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跟他们相处久了,发现对付这类人,顺着他、捧杀他,才是最有效的法子,千万别跟他们争辩抬杠,那纯粹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生活里,谁没碰上过几个小人呢?
跟他们相处久了,发现对付这类人,顺着他、捧杀他,才是最有效的法子,千万别跟他们争辩抬杠,那纯粹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小人啊,往往心胸狭窄、自私自利,还特别爱面子。
你要跟他争个对错,辩个是非,他可不会跟你讲道理。
不管你说得多么在理,他都能歪曲事实,死不认账,甚至还会倒打一耙,把你气得够呛。
跟这种人争辩,就像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最后受伤的只能是自己。
那怎么办呢?
顺着他、捧杀他。
他说什么,你就顺着他的意思来,先把他捧得高高的。
比如他说自己能力超强,能搞定一切难题,你就赶紧附和:“您这能力,那简直没话说,这事儿交给您,肯定稳稳当当。”
他听了心里美美的,飘飘然起来。
可实际上呢,他哪有那本事,等他把事儿搞砸了,周围人自然就看出他的真实水平了。
这时候,不用你多说什么,大家心里都有数。
而且,因为他之前被捧得太高,摔下来的时候也会更疼,以后他再想耍什么花招,也没人会轻易相信他了。
所以说,跟小人相处,别较劲,别争辩。
顺着他、捧杀他,让他自己露出马脚,这才是对付他们的上策。
1、有这3个处事心眼,没人敢不尊重你!
第一,别把“酸葡萄心理”当回事儿
很多人都有这么个毛病,他嫌弃你穷,又害怕你富。
你没钱的时候,他瞧不起你,那眼神里满是轻蔑,仿佛你低人一等;等你有钱了,他又看不惯你,心里那股子酸劲儿,就像打翻了醋坛子。
你要是过得比他好,他心里就像有火在烤,各种阴阳怪气的话就来了;你要是过得不咋地,他表面上可能还会安慰你几句,但背地里那高兴劲儿,都快溢出来了。
小李,以前家里条件一般,在单位就是个普通员工。
有个同事,平时就跟小李不对付,总是明里暗里地贬低小李。
有一次,小李因为工作表现出色,得到了领导的表扬,还涨了工资。
这下可把那个同事气坏了,在一次部门聚餐的时候,他阴阳怪气地说:“哟,小李,最近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啊,升职加薪都赶上趟了,可别得意忘形,小心摔个大跟头。”
小李听了,心里虽然有点不舒服,但也没跟他计较,只是笑着说:“我这也是运气好,还得继续努力呢。”
后来,小李买了房买了车,生活越来越好。
而那个同事呢,还是原地踏步,每天就知道抱怨命运不公。
其实啊,生活中像这样的“酸葡萄心理”太常见了。
不能因为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就乱了阵脚,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别人的看法只是过眼云烟。
第二,人们能容忍陌生人飞黄腾达,却很难忍受身边人超过自己。
人生就像坐过山车,难免会有起起伏伏。
穷困潦倒的时候,千万不要到处诉说自己的不幸。
因为每个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你说得再多,也不过是被人当笑话看而已。
我有个远房亲戚老张,前几年做生意赔了个底朝天,还欠了一屁股债。
那段时间,他心情特别低落,逢人就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一开始,大家还会安慰他几句,给他出出主意。
但时间一长,大家就都烦了,觉得他就是个负能量源,走到哪儿都传播着倒霉的气息。
有次,老张又在一个亲戚聚会上大倒苦水,说自己的日子怎么怎么难。
这时,一个亲戚不耐烦地说:“老张啊,你说这些有啥用啊,谁的日子容易啊?你要是想翻身,就赶紧想办法,别在这儿光说不练。”
老张听了,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但也没办法反驳。
从那以后,老张明白了,当处于低谷的时候,不要指望别人能真正理解我们、帮助我们,要学会自己默默承受,用行动去改变现状。
第三,选对人,比改变人更重要
越是底层的人,内心越脆弱敏感,总觉得别人好像看不起他。
选对一个人,永远比改变一个人重要一万倍。
很多人的愚蠢,就是总是跟一个错的人讲什么大道理。
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是不值得交流的,浪费时间,他们既听不懂你的大道理,还喜欢跟你抬杠。
小王,总是喜欢给别人讲道理。
有一次,他和一个关系不太好的同事一起做项目。
那个同事工作态度特别不认真,总是偷懒耍滑。
小王看不下去了,就耐心地给他讲道理,说工作要认真负责,要有团队精神。
可那个同事根本就不听,还反过来跟小王抬杠,说小王就是爱管闲事。
小王气得不行,但还是不死心,继续跟他讲道理。
结果呢,不仅没有改变那个同事的态度,还让自己心情变得特别糟糕。
记住,有些人是不值得你去花费精力去改变的。
与其跟一个错的人纠缠不清,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值得的人身上。
与智者同行,必得智慧;与愚者为伴,必受其害。
学会分辨身边的人,选择那些积极向上、志同道合的人交往。
对于那些冥顽不灵、总是给你带来负能量的人,要果断地远离。
2、鱼和熊掌难兼得
工作之后,尤其是自身还很弱小的时候,脸面和金钱就像天平的两端,很难同时稳稳拿下,往往只能先选一头。
要是你选择要面子、要自尊,那确实能活得潇洒自在。
不用看任何人脸色,也不用费尽心思去和领导搞关系。
遇到不爽的事,一拍桌子,辞职走人,换个地儿接着干。
可这种做法有个大麻烦,跳槽几次后你就会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人性在哪都差不多。
到新地方,还是可能碰到同样糟心的事儿,而且频繁跳槽,自己的职业积累也容易变成一盘散沙,难成气候。
要是你选择要金钱,那就别老端着清高的架子,看这个不顺眼,瞧那个不入流。
得把自己的姿态放低点,主动和领导走得近一些。
毕竟,和领导关系好了,机会和实惠才会更多。
不过,有得必有失,这也是自然规律。
可好多人工作多年,还是穷困潦倒,为啥呢?
就是太贪心,啥都想要。
也不想想自己凭啥。
既没有有权有势的爹,也没有当领导的叔叔、当局长的舅舅,人家凭啥主动帮你?
所以啊,得认清现实,明白自己到底想要啥。
想清楚后,就一门心思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别这山望着那山高。
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早日混出个名堂来。
来源:邃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