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不是你撞倒的,你为什么要扶”、“你很善良,但善良一点用没有”,还记得王浩法官说过的话吗,遇到摔倒的老人不扶,真的不是冷血,扶是好心,不扶才是现实。
[月亮]“(人)不是你撞倒的,你为什么要扶”、“你很善良,但善良一点用没有”,还记得王浩法官说过的话吗,遇到摔倒的老人不扶,真的不是冷血,扶是好心,不扶才是现实。
湖南常德的尹先生好心扶起摔倒的老人,结果一转头老人家属就报了警,称尹先生肇事逃逸,对方不仅想让尹先生赔3万块钱,还想让他坐牢,但最令人生气的还是,尹先生证明清白后对方家属的态度,所以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老人家属又做了什么?
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尽管现在的人都已经被老人讹人的新闻,搞得畏首畏尾的,但真遇到老人需要帮助时,还是会义无反顾上前帮忙的,就像湖南常德的尹先生一样。
9月27日当天,尹先生与一位推着自行车的老人擦肩而过,他当时唯一的念头,就是赶紧上楼给生病的孩子取药,他们两位一个行色匆匆地进门,一个颤颤巍巍地出门,这个擦肩就注定了这件事的不寻常。
尹先生刚踏上楼梯,身后就传来了东西倒地的声音,这几乎是本能的反应,他立刻转头跑了回去,眼前的一幕并不复杂,老人和他的自行车都倒在了地上。
看到人在地上躺着,尹先生没多想,伸手就把自行车扶了起来,老人自己也慢慢站稳了,本以为这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他便继续上楼取药去了。
然而就在当天晚上,一通来自警方的电话,让整个事件的性质急转直下,老人的家属报警了,声称尹先生撞倒了老人,并且是肇事逃逸,他们言之凿凿的仿佛亲眼所见。
他们是怎么如此笃定的呢?家属找到了一个“铁证”——尹先生停在一旁的摩托车上,有一道划痕,这道划痕实际上是老人自行车倒地时剐蹭到的痕迹,此刻却被解读为碰撞的直接证据。
尹先生还没说老人把他车划了,找老人赔钱,现在老人家属却倒打一耙,说他肇事逃逸,最关键的是,当时就老人和尹先生两人,没有人证,他岂不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从普通的碰撞,迅速升级为肇事逃逸,甚至还附加了一项“无证驾驶”的罪名,老人家属似乎认定,只要把事情闹大,把民事纠纷上升到刑事层面,就能逼迫尹先生就范。
没有人证就算了,最要命的是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监控盲区,家属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如此有恃无恐,他们似乎算准了,在没有摄像头的地方,真相就像一张白纸,谁先泼上墨,谁就有话语权。
于是一张三万元的索赔单和追究刑事责任的要求,被堂而皇之地摆在了尹先生面前,那个仅仅是出于好心回头扶了一把车的人,瞬间成了罪人。
举证的责任莫名其妙地,完全转移到了这个无辜的行善者身上,本该由控告方证明“你撞了”,现在却变成了尹先生必须证明“我没撞”。
明明是做好事却要赔钱,甚至还可能坐牢,尹先生很委屈,但他不甘心,为了洗刷这不白之冤,他开始了漫长而屈辱的自证之路。
整整十几天的时间,尹先生放下了手头所有事,一次又一次地回到那个让他心寒的医院后门,像个侦探一样,一点一点地勘察现场,寻找任何可能存在的线索,这十几天消耗的不只是时间,更是精神上的巨大折磨。
他后来感慨万千地说出那句让无数人共情的话“一朝被蛇咬,十年不敢做好事”,这句话里包含了多少委屈、愤怒与无奈,恐怕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一个纯粹的善举,换来的不是感谢,而是一场耗尽心力的战斗,这道创伤远比车上那道划痕要深得多。
就在尹先生几乎要绝望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他发现了一个几乎被所有人忽略的摄像头,它主要对着室内,但镜头的一个角落,恰好能扫到门口发生的一切,这成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当监控录像被调取出来,在所有人面前播放时,时间仿佛静止了,画面清晰地记录了一切,尹先生先进了门,几秒钟后老人在他身后自行摔倒,接着就是已经走进楼梯的尹先生听到声音,随后立刻转身跑了出来实施救助。
真相大白于天下,那个被家属描述为“铁证”的碰撞,根本就不存在,那个被指控为“肇事逃逸”的人,其实是唯一一个回头帮忙的好心人。
面对这无可辩驳的视频证据,之前气势汹汹的家属脸上写满了尴尬,他们没有过多的解释,也没有深刻的忏悔,只是轻飘飘地扔下了一句“不好意思,搞错了”,然后便转身离开了。
一句“搞错了”就想抹平这十几天的精神折磨和巨大的心理阴影?这轻率的收场方式,让屏幕前的网友们彻底愤怒了,人们普遍感到诬陷者的违法成本实在是太低了。
有人建议尹先生应该立刻反诉,要求对方赔偿误工费和精神损失费,更有人提出,就该按照他们索赔的金额,对他们处以三万元的罚款,让他们也尝尝被“证据”审判的滋味,甚至还有网友表示,哪怕让网友众筹也行,一定要把老人家属告上法庭。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有人发出疑问,被尹先生夫妻的老人呢?他究竟是怎么怎么摔倒的,他自己难道不清楚吗?为何不站出来为尹先生证明,是年纪大了记不清了?还是想趁机讹尹先生?亦或是老人说过,但被家属给否认了,就是想趁机讹钱?
信息来源:
来源:陌上史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