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昆仑山为何长期有军队驻守?发生的怪事,至今仍未解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5 04:18 1

摘要:声明:本篇故事为虚构内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采用文学创作手法,融合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元素。

声明:本篇故事为虚构内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采用文学创作手法,融合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元素。

故事中的人物对话、情节发展均为虚构创作,不代表真实历史事件。

大周开元二年,将军李牧被一纸诏书调往昆仑山驻守。

诏书上的措辞含糊不清,只道是“边疆告急,特遣爱卿前往镇守,以安社稷”。

李牧彼时正奉命平定南疆叛乱,听到这个消息,心中还颇有些振奋。他想,能得天子如此器重,定然是西域匈奴又有异动,或是西突厥企图南下,而昆仑山作为扼守西域的要塞,正是他大展拳脚的好地方。

他当即披挂上阵,点齐三千精锐,一路马不停蹄,向着昆仑山进发。随着路途的深入,他心中那股激昂的战意却渐渐被眼前的苍凉景象所取代。

他们一路向西,人烟越来越稀少,草木也愈发枯黄。风沙卷着碎石,打在铠甲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当李牧策马立于苍凉的西域边陲时,眼前所见的,与他想象中的雄关险隘截然不同。这里没有连绵的城墙,没有森严的敌楼,有的只是雪山绵延,荒芜人烟。

昆仑山如同一条盘卧的巨龙,横亘在天际,其顶峰的皑皑白雪在烈日下闪烁着刺目的光芒,让人心生敬畏。

01

“将军,前面就是昆仑营了。”副将王虎策马上前,指着远处一片低矮的营帐说道。

李牧勒住马缰,环顾四周。这里地势开阔,易攻难守,实在不像是驻扎重兵之地。

他心中的疑虑更甚,但还是没有多说什么,一马当先,向营地疾驰而去。

进了营地,他发现这里的一切都透露着一种不协调的诡异。

营帐破旧,旗帜褪色,士兵们的脸上都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麻木与疲惫。他们虽然身着大周的制式军服,但那股军人应有的锐气却荡然无存。

李牧召集了军中所有校尉,开门见山地问道:“各位,本将奉圣命前来,可这里并无外敌,也非战略要地,敢问朝廷将我们留在此处,究竟是为了何事?”

校尉们面面相觑,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最终,一名年长的老兵上前,声音嘶哑地说道:“将军,我们也不知道。从我祖父那一辈开始,我们就一直驻守在这里。上一次见到朝廷的诏书,还是先帝在位的时候。我们只知道,这里是昆仑山,是神山,是不能离开的地方。”

“神山?”李牧眉头紧锁,这个词让他感到很不舒服。军人只相信刀枪,不相信虚无缥缈的神鬼之说。

他随即翻阅了营地里留存的简略卷宗,发现这里没有任何与军事布防相关的记录,只有一些历代将领的交接档案。

从汉代《史记》的零星记载,到唐代《大唐西域记》的只言片语,他都隐约提及了昆仑山的神秘,但从未有任何官方文献详细说明驻军的真正原因。

他看到一本残缺的日记,上面只记载着模糊的只言片语:“昆仑深处,有大异象,切勿靠近,切勿靠近……”

李牧感到一阵强烈的困惑。这支被世人遗忘的军队,如同被流放的囚徒,世代在此坚守。

他们没有敌人,没有任务,唯一的使命似乎就是在这里等死。这是一种怎样的煎熬?而朝廷为何要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将一支军队驻扎在这片荒芜之地?

“王虎,你带人把营地周边都给我探查一遍,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之处。”李牧沉声对王虎下令。

“将军,这里除了石头,什么都没有。”王虎有些无奈地说道。

“听我命令!”李牧的语气不容置疑。

王虎只好领命而去。

然而,李牧心中疑窦丛生:这支军队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这片荒凉的土地,又为何能让历代王朝如此重视?他来到这里,真的只是为了镇守边疆,还是被卷入了一个他尚不知晓的巨大漩涡?

