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古至今,如果要“死守”,得先在民间大肆搜刮粮食,再进行严格的计划分配,以维持困守期间最基本的军需供应。就像郑洞国在长春做的那样。
如果认为卫立煌在做东北剿匪总司令期间的种种作为完全是出于“军事考虑”,那得好好读读“辽沈战役”的相关史料。
卫立煌压根就没“死守”,甚至连“看守”都算不上,只是“坐守”。
从古至今,如果要“死守”,得先在民间大肆搜刮粮食,再进行严格的计划分配,以维持困守期间最基本的军需供应。就像郑洞国在长春做的那样。
但卫立煌反而叮嘱时任沈阳市长的董文琦,对市辖各单位的粮食分配要“从宽发放”。
如果说筹备物资是技术问题,那卫立煌的态度就更成问题。既然是“死守”,那得“与城共存亡”吧。卫立煌非但自己不想亡,也不想将士亡。
因此,在东北野战军发起总攻后,国民党2个军,7个师,3个骑兵旅和地方部队总计13.4万人,除了第207师、第53军一部有所抵抗外,其余部队纷纷投诚。于是,东北野战军仅用了一天,就占领了这座东北最大的重工业城市。
并且卫立煌还不想城市亡。他不但断然拒绝联勤总司令郭干破坏沈阳兵工厂和城市设施的计划,还命人将炸药投入河中,以防有人自行其是。
最后,连人带城,几乎“全须全尾”地交给了东北野战军。
除了“不存粮,不死磕,不破坏城市”,他还给出击的侯镜如、廖耀湘们“泼冷水”。
他对侯镜如说,“你这个兵团要解锦州之围,并率部与廖兵团会师可不容易办到。”所以,“要稳扎稳打,莫要攻坚,徒作无谓牺牲”。
他和廖耀湘说,“必须谨慎,部队如有闪失唯你是问”,同时还给廖耀湘“撤凳子”。命令后勤部门对廖耀湘装甲兵团的燃料弹药供应不准超过一星期。
理由竟然是,“再多给也是白给”。
卫立煌如此消极,令蒋介石大发雷霆,最后给他定的罪名是:“迟疑不决,坐失戎机,致失重镇,着即撤职查办”。
“坐失戎机,致失重镇”或许没错,但“迟疑不决”是绝对没有的。他自始至终都很坚决:既不准备在沈阳死磕,也不同意从锦州后撤。既不死守,也不死战,似乎就坐等到点打卡下班。
所以,蒋介石在沈阳城破前,把他用飞机“接”到北平,也别有用意。而卫立煌对此洞若观火。他被“撤职查办”后,竟然擅自携家眷、部属离开北京,经上海到广州,准备出走。结果被国民党特务拦回南京,随即遭到软禁,主要罪名是“涉嫌通共”。
客观地说,他似乎并不算“冤枉”。
等到蒋介石下台后,他趁乱跑到香港。之后蒋介石先后派吴忠信、郭寄峤、赵家骧等人反复劝他去台湾。他不但自己不去,还不允许下属去。
等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他主动发去贺电:
先生英明领导,人民革命卒获辉煌胜利!从此全中国人民得到伟大领袖,新中国富强有望,举世欢腾鼓舞,竭诚拥护。卫向往衷心尤为雀跃万丈。敬电驰贺。朱副主席、周总理请代申贺忱!
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欢迎海外各界人士参加祖国大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于是卫立煌想响应号召回国。只是自己在战犯名单上,有些忧虑。
周恩来特意派人传话:当时卫先生被软禁,最大罪名是“涉嫌通共”,我们若不说他是战犯,他当时就不好过了嘛。
于是卫立煌打消忧虑,在1955年3月14日踏上回国旅程。不但新华社播发《卫立煌返回人民祖国》,而且毛泽东亲发贺电:“先生返国,甚表欢迎,盼望早日来京,籍图良晤”。
等他到京之后,周恩来、朱德亲自到车站迎接。半个月后,毛泽东亲自宴请。
1956年,他进了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以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身份,和昔日部下们谈话,“加强学习,改造思想,不要灰心”。
看到这,你再问他当年在沈阳“坐守”,从军事角度对不对,是不是有点多余?
有人还在劲劲儿地论证呢:卫将军是真的尽全力了。
有这“现眼”的功夫不如多读读书,看看卫将军和我党我军的渊源。
卫将军在国军高级将领里是比较“特殊”的。特殊在“有慧根”,所以“开蒙”比一般人早。
能早到1936年。
西安事变期间,卫将军随常凯申一同被扣。而他是周总理重点“团结对象”。在此之后,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
1937-1940年,卫将军是“联红抗日”的标杆,“国共合作”的典范。他在山西和八路军并肩作战。二者亲密到什么程度?不但共同竖起了战时全国唯一一个刻有国共双方阵亡将士姓名的纪念碑,而且在卫立煌奔赴中条山之际,八路军在白儿岭抵死阻击日军,以掩护其脱险。
这一战,八路军的口号就是:“掩护卫将军”。
把卫将军感动得眼泪哗哗地,转月就造访了延安。
在这三年里,无论主政山西、陕西,还是河南,卫将军不但充分保障八路军、新四军的供饷、供械,而且和共军交流频繁,比如请朱德老总来军中讲课,从世界形势讲到游击战经验。
当有人破坏合作,比如1939年10月,国民党特务机关策划袭击了新四军留守处,杀害伤残病员和家属200多人,卫将军闻讯后大力惩处。为此被戴笠告了“黑状”:“袒护共党,怀有异心”。
常凯申要求他“限制异党活动”,他予以敷衍和抵制,让两人在1940年心生龃龉,并在2月爆发冲突。
当时常凯申暗令朱怀冰进犯八路军驻地,结果遭遇八路军顽强反击。朱怀冰紧急求援,卫将军竟断然拒绝,坐视朱怀冰部万余人被歼。
而卫将军照常供应八路军饷械。此举遭致党内攻讦。于是隔年常凯申下令将卫立煌调离第一战区,解除本兼各职,释掉兵权的同时,又加以监视。
就这么个人物,常凯申在1948年任命其为东北行辕代主任兼“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总揽东北党政军大权。最后他“坐失戎机,致失重镇”,有啥稀奇?
来源:陈萍萍的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