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粤康杯康复AI科普大赛颁奖礼圆满举行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9 23:54 1

摘要:9月27日,由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主办的第三届“粤康杯”康复AI科普大赛颁奖典礼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广交会堂成功举办。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会长窦祖林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党委副书记杨仁轩教授等业内权威专家出席典礼。

9月27日,由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主办的第三届“粤康杯”康复AI科普大赛颁奖典礼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广交会堂成功举办。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会长窦祖林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党委副书记杨仁轩教授等业内权威专家出席典礼。

窦祖林会长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重塑康复医学的服务模式与科普路径。他表示,本次大赛不仅是展示技术的平台,更是构建跨领域交流生态,助力康复医学与人工智能协同创新的重要实践。

这些作品已深入广州15个社区,将前沿康复知识转化为百姓语言,在广州多个社区产生实质影响。在越秀区某社区中心,中风康复团队借助AI科普为长者提供个性化健康咨询;在白云区一家养老院内,骨关节健康小组带领老人体验护膝小运动。科技正让康复知识从专业术语变为百姓语言。

01 大赛亮点:AI与康复融合的创新实践

本届“粤康杯”康复AI科普大赛以 “科技赋能康复,科普惠及民生” 为主题,覆盖范围广泛,共吸引了273名参赛者组成59支队伍参与,其中包括52支医疗机构队伍、5支学校队伍和2支企业队伍。

参赛作品形式多样,从情景剧、互动实验到AI模拟体验,将高深医学知识转化为大众能理解的科普内容。例如,“吞咽安全有妙招”作品通过情景剧演示误吸风险,而“儿童成长护航”则通过互动游戏进行筛查,深受社区居民好评。大赛设置的多个奖项类别,包括视频组、图文组、一二三等奖等,全面体现了康复科普与AI技术融合的创新成果。评委会从制作水平、创新性、科学性、传播性等多维度对作品进行综合评审。

02 社区巡演:康复知识直达基层

在短短半个月内,大赛高效完成了15场社区巡演,覆盖15个社区站点,将150多个前沿康复知识以生动形式送入基层。

巡演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大学医疗机构和健康检查点等多元场景,打破了传统科普的壁垒。在番禺区大型公众场地的最后一站科普巡演吸引了百余人次实操学习,沉浸式互动康复科普令市民直呼“原来康复科技可以这么有趣!”

这种“学会顶级导师团指导-团队创作-社区落地”的模式,实现了学术资源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大赛不仅展现了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担当,更验证了科普下沉对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的关键作用。

03 康复科普的民生意义

康复医学与预防、临床并列为三大医学方向,其内涵已从传统的残疾人服务拓展至全民健康领域。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预计到2035年,65岁以上老人将突破4.2亿,每3个人里就有1位老人。

老龄化社会面临着严峻的康复挑战。老人随着年龄增长,很容易出现运动不便、记忆力下降、说话不清楚等问题,加上脑卒中、认知障碍、骨折等疾病后,都需要专业康复训练才能恢复生活能力。

窦祖林会长强调,大赛是推动康复知识普及,提升公众认知的重要实践。他希望以本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康复医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

04 AI如何赋能康复科普

AI技术在康复科普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入。例如,上海的“智联康复元诊疗”项目融合元宇宙与AI技术,搭建起覆盖“医院-社区-居家”的康复网络。

AI正成为“永不疲倦的康复专家”,能精准评估、实时指导,把专家经验复制到基层。在社区康复场景中,AI个性化定制系统能根据长者的年龄、身体基础、运动能力差异,量身定制康复计划。一些社区反馈,长者运动康复适配率提升至95%,训练满意度大幅提高。AI还能助力快速筛查脑健康风险,通过AI与被测试者的交互,可在5~10分钟内完成脑健康风险筛查,准确率达90%以上。

颁奖典礼不仅是荣誉时刻,更是创新起点。获奖作品将继续在社区推广,助力康复知识深入人心,这将共同推进广东省康复医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未来的康复科普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AI将推动康复医疗从“靠经验、靠人工”转向“靠科技、靠数据”。技术最终落地到民生医疗里,带动整个康复产业的智能化升级。

科技为帆,民生为岸。

这场惠及千家万户的健康行动,正助力广东康复医学事业迈向更广阔未来。

来源:七彩神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