他望向巍峨的昆仑山,心中突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02

李牧走马上任,发现这支军队的纪律森严到了近乎诡异的程度。每日的操练,士兵们如同一具具提线木偶,动作整齐划一,却毫无生气。

他们眼中没有训练的热情,只有一种深深的敬畏与恐惧。这种恐惧并非源于严酷的军规,而是来自昆仑山本身。

夜深人静,李牧独自在营帐中燃着烛火,翻阅着一本本残缺的军史。

窗外,呼啸的寒风卷着雪粒拍打着帐篷,发出“沙沙”的声响。他正准备休息,却隐约听到帐篷外传来一阵阵低沉的、如同呓语般的细碎声响。

李牧心中一动,悄悄掀开帐篷一角,向外望去。

月光下,数名士兵并未入睡,而是跪伏在各自的帐篷前,面对着巍峨的昆仑山,双手合十,低声祷告。

他们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在寂静的夜里却清晰可闻。

李牧仔细聆听,捕捉到几个重复出现的词语:“……神山在上,庇佑吾等……莫要入夜,莫要入夜……”。还有一些他从未听过的古老词语,如同某种古老的咒语,充满了敬畏和恐惧。

他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他知道,这群士兵所惧怕的,并非是沙场上的敌人,而是这片土地本身。

李牧披上大氅,走出营帐,径直走向王虎的帐篷。

王虎听到动静,立刻从里面迎了出来,看到李牧,脸上闪过一丝惊慌。

“将军,您怎么……”

“王虎,你告诉我,他们这是在做什么?”李牧沉声问道,目光扫过那些仍在祷告的士兵。

王虎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脸上现出几分无奈与恐惧:“将军,这是……老规矩了。每当月圆之夜,士兵们都会向神山祈祷,祈求神山不要降下惩罚。”

“惩罚?什么惩罚?”

王虎犹豫了一下,压低了声音:“将军,传闻每隔一段时日,山上就会出现诡异的极光,而营地里总有士兵在极光出现后莫名其妙地消失。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只是……只剩下空荡荡的营帐。所以,大家才会在夜里向神山祈祷,希望自己不是下一个。”

李牧心头一震,他这才明白这支军队的麻木与恐惧从何而来。他们不是在与敌人战斗,而是在与一种未知的、无法抗衡的力量抗争。

“带我去石窟!”李牧突然下令,语气不容置疑。

“将军,不可啊!”王虎立刻跪在地上,死死抱住他的腿,“那石窟是禁地,历代将军都严令禁止靠近,传说里面有……有吃人的怪物!”

李牧冷笑一声,拔出腰间的佩剑,剑尖直指石窟:“本将只相信眼前所见。让开!”

王虎只得无奈地让开。

李牧点燃火把,拨开封锁石窟入口的碎石,弯腰钻了进去。

里面是一条狭长的通道,通道两侧刻满了晦涩难懂的壁画,描绘着他从未见过的奇特景象:有人类跪拜在巨型石像前,石像身后是扭曲的天空和五光十色的极光,还有一些长着翅膀、周身散发着光芒的人形生物。这些壁画让他感到毛骨悚然。

通道尽头,是一个宽敞的石室,石室中央的石台上,赫然摆放着一个古老的木箱。

李牧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箱,里面放置着前任将领留下的残缺档案,以及一张已经泛黄的地图。

档案上记载的内容,让他不寒而栗。而那张地图,更是充满了诡异的符号,它们如同一个个扭动的虫子,最终指向了山中一个未知的地点。

李牧将档案和地图收好,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知道,他已经触及到了昆仑山最深的秘密。

03

李牧将从石窟中带出的残缺档案和泛黄地图,在自己的营帐中小心地摊开。

烛火摇曳,映照出他凝重的面容。

他先拿起那几卷羊皮卷,上面密密麻麻地用小楷写满了文字,但因年代久远,字迹多有模糊,且有些地方被撕扯得残缺不全。

“大异象……每隔五十年,山顶……亮起诡异的极光……”他低声念着,指尖划过那些记录,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天空会出现巨大的黑影……营地里总有士兵莫名其妙地消失……”

这些文字并未给出任何解释,只是如同一个疯癫的呓语者,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相同的警告。

李牧读着这些骇人的描述,仿佛能亲身感受到前任将领在记录时那种无助与恐惧。他们面对的,不是可以被刀剑杀死的敌人,而是一种超出人类理解范畴的“天灾”。

李牧继续往下看,档案的最后,是一个神秘的符号。

那符号线条简洁,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古老气息,如同某种古老的图腾。

李牧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这个符号他并不陌生。

他立刻拿起那张泛黄的地图,赫然发现,地图上标注的无数他从未见过的符号中,最终指向的那个未知地点,所用的正是这个一模一样的符号!

