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风送爽,岁稔年丰。走进清镇市站街镇平堡村稻田核心区,收割机正快速切割饱满的稻穗、送入储粮仓,紧接着拖拉机穿梭田间平整土地,待田垄起好后,油菜种子便被均匀撒入田中——这幅秋收与冬种无缝衔接的忙碌图景,正是站街镇全面推行“稻油轮作”模式的生动缩影。
金风送爽,岁稔年丰。走进清镇市站街镇平堡村稻田核心区,收割机正快速切割饱满的稻穗、送入储粮仓,紧接着拖拉机穿梭田间平整土地,待田垄起好后,油菜种子便被均匀撒入田中——这幅秋收与冬种无缝衔接的忙碌图景,正是站街镇全面推行“稻油轮作”模式的生动缩影。
人工收割稻子。朱波涛 摄
“过去水稻一收,田块就‘冬眠’到开春,土地冬天全闲置。现在政府鼓励‘稻油轮作’,收完稻子接着种油菜,每亩地能多赚600多块。”平堡村农户毛国华笑着算起增收账,话语里满是喜悦。作为清镇市农业大镇,站街镇是全市“稻油轮作”推广的主战场,目前试点种植面积已达6400亩。为让这一模式落地见效,该镇提前谋划部署,引导各村抢抓农时、因地制宜,推出育苗移栽、常规直播、机器直播三种种植方式,适配不同地形环境,为水稻收割后冬闲田接茬种植优质油菜提供坚实支撑,有力保障了粮油生产有序推进。
机械化收割稻谷。朱波涛 摄
站街镇始终锚定“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强化粮食安全物质基础。在种植过程中,坚持科学种植,通过选良种、育优种、种好种,为粮油增产保驾护航,同时对油菜种植给予专项补助,目前补助覆盖面积已达20000亩,惠及4816户农户,发放种子总量3130公斤、硼肥总量4000公斤。依托水稻与油菜的生长时间差,镇里创新推行水旱轮作,打造“水稻种植—油菜种植—油菜花观光—水稻种植”的循环农业链条,让曾经闲置的“冬闲田”,如今变成了农户眼中的“香饽饽”。
平堡村油菜实景图。
“我们积极贯彻落实‘贵州特色轮作休耕制度’,以‘稻油轮作’为抓手推进秋冬种工作,就是要让‘闲田’变‘油田’,助力粮油增产、农户增收,让大家的粮袋子更稳、钱袋子更鼓、心里更热乎。”站街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曾志君表示,自2023年推进“稻油轮作”以来,农业效益持续提升,预计到2025年,粮食总产量可达14884吨以上,较上年增产约870吨;油料总产量可达2319吨,较2023年增加139吨,按市场价值计算,水稻与油菜增产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约324万元,成功实现冬闲田向“增收田”“景观田”“效益田”的跨越,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农业动能。
通讯员 朱波涛
编辑 刘晓丽 杜琳娜
二审 杨厚信
三审 王艳妮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