋能,用专业、温情的多元举措,为戒毒康复(药物滥用)人员(以下简称“戒毒康复人员”)铺就回归健康生活的道路,并以特色心理疗愈成果,获得社会广泛关注。

医疗实操课堂:把健康防护变成“实用技能”

秉持一贯理念,省女子康复所医疗卫生教育课拒绝“纸上谈兵”,医务人员以“理论讲解+场景实操”的模式,让健康知识真正融入戒毒康复的每一步。

课堂上,除了普及合理饮食、HIV/性病预防等基础内容,模拟急救操作更是重中之重——借助人体模型,医务人员演示心肺复苏关键步骤,从意识判断、按压操作到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手把手纠正动作细节,确保戒毒康复人员均能独立完成急救闭环。

针对外伤处理,医务人员还准备了急救包道具,模拟“擦伤清洗消毒”“扭伤绷带固定”等日常场景,通过演练让大家在互动中掌握技巧。

“以前觉得急救离自己很远,现在学会了这些,不仅能保护自己,以后说不定还能帮到家人,这‘有用’的感觉特别踏实。”一名戒毒康复人员的分享,道出了课程的实效意义。

内观心愈疗法:从“心”激活戒毒内生力

所内创新推出“内观心愈三阶疗法”,以“溯源启明+破茧重构+知行合一”为核心,暗合“七日来复”“廿一养成”“九十稳固”传统智慧,不仅成为戒毒康复人员的心理“解药”,更获得《中国禁毒报》、天眼新闻、贵州长安网、贵州司法等主流媒体的关注报道,进一步扩大戒治康复工作的知晓度。

其中,“溯源启明”阶段通过入所心理测试、摄入性访谈建立治疗关系,围绕自我成长与重要他人开展内观,搭配团体辅导,同步推进禅坐内观、八段锦训练,未成年组与成年人组差异化干预;“破茧重构”阶段用“深度内观+个性化治疗”聚焦成瘾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开展配套方案;“知行合一”阶段则将内观与国学共学、阳明心学“事上练”结合,同步开展职业技能唤醒工作,签订家庭理性约定等,巩固三阶疗愈效果。每一阶段结束均会通过督导会议生成个性化“心理成长报告”,实现精准干预。

多元康复赋能:重建生活的“节奏感”

为帮助戒毒康复人员找回生活秩序,建立“精准化康复训练+特色兴趣培养”体系,省女子康复所严格按照康复训练因人而异的定制化方针,安排体能较弱者从瑜伽、太极等低强度运动开始,调节呼吸、放松身心;适应良好者则加入戒毒康复操、羽毛球等项目,在运动中释放压力、增强体质,民警还会根据身体数据动态调整计划,确保安全有效。

课堂教学同样注重“代入感”。讲解戒毒知识时,用“朋友递烟如何拒绝”等场景模拟,让理论落地;开展法律教育时,结合涉毒案例剖析后果,比单纯说教更有冲击力。周末的兴趣课堂上,手工编织课程让大家在穿针引线中专注当下,每完成一件作品都能收获成就感;书法临摹则以楷书入门,民警示范握笔姿势与笔画顺序,让大家在一笔一画的书写中平复心绪,逐渐养成沉静专注的心态。

一名戒毒康复人员在日记里这样写道:“看着笔下工整的字迹,突然觉得,只要慢慢来,我的人生也能重新写得工整、明亮。”

从医疗课堂的实用技能,到关注心理疗愈,再到兴趣培养中的生活暖意,贵州省女子戒毒康复所以“爱”为纽带,串联起戒治路上的每一份支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蒋孟娇

一审 何永利

二审 田洋

三审 孙晓蓉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