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重要的问题。很多人会疑惑,国家标准(简称“国标”,GB)作为由国家制定、关系到国计民生和企业生产的技术规范,为什么不是免费公开,而是需要付费购买。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重要的问题。很多人会疑惑,国家标准(简称“国标”,GB)作为由国家制定、关系到国计民生和企业生产的技术规范,为什么不是免费公开,而是需要付费购买。
这背后的原因涉及版权、标准体系的运作机制、质量控制以及国际惯例等多个方面。
● 标准文本是创作成果:国家标准并非简单的行政文件,它凝聚了众多专家、科研机构和企业长期的研究、试验、论证和编写心血。它是一个国家技术和经验的结晶,属于“版权作品”或“知识产权”。
● 受法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标准的版权归属于发布机构(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其指定的出版单位。因此,销售标准是其行使版权、保护知识产权的合法行为。
● 标准需要持续更新:技术是不断进步的,标准也需要定期复审、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安全要求。这个过程(如开会、调研、实验、审查、出版发行)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
● 资金来源:如果标准完全免费,那么这笔庞大的维护和更新费用将全部由财政(即纳税人的钱)来承担。通过“以售养标”的模式,可以向标准的使用者(主要是企业和专业人士)收取费用,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自我维持的循环系统,减轻公共财政负担,并确保标准体系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
● 质量控制:付费购买确保了标准文本的发布渠道是官方和权威的。您获得的是一份经过严格校对、版本最新、内容准确的正式文本。
● 防止误用旧版:技术标准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付费机制有助于官方机构追踪和管理标准的版本,并通过销售渠道确保用户能够获得最新版本。如果完全免费且随意传播,很容易导致市场上流通着各种过时、篡改或错误的版本,给生产、贸易和安全带来巨大风险。
● 全球通行做法: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重要的国际标准组织(如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都是对其标准文本收费的。这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商业模式。中国的做法也是为了与国际规则保持一致。
● 目标用户明确:标准的深度使用者主要是企业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对他们而言,获取准确、权威的标准是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必要成本。付费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筛选了用户,确保资源更精准地服务于那些真正需要并依赖它的群体。
虽然上述原因解释了“为什么收费”,但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为了促进信息透明和公共服务,国家也在大力推进标准的免费公开工作。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规定:
● 强制性国家标准必须免费公开:所有涉及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其文本必须在官方平台上免费公开,供社会公众查阅。
● 推荐性国家标准逐步免费公开:对于推荐性国家标准(GB/T),国家也在推动逐步免费公开。目前,已有大量的GB/T标准可以在官方平台免费查阅。
来源:woodykiss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