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主题讲座点亮青少年科学之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9 18:07 1

摘要:9月24日至25日,2025年顺义区“科普赋能 助力成长”青少年科普活动——AI主题讲座先后走进裕达隆小学与港馨小学。活动由顺义区科协和顺义区教委主办,北京科技报社承办,中国妇女出版社特别支持,旨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持续擦亮“

9月24日至25日,2025年顺义区“科普赋能 助力成长”青少年科普活动——AI主题讲座先后走进裕达隆小学与港馨小学。活动由顺义区科协和顺义区教委主办,北京科技报社承办,中国妇女出版社特别支持,旨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持续擦亮“科普赋能 助力成长”品牌。

在24日举办的裕达隆小学科普讲座上,中华女子学院媒介与女性研究院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刘旸以《人工智能工具的实际应用与安全意识培养》为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沉浸式”的AI启蒙课。她以机器人比赛、动物运动会等短视频作引,循序渐进带领孩子们认识AI、理解AI的工作方式;又将话题“贴身化”,围绕校园运动会、假期旅行、参观博物馆、美食体验等学生熟悉的场景,演示如何用图像生成、智能检索等工具做创意策划与互动展示,让抽象的技术看得见、用得上、有乐趣。

在强调应用的同时,刘旸把“安全”作为必修课内容,系统讲解声音、文字、图片、视频、数字人与虚拟人等新技术的版权边界与信息安全要点,并通过“AI骗局”案例解析识别要点与应对方法,提醒学生在创新使用AI的同时,守住安全底线。她鼓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主动学习AI知识与实践技能,让“会用、善用、慎用”成为未来学习与生活的关键能力。

25日,活动走进港馨小学,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周琳娜以《AI换脸与取证》为题开讲。围绕热度极高的“AI换脸”,她从“由来和案例、原理与技术、检测方法、影响与治理”四个维度展开,用生动的案例演示人脸替换、声音合成等技术的工作流程与可疑特征,让学生直观理解“看似真假难辨,其实有迹可循”。

在检测环节,周琳娜带领同学们观察画面中眼睛、牙齿与脸部轮廓的细节不一致,眨眼、心率异常的生物特征,微表情延迟、声音与口型不同步的动态特征等,详细介绍了9项检测技术,帮助学生建立“技术辨识+常识判断”的双重防线。她指出,AI的迅猛发展带来了隐私保护、公平性、技术透明度等许多伦理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两场讲座兼具科技前沿与安全素养,既拓展了学生对人工智能应用版图的想象力,也织密了面向未成年人的智能时代“防护网”。课堂上,学生们积极提问,有人关心如何制作优良的AI作品,有人好奇AI怎么确认版权,也有人询问如何识别“被换脸”的视频真假。两位主讲老师对症解答,引导大家在问题求解中理解技术原理、形成科学思维。

顺义区科协、区教委将继续汇聚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各界合力,打造常态化、体系化、品牌化的青少年科普教育供给,让每一位学生在“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中茁壮成长,为有效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助力“双减”落地见效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科学大硬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