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九月,新学期的钟声敲响,通辽市检察机关将法治护航作为“开学第一课”的重要主题,市院带头引领、基层院精准施策,围绕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进校园”活动。
金秋九月,新学期的钟声敲响,通辽市检察机关将法治护航作为“开学第一课”的重要主题,市院带头引领、基层院精准施策,围绕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进校园”活动。
市院领航
深入校园听需求,精准护航促发展
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郎显成深入钱家店实验中学,以“调研+解困”双轨模式推进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
实地排查安全隐患:走进食堂、宿舍、体育馆,检查食品安全管理、安保设施配备、体育器材维护情况,翻阅心理信箱台账,细致询问学生饮食、住宿、心理健康服务细节;
现场解答校方难题:针对“校园周边零食安全隐患”“不良学生教育管理”“班主任处理家长纠纷困惑”“校园霸凌预防”“意外伤害维权”5类问题,从法律与实践角度给出具体解决方案;
明确长效共建方向:强调要健全校园安全防控体系,深化检校合作,通过法治课堂、庭审观摩、开放日等活动,让法治教育融入校园日常。
基层联动
聚焦“防欺凌+普法律”,让法治知识活起来
@科尔沁区检察院
“影视+场景” 教你读懂校园暴力的法律边界
以“守护青春,向校园暴力说不”为主题,打破传统条文说教,播放“玩笑式嘲笑”“网络言语侮辱”两段反差视频,用“行为是否带恶意、是否造成伤害”两个标准,解析肢体暴力、言语羞辱、关系孤立、网络谩骂4类校园暴力形式;邀请学生上台模拟冲突场景,在角色扮演中学习“依法应对欺凌”的正确方式,让抽象法律概念变成可感知的“生活指南”。
@霍林郭勒市检察院
《民法典》遇上“红领巾”,“未”你“典”亮美好童年
走进市第三小学,为四年级学生带来趣味民法典课堂。以“游戏充值能否退款”“高空抛物有多危险”等生活问题切入,用“情景故事+互动问答”解读民事行为能力、姓名权、隐私权等。现场传授“三步自保法”:遇侵权先大声说“不”→及时向家长、老师求助→必要时寻求法律帮助,让孩子明白“法律就在身边”。
@科左后旗检察院
防范校园欺凌
走进蒙古族实验中学,用通俗语言+典型案例,讲解校园欺凌的定义、4种表现形式及危害,明确“学生不参与欺凌、教师尽早发现并干预校园欺凌苗头”的双向责任;引导师生树立“拒绝欺凌、互助友爱”意识,让校园成为安全、和谐、温暖的港湾。
覆盖“全龄段+多场景”,定制化守护成长
@开鲁县检察院
法治护航“全龄段”
针对不同年龄段特点,开展“定制化”法治服务。中心校课堂:走进小街基镇中心校,用“案例故事+互动”讲解校园欺凌预防,让法律知识扎根青春心田;幼儿园培训:为小街基镇第二幼儿园教师、家长代表授课,聚焦“防拐骗、防性侵、防虐待”,结合“北疆蒙芽”未检品牌实践,发放宣传手册、张贴海报,筑牢儿童保护防线。
@科左中旗检察院
“三维发力”,普法更精准
以“领导引领+部门协同+分龄施教”为思路,覆盖多所学校。领导带头履职:党组书记、代理检察长与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以法治副校长身份,走进保康二中、体育学校,讲授“反欺凌”“禁毒”主题课。跨部门联动:联合公安、妇联等推出沉浸式禁毒课、反欺凌宣讲,织密保护网络。分龄定制内容:小学段聚焦自我保护,初中段强化法治认知,职专段深化涉毒法律解读,累计覆盖师生700余人。
创新形式+多维守护,让法治更有温度
@库伦旗检察院
庭审观摩“零距离”,敲响网络犯罪警钟
组织第一、第二中学学生走进法庭,观摩“帮信罪”案件庭审。从法庭调查到宣判,促进学生直观感受法律威严,了解“出售银行卡、提供技术支持”等行为的违法性。庭审后,检察官现场答疑,解答“如何保护个人信息”“远离网络犯罪陷阱”等问题,让普法更具冲击力。
@奈曼旗检察院
“法治+民族团结”,为职专新生赋能
“朵兰·未检”团队走进民族职业中专,为800名新生送上“双主题”课堂:结合盗窃、性侵害、电信诈骗等真实案例,解析“拉车门盗窃”“游戏账号诈骗”等青少年高发风险;同步宣讲民族团结政策,引导学生尊重多元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扎鲁特旗检察院
“法治+心理”双守护,点亮青春色彩
“朵兰·未检”团队走进鲁北第二小学、第一幼儿园,打造“全方位守护”课堂。法治硬核防护:讲解“防电诈”“防性侵”“反霸凌”内容,发放图文宣传册。心理温柔赋能:邀请心理咨询师开展“新学期颜色”互动,引导学生用色彩表达情绪,传授心理调适技巧,以“检察蓝”守护“青春绿”。
从市院的统筹推进到基层院的精准落地,通辽市检察机关九月“法治进校园”活动覆盖幼儿园至职专全学段,既破解校园实际难题,又创新普法形式。下一步,通辽检察将持续深化检校合作,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段青春旅程!
来源:通辽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