“这……这不可能!”李牧倒吸一口凉气,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他反复比对,确认无误。

档案中的“大异象”与地图上的符号,形成了某种诡异的关联,似乎在昭示着,那个未知的地点,正是这一切诡异事件的源头。

“来人!”他突然高声喊道。

王虎立刻从外面冲了进来,看到桌上的东西,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将军,您……您怎么把这些东西带出来了?”

“你可认识这些?”李牧指着档案上的符号,沉声问道。

王虎连连摇头,他甚至不敢靠近那几卷档案,仿佛那上面沾染着某种可怕的诅咒。

“将军,这些都是禁忌,是不能……不能看的。”

“禁忌?”李牧冷哼一声,“如果我告诉你,这些上面记载着昆仑山的秘密,记载着士兵们为何会莫名消失,你还觉得这是禁忌吗?”

王虎愣住了,他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他眼中那份根深蒂固的恐惧,让李牧意识到,这个秘密,已经在这支军队中,代代相传,成为了他们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阴影。

李牧不再理会他,他将档案和地图重新收好,心中已经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亲自去往地图上所标注的地点,去揭开这个世代困扰着昆仑驻军的谜团。

04

风雪呼啸,如同鬼魅的低语,拍打着李牧单薄的身影。

他只身一人,循着那张泛黄地图的指引,深入昆仑山腹地。

手中的地图仿佛成了某种古老的符咒,上面那些诡异的符号此刻却成了他唯一的指路明灯。

李牧翻过几座被白雪覆盖的山脊,每一脚踏下去,都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是踏碎了某种沉寂。

他穿过一片死寂的冰川,凛冽的寒风如同刀割,刮得他脸颊生疼。

“将军,您真的要一个人去吗?”临行前,王虎曾跪在雪地里,声泪俱下地劝阻。

“我一人足矣。”李牧的声音平静,但眼神坚定。

他知道,这条路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他不能让任何一个士兵为他冒险。

“可万一……万一您回不来,我们怎么办?”

“如果我回不来,你们便立刻向朝廷上奏,如实禀报我在此地发现的一切。”

李牧将那几卷残缺的档案塞进王虎怀里,“记住,不必等我,只需将真相告知天下。”

如今,他在这片荒无人烟的雪原中,想起王虎的话,心中却没有丝毫的后悔。他知道,他所追求的,早已超越了个人安危。

最终,在一处被狂风侵蚀的峡谷中,他停下了脚步。

眼前的景象,让他所有的疲惫和困惑都化作了震惊。峡谷的尽头,一座巨大的石门赫然矗立在眼前。

门高约三丈,宽约两丈,通体由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黑色岩石铸就,表面光滑如镜,却又透着一股古朴苍凉的气息。

门上刻满了神秘的符号,这些符号与他曾在档案中见到的符号一模一样,如同某种古老的图腾,透着一种摄人心魄的诡异美感。

这扇石门,如同一个沉睡千年的巨人,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到来。

李牧的心脏剧烈地跳动着,他知道,他所寻找的真相,就在这扇门之后。

他缓缓地抬起头,目光落在了石门上方。

那里,刻着八个古老的汉字,每一个字都像是用某种锐利的工具,在岩石上深深刻下,透露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沧桑感。

“天门一开,维系乾坤;仙凡两隔,千年轮回。”

李牧反复咀嚼着这八个字,只觉得头皮发麻。

他读过的所有史料,无论是浩瀚的《史记》,还是儒家的《四书五经》,都从未有过如此宏大而玄妙的描述。这文字与他所知的一切都格格不入,像是来自另一个遥远而未知的文明。

“天门……乾坤……仙凡……”他喃喃自语,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着他的内心。

“这究竟是什么?是神话传说,还是……真实存在的?”

