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大学商学院构建党建特色工作体系塑造红船旁党建品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14:37 1

摘要: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的高校学院,嘉兴大学商学院将党的建设深度融入办学治院全过程,通过构建特色党建体系,打造鲜明育人品牌,探索形成了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的高校学院,嘉兴大学商学院将党的建设深度融入办学治院全过程,通过构建特色党建体系,打造鲜明育人品牌,探索形成了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一、赓续红色血脉,筑牢育人根基

嘉兴大学商学院坐落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浙江嘉兴,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学院注入了鲜明的红色基因。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4年创办的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历经百年沧桑,三易校址,但为国育才的初心不改,为党育人的使命不渝。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就在这片“百年商科”的沃土上播下了革命的种子——1925年4月,沙文汉同志在学校商科就读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学校有史可查的首位党员;1926年5月,中共宁波地委在学校建立了“中共甲商党支部”。这段光辉的红色历史,成为学院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

学院党委实施“百商记忆工程”,组建“三代党员”传承梯队,通过口述历史、档案数字化等方式,系统整理校史资料300余件、院史文献超20万字,建成3个数字化档案库。红色档案如“活态教科书”,已成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定师生理想信念的重要载体。为创新传播红色文化,学院录制“百·红丹心”系列微视频,依托云端课堂,实现红色教育广覆盖、多层次、深渗透,推动红色基因在青年师生中落地生根、焕发时代光彩。

二、深化体系创新,提升治理效能

学院党委锚定“党建引领发展”主线,创新打造“115524”党建工作体系,以“党建+”思维聚焦五大提升目标,统筹推进五项重点工程,塑造两个特色党建品牌,努力形成“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的党建治理新格局。

在党建引领与文化传承“双轮驱动”下,学院专业建设成果丰硕:在教育部首轮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类)五年阶段性评价中位列第二,会计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工商管理学科入选“十四五”省一流学科,MPAcc案例驱动式培养机制获省级教育成果奖,累计为国家培养3万余名优秀人才,被誉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培养会计人才的摇篮”。

学院创建“红船精神+”商科课程思政分中心,深挖商科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会计财务教师党支部获评省级样板支部,率先实践“课程思政、党员先行”,形成“政治引领、师德示范、专业引路”的育人格局。

三、聚力立德树人,创新育人模式

学院党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着力构建思想引领与实践创新深度贯通的育人矩阵。“百·红引航共同体”聚焦青年教师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双提升,设立“青年创新工坊”,实行党员导师制,建立政治引领、思想引导、学术指导、生活关怀“四位一体”培育机制,帮助青年教师扣好从教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百·红赋能联盟”依托网络文化工作室、组织员工作室与生涯发展工作室等平台,创新“四维协同、多元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把思想引领、能力培养、创新实践与品格塑造有机贯通。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创业沙龙、技能竞赛等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提升综合素质。近年来,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200余项,创新创业项目立项100余项。

学院精心打造“五彩人生就业文化”品牌项目,荣获嘉兴市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技能培训、用人单位对接等全方位服务,促进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陈省身奖获得者、会计203徐全亮同学优秀事迹先后被主流媒体报道,会计硕士231陆蓓、人力212杜彦君获评嘉兴大学2024年大学生年度人物。

四、推进产教融合,服务社会发展

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需求,学院探索“党建+产教融合”新模式。与2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建产学研平台,联合麒盛科技、温州商会等单位打造现代产业学院和创新孵化基地,每年提供800余个实践岗位,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50余项,实现党建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深层耦合。

近两年,教师党员牵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纵向课题25项、横向合作课题45项,产出一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高质量成果;学生党员群体中涌现“浙江骄傲”等先进典型,学院获评浙江省“三育人”先进集体,育人成效持续巩固提升。

紧扣课堂主渠道,近两年,党员教师主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项、获省级思政微课大赛奖项2项、立项省市级党建思政课题4项,推动“红船精神”系统融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实现科研攻关、课程建设与典型培育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据介绍,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嘉兴大学商学院党委将继续弘扬“红船精神”,以体系化党建推动育人、产教、社会服务与学科科研高质量协同发展。学院将不断完善“115524”党建工作体系,深化“百·红”特色品牌建设,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在“红船旁”谱写党建与事业发展的新篇章。(通讯员:虞岚 朱海萍 李子瑜)

来源:高校圈的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