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长丰县双墩镇滁河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志愿服务项目为载体,紧扣民生需求,实施“幸福微坊·成人达己扶弱困”志愿服务项目,构建“党建+灵活就业+公益反哺”模式,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绘就了一幅党建引领基层善治的生动图景。
近年来,长丰县双墩镇滁河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志愿服务项目为载体,紧扣民生需求,实施“幸福微坊·成人达己扶弱困”志愿服务项目,构建“党建+灵活就业+公益反哺”模式,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绘就了一幅党建引领基层善治的生动图景。
项目常态化制作手工活。双墩镇滁河社区供图
党建引领聚合力,筑牢社会稳定“压舱石”
结合辖区无职妇女、全职妈妈、退休居民等闲散劳动力较多的情况,社区以“党建+志愿服务”模式打造“幸福微坊”项目,通过精准对接就业需求、搭建灵活就业平台,从源头上化解民生矛盾,夯实社区稳定基础。
针对传统手工作业分散化、无序化的问题,社区党组织牵头构建“企业供料—社区监管—居民生产”协作机制,精选纸盒包装、饰品组装等低门槛、高灵活度的生产类目,建设标准化手工工坊,配套设立儿童临时托管区及必要生活设施;推行“定点作业+居家生产”弹性工作制,让居民实现从“无事可做”到“有事可做、有钱可赚”的转变,有效破解“带娃与增收两难”困境,避免闲散劳动力聚集可能引发的治理隐患,社区纠纷投诉量显著下降。
同步成立的“芳华志愿服务队”,吸纳24名项目骨干转化为社区治理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平安夜巡、环境整治、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200余场,形成“就业稳、人心齐、社区安”的良性治理格局。
项目成员在进行电商直播。双墩镇滁河社区供图
精准服务促增收,构建反哺惠民“生态圈”
社区以“党建红”引领“民生暖”,构建“技能培训—岗位对接—公益反哺”全链条服务体系,实现“增收一人、带动一户、温暖一片”的辐射效应。
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社区联合长丰亨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手工技艺、电商直播等培训90余场,累计培训居民3500余人次,涌现出6名“金牌巧手”骨干;建立“企业需求库—人员技能库”双向匹配机制,成功对接30余家玩具制造、日用品加工企业,开发“居家手工”“电商客服”等适配岗位超百个,推动10000余人次实现“家门口就业”,创造经济收益超500万元。
社区还设立“微公益”反哺机制,从项目收益中提取专项基金,由党员带头组建帮扶小组,每年入户慰问20户困难家庭,提供物资帮扶与心理关怀。居民张女士通过手工活月均增收2000元后,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结对帮扶2名独居老人,完成从“受益者”到“奉献者”的转变。
先锋引领强根基,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社区将“幸福微坊”作为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载体,通过“头雁领航+群众跟飞”模式,推动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实行“党员骨干+项目负责人”双轨管理机制,选派2名党员担任技术指导和资源对接专员,在关键环节亮身份、作表率,带动团队形成“有新人必培训、有订单必共享”的互助氛围;以“微工坊”为平台辐射社区治理,组织开展“巧手筑梦”技能大赛、“情浓中秋”邻里活动等50余场特色活动,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通过“跨社区经验宣讲”,向周边社区输出“微创业+微治理”模式,将党组织的组织力、号召力转化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强劲动能。
居民李阿姨感慨道:“社区把工坊办到了家门口,不仅让我们赚了钱,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
“幸福微坊”志愿服务项目以党建为“绣花针”,巧手穿起民生服务、就业增收、社区治理的“千条线”,诠释了“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的深刻内涵。下一步,双墩镇滁河社区将持续深化“党建+灵活就业”模式,助力更多居民在“指尖经济”中编织幸福生活,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江雨晴)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