李牧伸手触摸着石门,冰冷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仿佛能感受到某种古老的力量。

他想推开它,却发现石门纹丝不动,仿佛与这座山融为一体。李牧绕着石门走了一圈,发现除了这扇门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入口。

这扇门,如同一个无解的谜题,横亘在他的面前。

李牧站在原地,久久没有说话。他知道,这八个字,并非简单的箴言,而是一种警示,一种来自另一个文明的古老警示。

05

李牧带着满腹的疑惑,回到了昆仑营地。他无法将那个宏大而诡异的石门和那八个古老的汉字抛诸脑后。

他将自己关在军中的古籍室里,开始疯狂地翻阅起秘藏的史料。

“王虎,把这里所有关于昆仑山、西域,甚至远古神话的典籍,都给我找出来!”李牧命令道,声音因长时间的思考而有些沙哑。

王虎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将军,您……没事吧?那石窟里的东西,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别问,快去办!”

古籍室里,尘埃弥漫,堆满了各种简牍、竹简和泛黄的羊皮卷。

李牧从浩瀚的史料中,试图寻找哪怕一丝一毫与他所见所闻相符的线索。

他首先查阅了《山海经》。这部古老的奇书,历来被中原学者视为神话传说,荒诞不经。

然而,李牧在一些被刻意忽略的旁注中,发现了一些惊人的描述。

“……西极之地,有神山,名曰昆仑。山顶常有异象,五彩光华,照彻天地。有神人居其上,凡人不可近之……”

李牧的心脏猛地一跳,这与他所见的异象惊人相似,甚至将此地称为“神山”。

而在另一卷残缺的竹简上,更是直接记载了:“神山之门,通往天外。每逢异象,天门开启,有异类降临……”

“天外……异类……”李牧喃喃自语,他无法想象这是怎样的存在,但这些记载,却与他心中的推论不谋而合。

他继续翻阅,找到了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记》。

这部书详细记载了玄奘西行取经的见闻,但李牧发现,在描述西域深处时,玄奘的笔墨变得含蓄而隐晦。

“……行至极西之地,风土人情迥异中原。曾闻有‘仙人驻地’,其人身形高大,周身有光华,言语难通。更奇者,其地一日,中土已数年矣……”

玄奘并未详细说明,只是用“仙人驻地”和“时间流速不同”这样看似荒诞的描述一笔带过。

但在李牧看来,这些看似无关的记载,此刻在他的脑海中串联成了一条清晰的线索。

《山海经》旁注的“神山”、“异象”、“天外之门”,与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的“仙人驻地”、“时间流速不同”相互印证。

这些记载,在历代学者看来,不过是荒诞不经的传说。

但在李牧眼中,它们却指向了一个惊人的推论:昆仑山驻军并非为了御敌,而是为了守护一个超乎凡人想象的秘密。

一个关乎两个世界,关乎“天外来客”的宏大秘密。

06

就在李牧的思绪陷入一片混沌时,一个自称“昆仑守护者”的神秘商人出现在军营外。

神秘商人身着一袭粗布长袍,肩上扛着一个巨大的行囊,行囊里装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器物:有雕刻着异兽图案的玉石,有泛着微光的矿物,甚至还有一些李牧从未见过的青铜器。

他的脸庞被风沙雕刻得沟壑纵横,但那双眼睛却清澈深邃,如同昆仑山顶的冰湖,透着一种不属于世间的超脱。

神秘商人径直走到李牧的营帐前,没有通报,也没有卫兵阻拦,仿佛他本就该出现在这里。

他将行囊轻轻放下,向李牧行了一个古老的拱手礼。

“将军,可是在为昆仑山的秘密所困?”他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淡然。

李牧猛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他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他所发现的秘密,这个人是如何得知的?

“你是何人?”李牧沉声问道,手已悄悄按在了腰间的剑柄上。

“在下伽罗,世代在此守候,等待着‘天外来客’的到来。”他坦然自若,仿佛早已料到李牧的反应。

李牧心头一震,这人竟然知道“天外来客”的存在。他心中的警惕更甚,但又有一股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继续追问。

“你说的‘天外来客’,是何意?”

