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相关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前列腺癌新发病例146.8万例,死亡病例39.7万例,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和第5位
本期益腺学院特邀魏雪栋教授,针对2025 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的更新要点展开深度解读,同时结合中国临床实践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落地建议,助力推动前列腺癌全程规范化诊疗水平的提升。
专家简介
魏雪栋 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科副主任
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姑苏卫生人才
学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CUA)微创学组 委员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CUA)青年学组 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 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 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泌尿外科质控中心泌尿肿瘤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第六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 成员
杂志任职:
《Journal of Urology》、《World Journal of Urology》、《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审稿人;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通讯编委
基金项目: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项目、卫健委面上项目、苏州市姑苏人才及应用卫生项目等十余项。
文章、奖项、专利:
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Ur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Urology、J Control Release、Aggregate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1篇(中科院一区5篇),中华期刊论文4篇。研究成果获华夏医学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医学一、二等奖各1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1项。
研修经历:
2015.07-2017.06:美国 UCLA Ronald Regan Hospital & Immunogenetics Center 访学2年
2023.12-2024.03:德国 Klinikum Dortmund访问学习
指南更新要点总览
2025 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在既往版本基础上进行了多维度优化,核心更新围绕 “精准分层深化、全程管理闭环”展开(图1),旨在为临床提供“科学精准、贴合国情”的实践路径,最终实现患者生存获益与生活质量的双重优化。
图1. 2025 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总览
局限性前列腺癌治疗策略的迭代与优化
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更新聚焦于风险分层体系的优化与治疗策略的精准匹配。极低危患者"观察等待"策略从Ⅱ级推荐升级为Ⅰ级推荐,并明确限定于"预期寿命
在治疗策略方面,指南根据风险等级细化了雄激素剥夺治疗(ADT)的治疗时长标准:高危患者接受根治性放疗时,ADT需维持至少2年,部分极高危患者建议延长至3年;中危患者放疗同期推荐使用4-6个月ADT;低危患者根治术后若存在淋巴结转移,同样建议ADT治疗。这种差异化时长设定充分考量了不同风险等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避免过度治疗。
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同样为治疗决策提供了更精准的依据,PSMA PET/CT在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敏感性既往已得到证实,但指南仍强调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作为分期金标准的地位,体现了技术创新与传统标准的辩证统一。
图2. 局限性前列腺癌更新要点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治疗策略更新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治疗更新则凸显了"联合治疗早期化"与"药物选择本土化"的特点。基于国内多中心研究证据,指南在低瘤与高瘤负荷患者中均新增达罗他胺联合ADT方案作为Ⅰ级推荐,同时将瑞维鲁胺联合ADT方案纳入低瘤负荷患者治疗的Ⅱ级推荐,这些调整使新型内分泌药物与ADT的联合治疗在疾病更早阶段即可发挥作用,从而延缓去势抵抗的发生。
在mHSPC阶段,指南明确指出治疗方案均采用以ADT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模式。在基础治疗层面,指南强调了长效LHRH激动剂在维持去势状态中的核心价值。这类药物包含1、3、6 个月等多种剂型,而长效剂型使用更为便捷经济,可作为药物去势的优先选择7。图3.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更新要点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治疗体系更新标志着"精准靶向与联合策略"的成熟应用。他拉唑帕利推荐级别的提升与适用人群的扩展,强化了HRR突变检测在治疗决策中的前置价值;177Lu-PSMA-617作为放射配体疗法的代表进入Ⅰ级推荐,体现了"肿瘤表型指导治疗"的精准理念在晚期阶段的落地;镭-223与恩扎卢胺的联合治疗推荐,针对发生骨转移的mCRPC患者同样构建了协同治疗模式。值得强调的是,尽管进入去势抵抗阶段,ADT的不可或缺性依然凸显,各类新型治疗方案均需在稳定去势基础上开展。长效剂型的应用为长程ADT提供了可靠保障,也为各类联合策略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图4.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更新要点
