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脏日】心室电风暴——心脏的“紧急警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15:50 1

摘要:9月29日是第26个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今年的主题是 “律动不息”,意在通过提升公众对心脏健康的重视程度,推动一系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行动。“律动不息” 寓意着心脏持续且规律的跳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坚韧,同时也提醒着人们,心脏健康需要

9月29日是第26个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今年的主题是 “律动不息”,意在通过提升公众对心脏健康的重视程度,推动一系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行动。“律动不息” 寓意着心脏持续且规律的跳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坚韧,同时也提醒着人们,心脏健康需要持续的关注与呵护,不能有丝毫懈怠。

心室电风暴,医学上也称为“交感风暴”,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急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指24小时内自发出现≥3次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常伴随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若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

心室电风暴并非随机发生,通常有明确的“诱因”和“基础”,高发人群主要包括:

1.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晚期、心肌病(扩张型、肥厚型)、心肌炎等,这些疾病会破坏心脏正常的电活动结构,导致电信号紊乱。

2.电解质紊乱人群:严重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会干扰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平衡,诱发恶性心律失常。

3.其他相关因素:如严重感染、创伤、过度劳累、情绪剧烈波动、使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药(如索他洛尔)、洋地黄类药物过量,或停用β受体阻滞剂等,可能打破心脏电稳定。

心室电风暴发作时,症状往往剧烈且突发,主要表现为:

1.突发晕厥或意识丧失:这是最危险的信号,因心脏泵血突然中断,大脑供血不足导致突然意识丧失,常伴随摔倒。

2.心慌、胸闷、胸痛:心跳节奏严重紊乱,患者会感到心脏“乱跳”、“跳得飞快”,同时伴随胸口压迫感或疼痛。

3.呼吸困难、大汗淋漓: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全身缺氧,出现呼吸急促、全身冷汗,严重时可出现休克。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有心脏病史的人群,必须立即拨打120,每延迟1分钟,生存概率就会大幅下降。

心室电风暴的黄金抢救时间仅数分钟,正确操作可大幅提升生存率:

1.立即呼救:发现患者晕厥、无脉搏,第一时间拨打120,明确告知“疑似心脏骤停”。

2.判断与急救:若患者意识丧失、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3.尽早除颤:若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按仪器提示操作,除颤后继续CPR,直到患者恢复意识或急救人员接手。

1.严格控制基础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坚持规律服药、定期复查冠脉情况;心力衰竭患者遵医嘱使用利尿剂、ACEI类药物,避免病情加重。

2.保持电解质稳定:日常饮食均衡,避免过度节食或呕吐腹泻;定期监测血钾、血镁,发现异常及时补充。

3.避免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不自行停用心脏病药物(尤其是β受体阻滞剂);感冒、感染时及时治疗,避免病情进展。

4.学习急救知识:高危人群的家属建议掌握CPR和AED的使用方法,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

心室电风暴虽凶险,但只要早识别、早抢救、早预防,就能大幅降低风险。记住:心脏的“警报”从不会无缘无故响起,关注身体信号、管理基础疾病,才是守护心脏健康的关键。

来源:年年有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