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阳轻洒,9月29日的郑州沉浸在一片温柔的光影中。这里,一场满是奇思妙语、掌声不断的2025中国健康科普大赛河南赛区作品征集展演活动决赛正在热烈举行。
□记者 梁露露 孙倩文 实习生 陈俐颖 文 记者 王晓伟 图
秋阳轻洒,9月29日的郑州沉浸在一片温柔的光影中。这里,一场满是奇思妙语、掌声不断的2025中国健康科普大赛河南赛区作品征集展演活动决赛正在热烈举行。
本次大赛设有四大专题竞技场,64部表演类作品分别在五大卫生、妇幼健康、慢性病、传染病四大专场中展开激烈角逐。12部荣获一等奖的作品将直接晋级全国赛段,代表河南竞逐更高荣誉,绽放风采。
在舞台上,选手们各展其能、尽显才华。他们中,有人以生动形象的演讲,将原本专业艰深的健康知识诠释得通俗易懂、引人入胜;也有人借助鲜活的现实案例,使健康理念跃然于眼前,更加直观且贴近人心。
跨界演绎、豫剧小品齐上阵
五大卫生科普“活”了
在五大卫生专场中,选手们以一系列既富有创意又贴近生活的艺术形式,将专业知识娓娓道来。
豫剧《“高”老太饮食记》以地道乡音演绎科普知识,寓教于乐;情景剧《眼睛保卫战》生动呈现出用眼过度的日常场景,引人深思;小品《薛定谔的肚子》则以幽默方式探讨肠易激综合征,让人在笑声中收获启示。
这些作品不仅形式新颖、演绎精彩,更将专业的公共卫生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有效激发了观众的共鸣,现场掌声不断,反响热烈。
当经典情景喜剧《武林外传》遇上严谨的孕产期健康知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由郑大三附院选送的科普短剧《武林外传之孕期谣言大作战》围绕同福客栈的掌柜“佟湘玉”与跑堂“白展堂”喜迎爱情结晶的故事展开,将孕妈妈在现实中普遍遇到的困惑与谣言搬上舞台。
剧中,“佟湘玉”为“安胎”一事忧心忡忡,而“白展堂”则被各种道听途说的“禁忌”弄得手足无措。从“螃蟹寒凉不能吃”到“手机辐射伤胎儿”,从“孕期必须静养”到“养宠物会导致流产”,一系列流传甚广的孕期谣言构成了剧情的主要矛盾。
“郭芙蓉”“吕秀才”“祝无双”化身“智慧团”,闪亮登场,以科学为武器,逐一粉碎这些不实之言。
“一要开窗通风早,二要口罩手套防,三要水银密封妥。”郑州市妇幼保健院的白瑞娟带来的作品《体温计的“玻璃心”》,不仅点明了体温计安全使用的重要性,更深入剖析了不当处理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既为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实用指引,也倡导观众主动学习正确的体温计使用方式与意外情况应对知识。
“只有经历过这种感觉,你才会知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你在这头,厕所在那头。”来自济源市人民医院的选手田欣用脱口秀作品《薛定谔的肚子》戳中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痛点。
通过演唱改编歌曲,田欣建议,此类患者需积极面对生活压力,避免因紧张、焦虑等因素加重肠道不适。同时采取健康生活方式,以远离肠易激综合征的困扰。
快板破旧俗、直播讲科学
妇幼健康科普新意十足
在妇幼健康专场的舞台上,参赛选手们聚焦无痛分娩、孕期管理、儿童肥胖等关键问题,以多元创新的表现形式献上精彩演绎。
有的作品将科学宣教融入温情情景剧,把产房与家庭场景搬上舞台,把无痛分娩的专业知识与孕期管理的严谨细致,转化为一个个充满人情味的故事;有的则巧妙运用数据可视化与互动问答,深入浅出地解析儿童肥胖的成因与干预措施,在趣味互动中传播健康知识。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更体现了科普创作的温度与巧思,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深切共鸣。
“大家光脚站立时,脚内侧是不是有一道弯弯的弧线?”来自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魏迎东、徐梦瑶带来的《脚底下的“小弹簧”》,巧妙将足弓比作“弹簧”,生动揭示了在跑跳以及支撑行走方面的关键作用。现场更趣味十足,她们还演示了“脚趾抓毛巾”“钢丝行走”“踩石头过河”三项游戏,既能帮观众增强足弓力量,又能在互动中拉近亲子距离。
坐月子该听老人的“老经验”,还是信科学方法?安阳市人民医院的赵丽春团队带来的《谁说了算》以情景演绎展现坐月子时的决策分歧,接着用节奏明快的快板将“坐月子不能洗澡”“需要门窗紧闭”等谣言逐一打破,并为产妇恢复提供科学参考。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给孩子完美的起点,而这个起点从不是性别偏好,更不是民间偏方,而是健康的身体、科学的规划与充满爱意的家庭环境。”安阳市妇幼保健院的杜娟团队演绎的《备孕路上的“Battle”》,采用直播间形式,将备孕知识娓娓道来。
从戒烟戒酒、规律作息等健康生活方式,到夫妻同查等关键孕前检查步骤,清晰传递科学备孕的要点,让备孕回归科学,让爱回归本质。
五大卫生、妇幼健康专场精彩落幕
传染病、慢性病专场
接力登场
更多蕴含智慧与温情的科普佳作
正在这个金秋的舞台上
竞相绽放
↓观看图片直播↓
↓观看视频直播↓
来源:大河健康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