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6日14点30分,由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主办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暨高级法官、检察官司法前沿讲堂第七十六讲、“检察学理论与实践” 课程第十三讲,在海淀校区教学图书综合楼0202教室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特邀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
2025年9月26日14点30分,由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主办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暨高级法官、检察官司法前沿讲堂第七十六讲、“检察学理论与实践” 课程第十三讲,在海淀校区教学图书综合楼0202教室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特邀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二级巡视员宋安明就《新媒体时代的涉法涉检网络舆情处置应对引导与源头综合治理》进行主题讲座。讲座由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银宏教授主持,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阴卫芝教授、万蓉副教授参与与谈。
讲座中,宋安明通过现实案例导入,介绍了当前新媒体时代的正面舆情与负面舆情,指出涉法涉检舆情因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具有曝光率高、公信力易被消耗等特点。他提到网络素养和舆情防控处置能力是新媒体时代检察官业务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加强对涉检网络舆情源头的治理成为当前检察业务建设和网络素养与舆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涉检舆情源头治理的防范对策方面,他总结要推动打造检察宣传工作大格局、加大涉检网络舆情案事例编撰工作力度、促进检察业务人员强化涉检网络舆情防控意识及处置应对能力提升、“复盘”分析重大敏感舆情、助力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等思路,争取从源头上减少涉法涉检舆情数量,提振执法办案网上公信力,让人们群众在每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与谈环节,阴卫芝教授聚焦检察和高校两个系统关注涉法涉检舆情信息的共性,进一步提出对于流量时代如何塑造检察官正面形象、如何构建“大检察”新闻共同体的思考。万蓉副教授则指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场域的传播规律不一致,且舆情管理时个案宣传与群体形象的构建存在差异,须重视舆情管理中大众认知的重要性。
讲堂现场气氛热烈,交流氛围浓厚。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暨高级法官、检察官司法前沿讲堂第七十六讲、“检察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第十三讲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