此外,新版指南从治疗结局与疾病风险出发,优化动态随访体系,细化分级标准与频次调整机制,完善全病程管理体系。对于治愈性治疗患者,随访核心在于早期识别生化复发与功能恢复状况,采用基础检查(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血清PSA)联合性功能/尿控功能评估,并根据病程进展灵活调整监测频率;对于接受综合治疗的患者,随访则聚焦于疗效持续性与潜在风险,将血清PSA、睾酮等核心指标与骨密度、代谢功能监测相结合,辅以影像学与分子标志物检测,实现从疾病控制到健康维护的全面覆盖。
不良事件(AE)管理方面,重点关注ADT治疗相关风险,如每6个月常规监测骨密度以早期发现骨丢失,必要时及时启用骨保护剂;同步追踪代谢指标与心血管功能,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调整预防代谢综合征。这种“监测-干预”的闭环模式,既强调对骨健康、内分泌等系统的保护,又注重结合患者个体耐受情况优化干预时机,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化生活质量。
专家点评
2025 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的更新,体现了临床诊疗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从统一方案向个体化治疗策略的深度转型,其核心逻辑贯穿疾病全程管理的精准化升级。具体而言:
● 风险分层与治疗策略优化方面,局限性前列腺癌通过细化ADT治疗时长实现风险适配——在高危和极高危人群中,进行放疗时需联合2-3年的ADT,中危患者放疗时则需同期使用4-6个月的ADT,既保证高危人群的疗效强度,又避免低危患者的过度治疗,同时明确PSMA PET/CT与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互补定位,平衡了技术创新与分期准确性。
● 联合治疗方案扩展方面,mHSPC阶段新增达罗他胺+ADT二联治疗方案、补充瑞维鲁胺联合ADT用于低瘤负荷患者,体现mHSPC患者结合疾病负荷采取个性化治疗选择,同时强调长效LHRH激动剂作为联合治疗基石的核心价值,为方案落地提供稳定的去势基础。
● 精准靶向药物应用方面,多款PARP抑制剂的获批和指南推荐加速mCRPC进入精准诊疗时代,凸显HRR突变基因等生物标志物识别的重要性;同时,指南将177Lu-PSMA-617等放射配体疗法纳入Ⅰ级推荐,明确mCRPC患者3线标准治疗选择,同时依旧明确 “ADT持续维持” 原则,即使进入去势抵抗阶段,稳定的去势状态仍是各类创新疗法发挥疗效的前提。● 在随访与AE管理方面,指南基于治疗阶段和个体风险,构建 “风险适配” 分层体系。治愈性治疗后,低危患者前3年采用低频率基础检查与功能评估;而高危或PSA异常患者则增加影像检查以捕捉潜在复发风险。综合治疗后的多指标动态监测,通过对PSA、睾酮、骨密度等关键数据的追踪,同步评估代谢与心血管风险,实现全身健康的系统管理。AE管理策略同样遵循靶向干预原则,针对 ADT相关不良反应,从基础营养、生活方式调整到药物与手术治疗,形成由轻到重的阶梯式干预路径。
在这一系列更新中,长程ADT作为基础治疗的地位始终未变。从指南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治疗策略的优化趋势可以看出,放疗联合长程ADT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通过维持持续且稳定的去势状态,可显著降低患者远处转移的发生风险;在转移性患者的联合治疗中,无论是与新型内分泌药物或其他药物联合,还是放射配体疗法等创新方案的应用,维持稳定的去势水平是确保联合治疗方案实现预期疗效的关键基础8。ADT作为前列腺癌治疗的核心手段,贯穿疾病各阶段管理,而对于LHRH激动剂的选择,其包含多种剂型(1,3,6月剂型和1年剂型等),是目前药物去势治疗的主要药物小结
2025 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优化了各阶段治疗策略,构建起全程精准诊疗体系。对局限性患者细化风险分层,实现治疗与风险相匹配;对转移性患者扩展联合方案,推进早期干预;mCRPC升级精准治疗,为晚期患者提供更多个体化选择。
这一体系的高效运转,离不开长程ADT的基础支撑。曲普瑞林6月剂型等长效制剂通过稳定、便捷的去势管理,为各阶段治疗策略的实施提供了可靠保障。近年来,与传统的单月剂型相比,更长效的LHRHa剂型逐渐得到临床认可,更长效的缓释剂型可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降低睾酮逃逸发生率8。未来,随着指南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推广、长效药物与新型技术可及性的提升,有望使更多患者从这一精准诊疗体系中获益,推动我国前列腺癌诊疗水平迈向新台阶。参考文献:
1. Sung H,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21 May;71(3):209-249.
2. Bray F,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24, 74(3):229-263.
3. 2024版CUA前列腺癌诊疗指南.
4. 郑荣寿, 等. 中华肿瘤杂志, 2024, 46(3): 221-231.
5. Cao W, et al. Chin Med J (Engl), 2021,134(7):783-791.
6. 顾秀瑛, 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8, 52(6): 586-592.
7. 2025 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
8. 前列腺癌睾酮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1,42(4)241-245.
声明
本视频/资讯/文章是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撰写提供,旨在用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间的学术交流,不支持以任何形式转发给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如有违反,责任自负 。转发给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时,也请自觉保护知识产权。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 。内容中出现任何药品并非为广告推广目的 ,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如进行处方 ,请严格遵照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
审批号:DRSC-CN-001258;到期时间:2026.09
编辑:Rosewei
审校:Lya
排版:Jean
执行: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