伽罗微微一笑,指了指营帐外的昆仑山:“将军,您所见到的‘天门’,并非寻常的门户。它连接的世界,与我们的世界有着不同的时间流速。”

李牧猛然抬头,他想起了玄奘《大唐西域记》中那句“其地一日,中土已数年矣”,此刻终于找到了答案。

“您说……那里的时间,与我们不同?”李牧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伽罗点了点头,他拿起一根树枝,在桌上的沙盘里画了一个简单的圆。

“我们所处的世界,时间流逝稳定,如同这平静的湖水。”他又在圆的旁边,画了一个扭曲的、不规则的图形,“而‘天门’连接的世界,时间流逝如同这汹涌的急流,没有规律可循。那里的一天,可能是我们这里的数年,甚至数十年。”

“这……这怎么可能?”李牧难以置信。

“这是世界的规则,也是我们世代守护的秘密。”

伽罗解释道:“历朝历代的驻军,就是为了防止这扇门被无知者开启,从而导致两个世界的时间规则发生剧烈碰撞。时间流速的差异,会产生巨大的时空震荡,引发不可预料的灾难。轻则山崩地裂,重则世界规则崩溃,生灵涂炭。”

李牧终于明白了那些士兵为何会莫名消失。他们并非死于非命,而是被那场时空震荡卷入,消失在了未知的时空里。他们成为了“天门”的牺牲品,成为了那场不可预知的时间碰撞的代价。

“那么,这支军队的使命,究竟是什么?”李牧问道。

“监视和控制。”

伽罗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我们世代的任务,就是监视‘天门’的动向,控制它在特定的时刻开启和关闭,以确保两个世界的平衡。每一次‘大异象’的出现,都是‘天门’即将开启的征兆。而我们,必须确保它在可控的范围内开启和关闭,防止灾难的发生。”

李牧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07

就在李牧与伽罗交谈之际,营帐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大地开始发出低沉而古老的轰鸣声,像是沉睡的巨兽正在苏醒。

李牧和伽罗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凝重。

“来了。”伽罗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宿命般的沉重。

李牧猛地掀开帐门,冲出营帐。

夜空,天象突变,极光大盛。

那极光不再是李牧在壁画中见到的五光十色,而是如同无数流动的绸缎,将整个夜空染成了诡异的五彩。

它在天际盘旋、扭动,仿佛有生命一般,散发出一种强大的、令人窒息的威压。

“这……这就是大异象?”李牧喃喃自语,他曾以为这只是传说,此刻亲眼所见,却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

营地里的士兵们惊恐地躲在帐篷里,他们瑟瑟发抖,口中重复着那些古老的祷告。一些新兵甚至吓得瘫倒在地,脸上满是泪水。

他们世代所恐惧的,此刻终于降临。

“将军!这,这到底是什么东西?”王虎冲到李牧身边,脸色煞白,声音带着哭腔。

“别怕,王虎,这不是敌人。”李牧强作镇定,但他自己的心跳也快得如同战鼓。

“这是……世界的秘密。伽罗,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伽罗指着那片极光,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将军,这是‘天门’开启的征兆。我们必须立刻前往祭坛,否则一旦它完全开启,后果不堪设想!”

李牧不再犹豫,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王虎下令:“王虎,你带上所有精锐,带足火把和干粮,随我前往祭坛!”

“将军,不可啊!”王虎跪下,抱住他的腿,“外面太危险了!”

“这是命令!”李牧声音铿锵有力,不容置疑。

在极光和轰鸣声中,李牧和伽罗带着几名心腹,冒着风雪走向祭坛。

他们的每一步都踩在厚厚的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但这声音很快就被风雪和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淹没。

风雪愈发狂暴,如同神祇的怒吼,吹拂着李牧一行人。他们在伽罗的带领下,终于来到了那座古老的祭坛。

祭坛中央,赫然立着那扇巨大的石门,在极光的映照下,散发着一种诡异的光芒。

轰鸣声达到顶峰,石门发出沉重的摩擦声,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正在推动着它。

“快!”伽罗高声喊道,他的脸上满是汗水,神情却异常专注。

他从行囊里取出一件件古朴的青铜器,这些器物造型各异,有的像是某种古老的祭祀用具,有的则像是某种未知的科技产物。

他按照古老的仪式,将这些青铜器摆放在祭坛上的特定位置。

每放置一件,石门上的神秘符号便会发出柔和的光芒,越来越亮。

李牧和王虎等人站在一旁,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切。他们手中的火把在狂风中摇曳,火光映照出他们脸上惊恐与好奇交织的表情。

