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5000+场活动燃爆全城!15万+人沉浸式解锁科学魅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17:33 1

摘要:今年9月是首个法定全国科普月,2024年12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公布施行,将“全国科普日(每年9月第三个公休日)”正式提升为“科普月(每年9月)”,从法律层面明确了科普在新时代的定位和重要性。

今年9月是首个法定全国科普月,2024年12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公布施行,将“全国科普日(每年9月第三个公休日)”正式提升为“科普月(每年9月)”,从法律层面明确了科普在新时代的定位和重要性。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和江西省科协关于广泛开展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的通知要求,九江市科协联手市直部门、基层科协、学校、机关、科普阵地等主体协同作战,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组织开展了5000余场不同形式的群众性科普活动,不仅极大点燃了公众对科学的探索兴趣与热情,更为九江科技创新发展厚植了肥沃土壤、营造了浓厚的科普氛围。

积极响应 周密部署

近年来,国家持续出台政策为科普事业发展保驾护航,此次全国科普月的提档升级,正是对这一重要理念的生动实践与有力落地。

九江市科协积极响应号召,以高规格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的要求,全面统筹部署此次科普活动,切实扛起主体责任。科普月期间,我市形成1个主场活动、多个子活动联动进行的浓厚科普氛围,覆盖全市13个县(市、区),吸引了总计超15万群众参与,打造了一场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盛宴”。

9月12日,2025年全国科普月九江市主场活动在柴桑区正式启动,现场设置了重点产业科普展示区、前沿科普展示体验区、科普集市等板块,邀请了数十家科技企业、协(学)会单位共襄盛举。活动的丰富性、趣味性、创新性直接拉满,首场活动即引燃了民众的科普热情。VR眼镜、3D打印、AI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前沿科技元素应有尽有,主场活动的火热氛围,为后续区县多样化科普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科普活动 精彩纷呈

全市各县(市、区)迅速行动,精心组织推进了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巡讲,开学科普第一课,科技志愿服务“五进”行动,“科普之光”特色科普内容网络展播,市级学会、科普阵地等联合行动,县域特色科普活动等一系列重点活动。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演讲团巡讲活动邀请工程热物理领域谢鹏云、物理学与天文学领域何会海等5位科学家,先后赴濂溪区、柴桑区、浔阳区、修水县等地开展巡讲35场。内容涵盖科学精神、防灾减灾、航天技术等热门领域,通过 “高端科普资源下基层”“科学家面对面” 形式,有效激发了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

在9月“开学科普第一课”活动中,通过宣讲袁隆平、潘际銮、杨叔子、高镇同等九江本土老科学家的科研历程、人生故事,生动勾勒出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与探索精神。科学家们的奋斗故事与人格魅力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报效祖国的热情。

科技志愿服务“五进”行动则深入学校、社区、乡村、综合体、机关,将科普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在学校,各类科普讲座、科技成果展示、科学实验秀、科技大篷车、科技馆参观等活动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濂溪区德化学校学生蒲文曦在参加完科普活动后说:“之前觉得科学特别深奥高深,现在觉得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在社区,科技志愿者们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发放科普资料、现场演示科学实验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健康养生、防骗防诈等实用知识;在乡村,针对农民、留守老人等主要群体的实际需求,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健康养生知识等科普内容,注重科普的务实性和科技成果转化。“我们老人家出门不方便,你们能来村里真是太好了!”今年60岁的曹大爷拉着科普志愿者的手高兴地说;在九龙广场等综合体,科普体验区,利用互动游戏、虚拟现实等活动让市民在娱乐中学习科学知识。“大象牙膏”“液氮玫瑰花” 等经典科学实验就在科普老师的讲解下被拆解成浅显易懂的科学知识,孩子们听得目不转睛,不少家长也拿出手机记录,并不时与孩子交流 “原来这是化学反应”;在机关,组织科普报告会、讲座,提升公职人员的科学素养和决策能力。

“科普之光”特色科普内容网络展播活动,聚焦区域内优秀科普案例与作品的遴选,通过科普九江微信公众号、科普号等平台进行集中展播。此举成功将线下科普热度延伸至线上,助力形成全域科普热潮。

此外,市科协统筹多元科普主体联动发力:市直部门、市级学会、高校、企业(园区)科协及农技协、科技小院、科普阵地等,立足专业优势与职能,依托特色资源开展联合科普行动;各县(市、区)科协则整合地方资源与文化特色,精准对接需求,通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个性化科普活动,搭配科技大篷车、流动科技馆等载体,切实打通科普传播 “最后一公里”。

媒介赋能 全域传播

线下活动热,线上宣传忙。市科协、各县(市、区)科协在统筹策划与执行中,始终将媒介传播作为放大活动影响力、拓宽科普覆盖面的核心抓手,通过系统化布局、精细化运营,构建起“官方媒体引领+用户社交裂变+特色载体补充”的立体传播体系,让科普知识从“活动现场”走向“全民视野”,实现传播声量最大化。

首届全国科普月期间,九江市科协联手九江融媒体中心对系列活动进行全景式报道,将主流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内容穿透力发挥至最大化,为科普活动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与认知高度。与此同时,市科协精准统筹各主办主体、协办主体的自媒体矩阵账号,深度激活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官方平台的垂直传播价值,通过精准高效的内容覆盖,精准触达与高效覆盖,构建起权威引领、多元联动的科普传播新格局。

科普之路,任重道远,科普事业非一日之功,需久久为功。全国科普月活动虽已落幕,燃烧起的科普之火却将在九江大地持续燎原。下一步,九江市科协将持续深化科普工作,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科普机制,凝聚科普共识,打造宣传品牌,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科普服务,不断增强民众对科技创新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源:九江新闻网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