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2062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周围的人轮番感冒,他却总是“屹立不倒”;疫情期间,身边人阳了一圈,他连咳都没咳一声。很多人羡慕这种“铁打的免疫力”,觉得不感冒就是身体好的象征。但也有人开始担心:“我怎么从来不感冒,是不是免疫系统出了问题?”
更令人惊讶的是,网上还流传一种说法:“长期不感冒的人,反而更容易得癌症。”这到底是危言耸听,还是确有其事?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看似反常的医学谜团。
我们为什么会感冒?其实,感冒并不是单一疾病,而是一系列由病毒感染引发的上呼吸道炎症反应。病毒侵入身体后,免疫系统会立刻识别、攻击、清除病原体,而这个过程会伴随着咳嗽、发烧、流涕等症状。
这些“难受”的表现,恰恰说明免疫系统在正常运作。从这个角度来看,偶尔感冒其实像是一场“模拟实战”,让身体不断练习识别病毒、应对病毒,维持免疫警觉。
国家卫健委在《普通感冒诊疗指南》中指出,大多数普通感冒为自限性疾病,一周左右可自愈,适度感冒对健康人群影响甚微。
表面上看,“从不感冒”似乎是免疫力强的象征。但医学上,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真正的免疫力强,并不是从不生病,而是生病后恢复快、症状轻。
如果一个人几年都不感冒,不能简单等同于“免疫好”,这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接触病毒机会少:比如长期居家、社交圈小,病毒暴露机会少,自然不会感冒。症状感知不敏感:有些人轻微感染但自感不明显,实际上身体已启动免疫应答,只是症状不典型。免疫系统反应迟钝或异常:这是最需要警惕的情况——免疫系统失去了应激反应能力。正常的免疫系统应该“有敌必应”,如果连病毒都懒得反应,可能代表整体免疫功能低下。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2015年,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分析超6万人群数据发现:每年感冒1-2次的人,罹患某些癌症的风险反而比“从不感冒者”更低。
这项研究的解释是:适度的病毒刺激有助于激活免疫系统,使其保持旺盛的“巡逻”状态,从而能更早识别并清除异常细胞。
我国肿瘤医院的专家也曾指出,免疫系统在癌症防御中起着“哨兵”作用。当免疫力过弱,体内出现的突变细胞更容易逃脱监控,最终发展为癌症。
当然,这并不是说感冒能防癌,而是强调一个事实:
长期“零感冒”并不意味着更健康,反而可能是免疫监控功能下降的表现。
在我们体内,每天都有无数细胞分裂,有时也会出现“造反”的突变细胞。免疫系统就像巡逻兵,一旦发现有细胞“长歪了”,就会通过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等机制将其清除。但如果免疫系统功能减弱,这些“异类”细胞就可能被放过,逐渐演变为癌变。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癌症高发人群(如老年人、器官移植者、长期免疫抑制药使用者),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免疫系统不够敏锐。
除了不感冒,免疫力差的人还可能有这些表现:
伤口愈合慢;
疲劳持续不消;
反复口腔溃疡或皮肤感染;
肠胃功能紊乱;
情绪低落、易焦虑。
这些看似“小毛病”,其实都是身体给出的“预警信号”。如果长期忽视,免疫力持续低下,身体的抗癌屏障也会变得薄弱。
目前临床上并没有简单的“免疫力评分表”。但可以通过生活习惯、自我感知和体检指标综合评估。例如,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水平、T细胞亚群等,都可以反映一定的免疫功能状态。
如果你发现自己多年不感冒,却又容易感染其他病毒、伤口恢复慢、精神状态差,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
真正健康的免疫系统,应该是有敌能战、无敌休兵。感冒不是敌人,而是一次“演习”;偶尔生病不可怕,可怕的是身体连“演习”都懒得参加。
所以,别再为“我从不感冒”而沾沾自喜。更应该关心的是:我的免疫系统还活跃吗?还能为我挡住真正的大敌吗?
保持免疫力的关键,还是这几件事
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抑制免疫细胞活性,降低抵抗力。
均衡饮食: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缺乏都会削弱免疫系统。
适度运动: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激活免疫细胞。
情绪管理:长期焦虑、抑郁会通过“神经-免疫轴”影响免疫功能。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干预,才是守住健康的底线。
不是每一个不感冒的人都免疫力差,也不是每一个感冒的人就一定健康。但如果你发现自己长期零感冒,同时还伴随着疲劳、伤口恢复慢、感染频繁等现象,那就要警惕了——免疫系统可能已经悄悄“下线”。别让一时的“平安”掩盖了身体深处的警报。
参考资料:
国家卫健委《普通感冒诊疗指南(2023年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免疫系统与肿瘤关系研究综述》
Germa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2015, “Common Cold and Cancer Risk: A Cohort Study”
《中华临床免疫学杂志》2024年第6期:免疫状态评估临床应用指南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医师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