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曾是很多人发展职业生涯的默认目的地,现在却日渐敌视了我们起来,中国的大门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敞开了。”
前不久,印度新德里电视台特地夸了一下中国,而且是以拉踩美国的方式:
“美国曾是很多人发展职业生涯的默认目的地,现在却日渐敌视了我们起来,中国的大门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敞开了。”
印度为啥夸中贬美了呢?
不要高兴的太早,这个夸,不是真的想夸,而是为印度的待业青年指明方向:
去中国,薅羊毛!
01 美国不收,就去中国
印度为什么要喷美国?
原因就是在特朗普的主导下,美国政府将H-1B签证费用暴涨至10万美元,由此一来,很多想去美国工作的普通印度人只能收手。
那么,为啥美国要搞这个政策呢吗,其实主要针对的还不是中国人、墨西哥人,而是印度人。
过去,美国是印度人的出国就业第一大国,尤其是硅谷,一度被印度人占领。
数据现实,罗素 3000 指数企业中,印度裔CEO占比从 2010 年的 8% 升至 2023 年的 27%。
《哈佛商业评论》曾评论,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0%都是印度裔掌舵,随便往硅谷扔一块石头,就能砸到一个印度CEO。
印度裔高管为什么那么强?
因为美国过去推行“种族平权” 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印度人才加入。
印度的官方语言就是英语,基本上但凡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会说英语,所以大部分印度留学生在来到美国之后,都能很快融入当地社会。
而且,印度裔白领很擅长做PPT管理,他们喜欢用PPT汇报来展示工作成果,这在美国的企业非常容易得到赏识。
此外,就是印度裔非常团结,只要有一个印度裔扎根,接下来就有源源不断的印度裔拱进来。
2015年,波音的印度裔CEO丹尼斯·米伦伯格上任后,就大量将软件开发和其他技术岗位外包给印度,并在公司内部大力提拔印度裔员工。
米伦伯的理由是:使用印度人能降本增效。
但另一个数据是:在2018年至2024年,波音737系列飞机发生了一百起多质量事故,包括多起坠机事故,导致了数百人丧生,据统计,2024年的全球35起客机事故重,其音飞机占比高达18起。
今年6月,一架波音787客机坠毁,286名乘客遇难
波音对此非常纳闷,到底哪里出现问题了。
结果一调查发现,问题的根源,就在于飞机存在软件设计缺陷,而负责开发这些软件的,正是印度团队。
所以2024年8月波音新任CEO凯利一上任,就直接裁掉了上万名印度员工。
波音之后,美国的各大科技企业也开始有意识地裁撤印度裔高管。
比如马斯克开掉了三位印度裔高管,还有原来的印度裔CEO。
据研究服务机构exechange.com统计,去年美国罗素3000指数企业离职的191名印度裔CEO中,有74名属于被解雇或被动离职,这是印度裔高管下台人数最多的一年。
所以现在的印度人可是愁坏了,怎么办?
就在这个时候,东方大国,给到了新希望。
02 K签证:印度欢喜,国人忧
今年10月1日,中国将正式开放K签证。
同中国现有的12类普通签证相比,K签证在入境次数、有效期和停留期限上为签证持有人提供了超多便利。
最关键的就是:有理工科的本科学位即可申请。
这一举措的目的,可能为了促进国际交流,让更多的国际友人来中国看一看,破除刻板认知。
但印度人却看到了商机和希望,据说印度新闻对中国K签证进行报道的视频,已经高达40多万的播放量,不少印度网友跃跃欲试。
而这个现象也引起了国内不少人的关注,哪怕是知名的赢学家沈逸教授,这次也不赢了,而是极力反对。
为什么反对?
因为印度人的杀伤力真的有一套。
2025年8月,有媒体发出了《印度人到中国占地盘,居然利用假结婚赖着不走》的深度调查报道。
报道说印度商人拉吉通过跨国婚姻获取居留权后,在5年内分批次引入197名同乡,并逐步控制中国岳父的家族企业。
2024年其妻家3人接连”意外身亡”(后查明为投毒),因子女未成年且遗嘱被篡改,价值38亿元资产实际由拉吉掌控。
该企业随后印度员工比例从3%激增至61%,形成了印度在中国的"商业飞地"。
你不要觉得这个案例夸张,美国的硅谷,就是前车之鉴。
而在另一头,中国现在也并不缺理工科的本科生,反而处于严重“过剩”的状态。
在广州,已经有不少年轻人和居民反感,街头地铁出现了太多的非洲哥们。
他们是快活了,赞美中国了,但本地人却感到难受。
中国不是移民国家,更何况现在有不少移民国家正深受移民所害。
典型的就是欧洲的法国、英国,每次打砸抢事件,每次带头闹事的,总有异色人种。
如果中国放低标准,让大量没有真才实学的“洋垃圾”来浑水摸鱼,势必会让国内的就业市场进一步承压,也会造成治安、价值观扭曲等不安因素。
前不久,日本就爆发了大规模抗议外来移民活动。
原因就是在今年8月,时任首相石破茂提出了一个 “印度洋与非洲经济圈倡议”,宣布日本向非洲提供3.2万亿日元政府开发援助,同时积极引入5万个印度人才。
消息一出,多个城市爆发抗议,民众怒骂日本政府“卖国”。
我们就业压力比日本要大,为何还要在这个时候,干这种事?
03 不要做赔本买卖
一直以来,我们都说要自信。
怎么自信?
平等就是自信的基础。
引入“高质量洋人”,可能初心是为了中国的发展。
但既然是发展,那么本国人也应该享有平等的发展条件。
在留学生领域,洋人已经享受了太多的便利——住双人间、单人间,有空调电视,有“学伴”,处处都有绿色通道,甚至奖学金都高国内大学生一等。
这叫平等吗?
都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我想,其中的含义既是主人尊重客人,更应该是——自己人尊重自己人!
美国签证费涨价到10万美元,就是一个平等的思路:美国绝不会在损害自己国民的情况下,去倒贴外国人。
就是当年给中国办教育的庚子赔款,那笔钱也本就是清政府自己的,而不是用美国纳税人的钱倒贴的。
关于给外国人倒贴、超国民待遇,还有一个古代的例子——隋炀帝。
为了展现大隋的富庶强大,杨广命令用绸缎把洛阳的所有树木都给包上,所有店铺统一外观,外国商团来了在饭店随意吃饭,不要钱,同时忽悠老外:
“大隋富饶,一向喝酒吃饭不要钱”。
隋炀帝为什么要那么做?
因为隋朝一直没有取得对西北突厥决定性的军事胜利,所以需要让西域的小国对大隋生起敬仰之心,以此分化突厥。
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有一个经常来中原做生意的西域商人还是看出了猫腻,并提了个问题:
“你们大隋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穷人还很多,为什么用绸缎裹树,对外国人这么大方呢?”
当然了,有一些吃喝不愁的人可不管这些,对于优待移民的政策,以老胡为代表的退休人士还在赢。
其实中国人并不排外,看到国际友人,我们大多数都是客客气气。
我们也允许外国人交中国女朋友,也允许贫困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在中国享受一些优待。
但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度。
现在中国高质量的本科生数量远超过社会需求,要那么多本科洋人进来干嘛?而且放开之后,有多少是发达国家过来的?
那些招过来的“姥爷”,又有多少对中国产生认同感?
有这个心思,不如给中国大学的学生宿舍都装上空调,把就业的机会,留给本土大学生。
其实这并不是很难的问题,但之所以没有解决,就是因为问题之下,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
无论如何,现在是过紧日子的时候,赔本买卖可做不得啊!
-完-
来源:木蹊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