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伟达CEO黄仁勋最近的表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9月26日,这位芯片巨头的掌门人在播客节目中公开称,中国在芯片领域仅落后美国“几纳秒”,还呼吁美方允许美国科技企业在中国市场竞争。这话说得够直白,但时机挺微妙。
英伟达CEO黄仁勋最近的表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9月26日,这位芯片巨头的掌门人在播客节目中公开称,中国在芯片领域仅落后美国“几纳秒”,还呼吁美方允许美国科技企业在中国市场竞争。这话说得够直白,但时机挺微妙。
事情得从9月15日说起。就在黄仁勋发表上述言论的11天前,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刚宣布对英伟达实施进一步反垄断调查。
监管部门明确指出,英伟达违反了2020年收购以色列芯片厂商迈络思时作出的承诺。当年审批这笔69亿美元的收购案时,中方要求英伟达不得强制搭售或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要公平、合理、无歧视地向中国市场供应产品。
但近年来,英伟达以美方不断扩大半导体出口管制为由,陆续停止了对中国市场多款GPU加速器等产品的供应。
这已经是中方第二次对英伟达动手了。
早在2024年12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就因英伟达涉嫌违反反垄断审查决定而立案调查。如今再次出手,显然问题还没解决。消息传出后,英伟达股价盘前一度下跌超过2%。
黄仁勋的反应倒也算迅速。9月17日,他公开回应称,美国需要“确保人们可以从世界各地获得AI芯片技术,包括中国”。他还强调,“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是一场零和游戏”,相信“对话会自行解决”。
到了9月26日的播客节目,黄仁勋更是把话说得更明白:中国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且内部竞争激烈,在芯片研发和制造方面极具潜力,“中国落后美国几纳秒,因此我们必须去竞争”。
他还特别提到,英伟达已经为中国市场服务了30年,中国市场“很重要,很大,科技行业充满活力”。
黄仁勋认为,美国应该允许科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包括中国市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美国的经济成功和地缘政治影响力”。
这番表态背后,是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真实处境。近年来,美方持续收紧对华芯片出口限制,英伟达多次被迫推出“减配版”芯片来应对。先是H100、A100等高端芯片被禁售,后来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的H20芯片也遭遇麻烦。
此前,美方一度禁止英伟达H20芯片出口,后来英伟达上缴在华销售额15%才恢复出口许可,但这款“减配版”AI芯片在中国市场的需求并不理想。2025年第一季度,因出口限制导致无法将部分芯片运往中国,英伟达损失了25亿美元的额外收入。
眼下,更让英伟达着急的是中国企业的加速追赶。华为的昇腾系列AI芯片近年来进展迅速,从昇腾910到910B、910C,性能持续提升。
2025年,华为还公布了昇腾芯片的迭代路线图:2026年推出昇腾950,2027年推出昇腾960,2028年推出昇腾970。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也都在加大芯片研发投入。
根据相关数据,昇腾在2022年就已经占据了国内智算中心约79%的市场份额。
说白了,黄仁勋现在面临的是个两难局面。一方面,美方的出口管制让英伟达在中国市场处处受限;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的国产芯片正在迅速追赶,留给英伟达的时间窗口越来越窄。
如果继续被挡在中国市场之外,不仅是丢掉一个巨大的市场,还可能在技术迭代中逐渐失去优势。因此,黄仁勋才会一边配合美方政策推出“减配版”芯片,一边又频繁为中国市场“发声”。
中方的态度也很明确。外交部发言人9月18日表态,中方一贯反对在经贸科技问题上对特定国家采取歧视性做法,愿同各方保持对话合作,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这既是对美方限制措施的回应,也为对话留下了空间。
眼下的局面,对各方来说都不轻松。英伟达需要平衡美方政策和中国市场的关系,中国企业需要在技术上继续突破,而美方的限制政策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恐怕也要打个问号。
黄仁勋这次主动示好,究竟能带来什么变化,还得继续观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全球化的科技产业链中,封锁和对抗从来不是长久之计。
来源:凤凰卫视主持人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