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进“基”的嵊州小笼,进击的中国制造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15:22 1

摘要:一大早,朋友圈被一笼笼热气腾腾的小笼包刷了屏。9月29日,嵊州小笼包携手肯德基推出“K记发面小笼包”联名产品,登陆肯德基全国门店,在早餐时段推出传统猪肉和香菜牛肉两款小笼包产品。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逯海涛

潮新闻 记者 阮帅 周楷华 王啸天 摄

一大早,朋友圈被一笼笼热气腾腾的小笼包刷了屏。9月29日,嵊州小笼包携手肯德基推出“K记发面小笼包”联名产品,登陆肯德基全国门店,在早餐时段推出传统猪肉和香菜牛肉两款小笼包产品。

嵊州小笼包早已名声在外,这些年来在大城小市的早餐市场一路进击。此次登上肯德基的菜单,就像网友说的,真的成了进“基”的包子。“小城大味 源于嵊州”,肯德基店招上的一句介绍语,正说明这是一次美食与城市的绝妙联名,洋快餐里的中式“烟火气”也变得越来越足。

食客们都在夸包子馅足味鲜,笔者的脑子里却倏忽闪过了20多年前的一条新闻。2002年,一家来自温岭的塑料制品企业,为了打开国际市场,为肯德基提供了试制的刀叉等样品。这家民营企业靠着过硬的质量,通过了肯德基近乎“挑剔”的标准,终于等来了一份1200多万美元的巨额订单,并成为肯德基当时在中国大陆的唯一指定供应商。小小民营塑料厂拿下了洋品牌的大订单,这在当时,是一条大新闻。而一把小小的塑料刀叉,其实也正是当时“中国制造”的缩影:质量不错,但是附加利润不高,要靠走量才能有赚头。作为供货商,产品上也只能打甲方的LOGO,自己的品牌在顾客面前无法露出……

20多年过去了,从刀叉到小笼包,洋快餐里的浙江制造,也已经从当年“默默无闻”的一次性餐具,进化到了主线产品,并且在全国一万多家店打出了“小城大味 源于嵊州”的城市品牌宣传口号,这背后的变化让人感慨。

小笼包和刀叉虽然并非同一品类,但实质上都是工业化产品,都出身于浙江制造。能进入国际知名连锁餐饮企业,首先说明质量都是过硬的,这是两者的共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当年是甲方乙方的关系,而此次的“牵手”更像品牌之间的联名合作、互相借力。这背后,是20多年来浙江制造、中国制造的进击升级之路。

笔者看来,嵊州小笼能进入洋快餐的菜单,除了肯德基近年来加强实施本土化战略之外,靠的也是自身过硬的“三板斧”。

首先是好味道。吃过的都知道,嵊州小笼包因讲究质感“皮薄馅多,韧滑有弹性”、观感“收口留孔,形似鲤鱼嘴”和味感“葱香肉鲜,饱满有嚼劲”而闻名小吃界。肯德基作为餐饮企业,选品的第一条肯定是口味,不仅当地人觉得好吃,还要符合大江南北食客们的口味,无疑嵊州小笼在这方面是非常“能打”的。

其次是标准化。地方特色能否成为流行美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能否统一标准,做到从杭州到广州一个味道。嵊州早就在做传统小吃的现代化转型这篇文章,日前还发布了覆盖全链条的嵊州小笼包品质标准体系。有了这些作为基础,就能够将以前的“夫妻店”小作坊,变成标准化、质量可控、大规模生产的食品产业,保证了能同步在上万家连锁上市销售。

再次是文化力。如今的中国制造,早已超越了“器物”的层面。在地特色、传统意蕴、人文价值……中国制造的文化属性越来越强。就拿小笼包来说,不只是果腹的食物,热腾腾的烟火气更能熨帖专属“中国胃”的乡愁,成为烙在记忆里的文化符号。不仅仅是特色美食,从黑悟空到哪吒、LABUBU,再到文化“新三样”出海,中国IP在全球市场展现出蓬勃生机与强劲竞争力。饮食是最深沉的文化印记,也是最朴素的情感纽带。这份源自“小城大味”的文化力,成了洋快餐打造产品“在地化”的绝妙切入点。

蒸蒸日上,飘香四海。洋快餐里的“烟火气”越来越足,背后的浙江故事、中国故事,正越讲越精彩。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