“天门……真的会开吗?”王虎喃喃自语。

李牧没有说话,他紧握着剑柄,他的直觉告诉他,他即将亲眼见证一个世代相传的秘密。

当伽罗将最后一件青铜器放置好后,他口中吟诵着李牧从未听过的古老咒语。

那咒语如同来自遥远的星空,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让李牧感到心神震荡。

而石门上的光芒也达到了极致,如同烈日般耀眼。

08

轰鸣声达到顶峰,石门发出沉重的摩擦声,缓缓地向内开启。那声音如同雷霆滚过天际,又如同某种古老的巨兽正在苏醒。

从门内,走出了三个高大的身影。

他们没有凡人的面容,周身笼罩着淡淡的光辉,衣着与李牧所知的任何服饰都不同,仿佛由星光编织而成。

他们的步伐轻盈而飘逸,每一步都像是踏在虚空之中。

李牧等人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存在,他们无法用任何语言来形容眼前的景象。

他们是“天外来客”,是伽罗口中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智慧生灵。他们是神明?是仙人?还是……某种未知的存在?

三个“天外来客”走出门外,静静地站在祭坛中央。

他们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但李牧却感到一种强大的、无声的威压,如同泰山压顶,让他喘不过气来。

三个“天外来客”与伽罗进行了短暂而无声的交流。他们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但李牧却能清晰地感觉到,他们之间似乎通过某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进行着沟通。

他们的眼神,他们的动作,都带着一种超越凡人智慧的深邃。这种沟通,仿佛是在灵魂层面进行的,没有任何言语上的阻碍。

“天外来客”中的一个,从怀中取出一块闪烁着光芒的金属,这块金属非金非银,通体泛着幽蓝色的光辉,上面刻满了复杂的符文。

他将这块金属交给了伽罗,随后他们便重新迈入门内,身影消失在耀眼的光芒之中。

轰鸣声逐渐减弱,石门在沉重的摩擦声中缓缓闭合,最终归于平静。

一切,仿佛只是一场梦境。

若不是祭坛上留下的青铜器和李牧手中那块冰冷的金属,他几乎要怀疑自己是不是产生了幻觉。

李牧紧握着手中的金属,他感到一股强大的能量在其中流动,温暖而又熟悉。

他看向伽罗,眼中充满了疑惑。

“这块金属是什么?”李牧问道。

伽罗轻轻抚摸着那块金属,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这是……是他们的信物,也是我们昆仑守护者的传承。它能够控制‘天门’的开启和关闭,防止灾难的发生。”

“他们来自何方?为何而来?”李牧追问。

伽罗沉默了,他摇了摇头,然后抬手指向夜空:“他们来自天外,是宇宙的守护者。他们并非为了侵略,而是为了监视和修复。就像你所看到的,我们的世界正在崩溃,时间和空间正在扭曲。他们是来修复这一切的。”

“修复?”

“是的,修复。”

伽罗的声音变得更加沉重:“我们的世界,正在被一种未知的力量侵蚀,时间和空间正在变得不稳定。而昆仑山这扇‘天门’,是唯一的稳定点。他们将力量注入这块金属中,而我们,将世代守护这块金属,利用这股力量来维持世界的平衡。”

“那么,我的使命是什么?”李牧问道。

“你的使命,就是成为新一代的守护者。”

伽罗的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你将肩负起这个世界的希望,利用这块金属来对抗未知的侵蚀。从今天起,你就是昆仑山新的守护者。”

“我明白了。”李牧说,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从今天起,我将肩负起这个使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伽罗笑了,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真诚的笑容。他向李牧行了一个古老的礼节,然后转身,融入了茫茫的夜色之中。

李牧站在祭坛上,他看着伽罗远去的身影,又看了看怀中的金属。他知道,他所肩负的使命,远不止是守卫大周的边境。

他所守护的,是整个世界的秘密。

而昆仑山下,还隐藏着多少未解之谜?他不知道。

但李牧知道,他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来源:绾心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