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比不上一盘现炒菜!西贝打温情牌公关,堪称教科书级翻车现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9 18:58 1

摘要:9月11日,西贝创始人、CEO贾国龙回应称"目前西贝门店的所有菜品都不是预制菜",将起诉罗永浩,并宣布自9月12日起,全国370多家门店将向消费者开放后厨,允许参观菜品制作过程。这种强硬态度立刻把事情推向了高潮。

最近几天,餐饮圈最热闹的事莫过于罗永浩和西贝贾国龙的这场"预制菜大战"。

从9月10日罗永浩一条微博开始,到9月15日西贝发布致歉信承诺整改,短短几天时间,这场争议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看着西贝从硬刚到服软,再到最后的道歉整改,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这哪是什么危机公关,简直就是一场自我摧毁式的表演。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9月10日,罗永浩发微博吐槽西贝:"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

希望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这本来就是一个普通消费者的吐槽,但西贝的反应却完全超出了预期。

9月11日,西贝创始人、CEO贾国龙回应称"目前西贝门店的所有菜品都不是预制菜",将起诉罗永浩,并宣布自9月12日起,全国370多家门店将向消费者开放后厨,允许参观菜品制作过程。这种强硬态度立刻把事情推向了高潮。

从舆情数据看,事件爆发当天,相关声量即达到590,互动量近2万,负面情绪占比高达85.87%,净情感度骤降至-97%,显示出舆论的强烈负面倾向。这个数字已经足够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更让人意外的是,罗永浩在时长近一个小时的网络直播中,回应了西贝预制菜事件。他直言"西贝称没有预制菜是100%撒谎,因为国家还没有相关标准出台"。这样的表态进一步加剧了争议。

西贝开放后厨的举动本来是想证明自己的清白,但结果却适得其反。记者先后两次探访"西贝"成都门店发现,目前,店里已经上线了"罗永浩菜单",短暂开放后厨后,目前顾客等暂时无法进入门店后厨参观、拍摄和直播。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反而让消费者更加质疑。

争议的核心其实在于对"预制菜"定义的理解差异。贾国龙说西贝"100%不是预制菜",底气来源于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按《通知》的标准,只有已经熟制、加热即食的料理包才算预制菜,其他都不算。从法律条文上看,贾国龙确实有自己的依据。

但消费者的理解完全不同。他们认为只要不是在门店现场从原始食材开始制作,就算是预制菜。这种认知差异导致了双方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对话。

随着争议不断发酵,西贝的生意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客流断崖式减少日损二三百万,2026年IPO计划蒙上阴影。面对如此严重的后果,西贝终于坐不住了。

9月15日,西贝通过微博发布致歉信。信中称,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

食材也将"尽量缩短保质期",将调整包括烤羊肉串、椒麻鸡以及儿童餐部分菜品在内的8道菜品的制作工艺,所有使用大豆油烹调的菜品,调整为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2025年10月1日前,西贝全国门店会陆续完成上述调整。

有意思的是,这封道歉信被删除重发,区别是引用的贾国龙表态截图"顾客虐我千百遍"中的"虐"字加了引号。连一个字都要反复修改,可见西贝此时的紧张程度。

看到西贝终于低头道歉,9月15日晚,罗永浩就与西贝莜面村的争议再次发文,决定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至此,这场持续了5天的争议暂时告一段落。

但西贝的问题远不止预制菜这么简单。从这次危机处理的过程看,暴露出来的是企业治理和公关策略的深层次问题。一开始的强硬回应、威胁起诉,到后来的开放后厨又迅速关闭,再到最后的道歉整改,整个过程没有任何章法可言。

更让人担忧的是,西贝在危机处理过程中还不断发布一些煽情文案,试图通过打温情牌来挽回形象。罗永浩已懒得提西贝,不曾想西贝来了劲,这公关文案一出接一出,看着温馨又感人,可它经不起咂摸,只要一咂摸,全是槽点。这种做法在消费者信任危机面前,只会适得其反。

从行业角度看,这次争议也反映出餐饮业在标准化和个性化之间的矛盾。连锁餐饮为了保证口味统一和降低成本,普遍采用中央厨房模式,但消费者更希望吃到现做的食物。如何平衡效率和体验,是整个行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西贝这次预制菜风波,从公关角度看确实是一次教科书级的失败案例。但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一个契机。如果西贝能够真正落实承诺的整改措施,提高食材新鲜度,增加现做菜品比例,反而可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毕竟,市场是公平的,消费者最终看重的还是产品质量和诚信经营。希望西贝能够从这次危机中吸取教训,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来源:靳律法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