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夏朝最后一位王,他把 “暴虐” 当威风 —— 筑酒池肉林让男女裸奔取乐,忠臣关龙逄劝他爱惜百姓,直接被他剁了。他觉得 “我是太阳,百姓能奈我何?” 可百姓早恨得骂 “太阳快灭吧”。行为逻辑很简单:仗着王权无限,把享乐当本分,把民生当空气,最后被商汤推翻,成
作为夏朝最后一位王,他把 “暴虐” 当威风 —— 筑酒池肉林让男女裸奔取乐,忠臣关龙逄劝他爱惜百姓,直接被他剁了。他觉得 “我是太阳,百姓能奈我何?” 可百姓早恨得骂 “太阳快灭吧”。行为逻辑很简单:仗着王权无限,把享乐当本分,把民生当空气,最后被商汤推翻,成了昏君的 “开山榜样”。
他比夏桀更会折腾:造炮烙之刑烤死反对者,挖皇叔比干的心说 “看看是不是七窍玲珑”,沉迷妲己荒废朝政,连祭祀祖宗都懒得管。他总觉得 “谁敢反对我就杀谁”,却没算到诸侯早寒了心。最后周武王伐纣,他在鹿台自焚,连商朝的祭祀礼器都被抢光 —— 昏庸到连祖宗基业都守不住。
“烽火戏诸侯” 这事儿咱们都熟,可背后更蠢:为博褒姒一笑,他把边防警报 “烽火” 当玩具,诸侯赶来却连敌人影子都没有。等真有犬戎打过来,再点烽火没人信了,他自己被杀,西周直接亡了。他的逻辑就是:把国家安危当个人情戏,觉得 “诸侯都得听我的,骗几次没事”,最后把自己和王朝都玩没了。
东汉到他这儿彻底烂了根:他觉得当皇帝就是捞钱,公开卖官 —— 三公(最高官职)要 1000 万钱,地方官按辖区富裕程度定价,买官的人上任后再加倍压榨百姓。他还在后宫建 “西园”,让宫女穿开裆裤供他玩乐,说 “天下的钱都是我的”。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黄巾起义一爆发,东汉直接分崩离析 —— 他的昏庸是 “贪婪无度”,连统治根基都敢挖。
这位是真没当皇帝的本事:天下闹饥荒,百姓没饭吃,他居然问 “没饭吃怎么不吃肉粥?”;权臣贾南风杀他的太子,他全程像个旁观者。他的逻辑不是坏,是 “蠢得没边”—— 生在皇宫不知民间疾苦,连基本治国常识都没有,最后引发 “八王之乱”,五胡趁机入主中原,把晋朝折腾得半残,百姓遭了大罪。
他不是没本事,却把本事用错了地方:修大运河征调百万民工,死的人堆成山;三打高句丽,每次都耗光国力,士兵死了几十万。他还爱奢华巡游,坐船游江南要几万纤夫拉船,沿途百姓被搜刮得家破人亡。他总觉得 “我能建万世功业”,却没算百姓扛不住 —— 最后民变四起,他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 38 年就亡了,纯属 “自作自受”。
他画花鸟、写瘦金体是真厉害,当皇帝却是真不行:重用蔡京、童贯这些奸臣,搞 “花石纲”—— 为运一块奇石,拆民房、毁农田,百姓被逼得卖儿卖女。他还想耍小聪明联金灭辽,结果被金国反过来打。最后 “靖康之耻”,他和儿子宋钦宗被掳去金国当奴隶,北宋亡了。他的逻辑就是:把个人爱好凌驾于国家之上,觉得 “治国不如画画重要”,最后把祖宗江山都赔进去了。
这位皇帝不爱朝政爱做木工,雕床、造房子比工匠还厉害,却把大权全给了魏忠贤。魏忠贤杀忠臣、收贿赂,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百姓骂 “魏阉不死,大明不亡”。明熹宗还觉得 “有魏忠贤帮我,我专心做木工就行”,完全不管民间疾苦、边境危机。等他死了,明朝已经烂到根,崇祯帝再怎么救都没用 —— 他的昏庸是 “放弃责任”,把皇帝当 “业余爱好”。
