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大连万达集团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被法院下达限制高消费令。
王健林被限高了!
2025年9月,大连万达集团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被法院下达限制高消费令。
这位曾经的中国首富,现在因1.86亿元的债务,连坐飞机头等舱、住星级酒店这些曾经的标配都成了奢望。
与此同时,他的独子王思聪也被媒体拍到出现在国外赌场,生活依旧潇洒,这与父亲在国内焦头烂额处理债务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王健林面临的债务压力远超外界想象。
截至2025年9月,万达被执行总金额已超过7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债务高达302亿元,而账面现金仅116亿元。
近200亿元的资金缺口像一座大山压在这位71岁的企业家身上。
限高令对王健林而言,不仅是出行方式的改变,更是信誉的直接打击。
他因此无法乘坐飞机、高铁,不得在星级酒店消费,子女也不能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幸好王思聪已经不上学了。
被限高的老王,再也找不到当初“达到小目标”的豪气冲天。
为化解债务危机,王健林早已开启“卖卖卖”模式。从2023年开始,万达就不断出售旗下资产。
2024年卖了26座万达广场,2025年又打包出售了48个核心项目,回笼资金500亿元。
他甚至将酒店管理业务也彻底剥离,相当于把一棵棵摇钱树都砍掉了。
但即便如此,新增债务的利息还是盖不过来,回笼的资金远远不够。
万达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2016年,万达签下的对赌协议成了定时炸弹。
上市失败后,万达需要以12%的年息进行回购。光是苏宁一家,就要求50亿元的回购款。
与父亲在国内奔波保公司的形象不同,王思聪近年的商业轨迹充满了跌宕起伏。
王思聪从2009年到2018年期间达到事业巅峰:普思资本投资80余个项目,IG电竞俱乐部夺冠,熊猫直播估值一度高达50亿元。
然而2019年后,他的商业版图开始收缩:熊猫直播破产,香蕉计划欠薪,泰安项目延期。
2025年6月,王思聪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他一手创立的寰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控制权转让给何猷君。
寰聚商业成立于2023年7月,短短两年时间内已积累了70余个项目,总资产规模超过60亿元。
王思聪的创业历程可谓典型的“富二代”试错模式。
他曾被热捧为“国民老公”,从英国留学归来,拿着父亲的5亿创业资金,投身电竞、直播、娱乐等新兴行业。
一度风光无限,但最终熊猫TV资金断裂倒闭,留下数千万欠款。
父亲不得不再出1亿,为他解决失信记录,抹平烂摊子。
与王思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何猷君。
这两位年轻商业精英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商业策略。
王思聪的商业道路大胆而随性,何猷君则显得更为稳健,通过一步步合并、收购,最终带领星竞威武上市,构建了自己的电竞帝国。
随性的思聪创业靠家里投资,失败靠家里兜底。如今家族遭遇重大危机,未来他还能有机会再创业吗?
王健林仍在坚持,每天工作超过15小时,打出“资产抛售、资本联姻、战略转型”三套组合拳。
他在守住最后的底线,卖广场、卖酒店、卖股权,却始终没有动用私人收藏,也没有选择跑路。
当然,也没有了蝉联首富时的意气风发。出现在人前时,只剩下难掩的苍老和疲惫。
王思聪则逐渐淡出国内舞台,转向海外生活。
据传,他在东京购入价值15亿日元的豪宅和新车。
有媒体甚至在日本的赌场拍到他坐在沙发上,手握筹码,眼神轻松,毫无身陷家族危机的压力感。
王思聪是否还有试错的机会?
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然明了。王思聪的“试错时代”已经结束了。
随着父亲财务能力的衰退,他再也难以像过去那样轻松获得资金支持。
王思聪最近悄悄挂牌出售位于上海的豪宅,价格从1亿一路跌到5200万,结果仍然无人接盘。
这套房子当年买入价约8500万,亏损超过3000万。
这不仅反映了高端房地产的流动性问题,也暗示他可能在主动腾挪资金,为家族危局做准备。
截至2025年9月,王健林名下仍有42家公司,但其中仅10家处于存续或迁出状态,其余公司则已被吊销或注销。
大连万达集团的被执行金额约为142.93亿元,共有57条股权冻结信息。
当年那个手拿5亿创业资金的“国民老公”,如今也在悄然出售上海豪宅。
王健林限高令背后,王思聪的试错时代也结束了。
时代浪潮退去,谁在裸泳一目了然。#头条深一度#
来源:李砍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