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我选的这个原料,是最难打磨的那种石头。”读到这句话时,我心里不由得一震。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我选的这个原料,是最难打磨的那种石头。”读到这句话时,我心里不由得一震。
多少人的人生,不正是这样?我们总在无意中选择最艰难的那条路,最顽固的那个梦想,最不讨好但最想坚持的那件事。然后一路磕磕绊绊,磨得满手是血。
有人问:值得吗?
我想说的是:不是值不值得,而是你磨着磨着,就磨出了只有你才配拥有的光。
最近被一部短片里普通手艺人的独白打动。他说自己无意中选了一种极难打磨的石头,费时、费力、不被理解,但他却说:“我觉得这个样子也挺好,万事只求敬礼,不必苛求圆满。”
这话听着轻,分量却重。
在这个效率至上、人人都想找“捷径”的时代,为什么总有人愿意做那个“磨硬石头”的傻子?
我想起马斯克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一件事足够重要,你就去做,即使结果可能是失败。”
当年他倾尽所有做 SpaceX,连续三次发射失败,被全世界嘲笑。他选的,就是那块最难磨的石头。
而我们呢?
我们总在寻找“最有意义的事”,总想一开始就确定“做这个会不会成功”。可真正做成事的人,往往是先跳进去,在做的过程中找到意义的。
人们登上高山就觉得很有意义,可是对鹰来说,穿越山峰,那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了。
这句话让我想起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
他年轻时选择做动画,在那个动画被视为“小儿科”的年代,他选的也是一块“硬石头”。
他一遍遍画,一遍遍改,为了一帧画面可以磨上几个星期。他曾说:“我常常不知道这部电影会不会成功,但我只知道,我必须把它做完。”
他不是为了“创造经典”才开始画的,而是在画的过程中,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画。就像那只鹰,飞翔不是为了被仰望,而是因为它生来就要飞。
你的“难磨的石头”,可能是你最大的资产!可我们常陷入一种思维误区:
一定要找到“有意义的事”才行动;
一定要确定“能成功”才投入;
一定要看到“别人做成了”才跟进。
可真相是:意义,是你做出来的,不是你找出来的!
我认识一位朋友,五年前辞去高薪工作,去做儿童阅读推广。所有人说她傻,选了一条又累又赚不到钱的路。
可她却说:“我不是先看到意义才做,我是做着做着,才在每一个孩子的笑容里,读懂了什么叫意义。”
如今她建立了十几个社区读书角,虽未大富大贵,却活得比谁都开心、踏实。
你的思维,是你的资产还是负债?
就看你是等待意义降临,还是亲手把它雕刻出来。
所有“非主流选择”,都可能成为新赛道!那些一开始不被看好的“硬石头赛道”,往往藏着最大的机会。
亚马逊一开始只是一家网上书店,没人想到它会重塑零售业;刘畊宏在爆红前,默默健身直播很多年,很多人觉得“健身直播没前途”。
他们都不是选了最热的风口,而是在自己的赛道上,把一块“难磨的石头”磨成了玉。
商业的洞察,不在于追逐热点,而在于在看似无路的地方,走出路来。
你不必苛求圆满,但可以敬礼过程!
我们太习惯用“结果”来衡量一件事的价值:
► 赚到钱了吗?
► 成功了吗?
► 被认可了吗?
却忘了问自己:
► 你投入时快乐吗?
► 你磨石头时专注吗?
► 你成为更好的自己了吗?
“万事只求敬礼”,敬的是一颗不放弃的心,敬的是那个明知艰难还选择的自己。
人生的路,无法倒退,所有机遇皆是必然——你选的每一块“硬石头”,都在默默塑造你。
如果你也在磨一块看似磨不动的石头,别急着问“为什么我这么难”。也许你不是选错了,而是选到了只有你才能磨出光彩的那一块。
人生不是因为有意义才去做,而是做了,才找到了真正的意义!
来源:认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