南朝陈到他这儿算到头了:他整天抱着宠妃张丽华喝酒填词,连奏章都让张丽华代批;为了建豪华宫殿,把百姓赋税加了好几倍,有人劝他就砍头。隋军都打到皇宫门口了,他还跟美人醉醺醺唱《玉树后庭花》,最后躲进枯井里被抓。他的逻辑特简单:“当皇帝就是享福,江山丢了也无所谓”,结果陈朝 32 年就亡了,他成了阶下囚,连自己写的 “亡国之音” 都成了笑柄。
这位是昏君里的 “奇葩”:宠妃冯小怜说想看打仗,他就停下攻城,让冯小怜化妆来看;还把冯小怜的玉体摆到朝堂上,让大臣花钱 “观赏”,美其名曰 “独乐不如众乐”。忠臣劝他别折腾,他直接杀了;敌军打过来,他先想着跑。他的逻辑就是:“只要美人开心,江山、百姓算啥?” 最后北齐被北周灭了,他和冯小怜都成了俘虏,死得不明不白。
唐朝到他这儿彻底没救了:他最爱玩马球,能把马球玩出花,还说 “要是马球有科举,我肯定中状元”。他把大权给了宦官田令孜,田令孜收贿赂、杀忠臣,他不管;黄巢起义军都快打进长安了,他还在玩马球,直到敌军破城才慌慌张张逃到四川。他的逻辑特离谱:“皇帝的活儿有别人干,我玩开心就行”,最后唐朝虽然没亡在他手里,但已经烂得扶不起来,百姓遭了大罪。
他是宋徽宗的儿子,却没半点骨气:金兵打过来,他一路南逃,连亲爹亲哥被掳走都不管,就怕自己丢了皇位。岳飞帮他打金兵,都快收复失地了,他怕岳飞迎回宋徽宗、宋钦宗,自己当不成皇帝,就和秦桧合谋杀了岳飞。他还跟金国签 “绍兴和议”,割地赔钱当 “儿皇帝”。他的逻辑就是:“保皇位比保江山、保百姓重要,哪怕当孙子”,最后南宋一直被金国欺负,没抬过头。
元朝最后一位皇帝,早期还行,后期彻底飘了:他沉迷佛教密宗,还在皇宫里搞 “大喜乐”,让宫女、僧人一起胡闹;把朝政给了奸臣哈麻,哈麻贪赃枉法,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元末农民起义爆发,他不管不顾,还说 “江山是祖宗打下来的,丢不了”。等朱元璋的军队快打到北京,他才连夜逃回老家蒙古,连祖宗的陵墓都不管了。他的逻辑就是:“反正江山大,我先享乐,出事了再跑”,最后元朝不到 100 年就亡了。
他当皇帝时才 9 岁,长大后勤快过一阵,可后来宠信大宦官王振,彻底跑偏了:王振想立功,撺掇他亲征瓦剌,他没半点军事常识就答应了,结果几十万明军被瓦剌打得全军覆没,他自己也成了俘虏(土木堡之变)。后来他被放回来,又发动政变夺回皇位,还杀了忠臣于谦 —— 于谦可是帮明朝守住北京的大功臣!他的逻辑就是:“王振对我好,听他的准没错,忠臣碍事就杀”,最后明朝国力大损,从此走了下坡路。
清朝到他这儿,内忧外患全来了:太平天国起义闹得南方天翻地覆,他没本事平定;英法联军打过来,他不组织抵抗,带着慈禧、慈安逃到热河避暑山庄,留下弟弟恭亲王奕訢跟洋人谈判。在热河他还沉迷酒色,说 “反正打不过,不如先享乐”,最后 31 岁就病死了。更糟的是,他死前没管好慈禧,让慈禧后来掌控清朝 40 多年,把国家折腾得更惨。他的逻辑就是:“遇到困难就躲,顾好自己就行”,清朝的灭亡,他得负大半责任。
他写词是真厉害,“问君能有几多愁” 谁都知道,可当皇帝就是灾难:他沉迷诗词、佛法,不管朝政,把大权给了奸臣;宋朝打过来时,他不练兵、不备战,还寄希望于宋朝 “手下留情”。宋军包围南京时,他还在宫里写词,直到城破才投降。到了宋朝都城,他还写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被宋太宗赐死。他的逻辑就是:“我生来是词人,不是皇帝,治国的事不用管”,最后南唐亡了,他自己也落得个惨死的下场。
来源:自说自话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