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算不准自己的“劫”,却算准了你的“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22:21 1

摘要:近日,江苏泰州姜堰警方打掉一个“玄学大师”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71名,冻结涉案资金2000余万元,涉及全国10余个省份3000余名受害人。此案中,诈骗团伙以“奇门遁甲”为幌子,声称能“聚财改运”,通过兜售天价课程层层收割受害者。尤为讽刺的是,当警方问及“是

□院佳仪(重庆大学)

近日,江苏泰州姜堰警方打掉一个“玄学大师”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71名,冻结涉案资金2000余万元,涉及全国10余个省份3000余名受害人。此案中,诈骗团伙以“奇门遁甲”为幌子,声称能“聚财改运”,通过兜售天价课程层层收割受害者。尤为讽刺的是,当警方问及“是否算到自己被抓”时,这些“大师”唯有苦笑。这一画面,不仅戳穿了所谓“玄学神通”的谎言,更暴露出网络时代封建迷信诈骗的猖獗与危害。

此案中的骗术实则并不高明:团伙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免费算命广告,以“家人健康”“子孙前途”等话题吸引受害者,再通过“话术剧本”逐步诱导购买课程。例如,受害者傅阿姨在“大师”虚构其子女“血光之灾”的恐吓下,先后支付了1.98万元课程费,甚至险些携带10万元现金“作法消灾”。此类骗局之所以能屡屡得逞,关键在于网络赋予了传统迷信“跨地域、高效率”的传播能力。骗子可借助算法推荐和精准引流,快速筛选易感人群,并通过“情感操控+恐惧营销”组合拳,让受害者在焦虑中丧失判断力。正如贵州一起类似案件中,诈骗分子通过每日“嘘寒问暖”建立情感依赖,再以“业障致病”“祖先降罪”等话术实施深度洗脑。

更值得警惕的是,此类团伙已形成企业化、链条化的运营模式。本案中,犯罪团伙打着“文化传媒公司”的旗号,下设“推广引流—线上诈骗—售后服务”完整链条,甚至专设“合规部门”监督员工规避平台违禁词。这种“专业化伪装”,不仅使其更易骗取信任,还增加了监管难度。犯罪嫌疑人面对审讯时,竟声称成立公司是出于“文化情怀”,这种将诈骗披上“国学复兴”外衣的行为,既玷污了传统文化,也折射出其对法律底线的漠视。

从受害者群体看,中老年人因健康焦虑、家庭牵挂易成为目标;部分年轻人因情感困惑、事业挫折,也容易陷入“玄学杀猪盘”。无论是受害者傅阿姨为子女消灾的迫切,还是贵州案件中被害人为“转运”支付数万元法事费,背后共同点都是在现实困境中寻求心理慰藉。然而,这种需求被骗子利用,恰恰反映出公众科学素养的不足与家庭心理支持体系的缺位。正如媒体所言,“哪有什么玄学大师,不过是乘虚而入的骗子”。

“大师”的落网,大快人心。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要滋生焦虑的土壤仍然存在,类似的骗局就可能改头换面,卷土重来。这起案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寻求虚无缥缈的“大师”指点迷津,而是构建自身强大的内心秩序和理性精神。面对生活的难题,求助于科学、法律,信赖家人朋友的关爱与支持,远比寄望于一个连自己命运都算不准的“大师”要可靠得多。

毕竟,人生真正的“护身符”,是清醒的头脑和内心的强大。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