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16女篮亚洲杯两负日本队!从小组赛21分惨败到季军战13分惜败,中国姑娘两度栽在同一个对手身上,连领奖台都没能站上,这样的结果让无数球迷揪心——明明新西兰都能完成“输球再赢球”的复仇,我们为何连还手之力都越来越弱?
U16女篮亚洲杯两负日本队!从小组赛21分惨败到季军战13分惜败,中国姑娘两度栽在同一个对手身上,连领奖台都没能站上,这样的结果让无数球迷揪心——明明新西兰都能完成“输球再赢球”的复仇,我们为何连还手之力都越来越弱?
首战日本时,中国队仅打好第一节就全面崩盘;季军战明明上半场还领先2分,可第三节突然被对手打乱节奏,护筐漏洞百出,第四节直接被打崩。两次交手如出一辙的剧本,暴露的不只是临场发挥的问题,更是硬实力的差距
广东记者麦穗丰的点评一针见血,这话实在得让人无法反驳:“硬实力不够,能扛住比赛强度的球员太少,越到后面越顶不住。”主力阵容尚能和对手掰掰手腕,可替补一上场,攻防效率立马下滑,阵容厚度和体能短板,成了卡死球队的“致命瓶颈”。
其实这支队伍并非毫无收获,至少拿到了明年U17世界杯的门票,李沅珊、孙晗昀等年轻球员,比小组赛时明显打得更稳,实战确实是最好的练兵场。就像麦穗丰说的,年轻球员就得见世面,多打这种高强度比赛,才能一天一个样。
可球迷的不满也并非没有道理,明明有潜力球员,却总在关键战掉链子;明明看到了对手的节奏优势,却没能及时调整。比起输球,更让人担心的是“重复犯错”——如果不解决阵容厚度、体能分配和临场应变的问题,明年的U17世界杯,恐怕还是难敌强敌。
好在姑娘们还年轻,现在暴露问题总比藏着掖着好。只要肯练、多打比赛积累经验,把短板补起来,未必不能迎头赶上。只是希望下次再遇到日本队时,能看到一支不一样的中国U16女篮,用实力打破“双杀”的魔咒。
我可以帮你提炼这篇文案的核心观点,制作成适合短视频传播的口播脚本,需要吗?
来源:胖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