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进陈村旧圩慈善综合体(善园)的“慧龄书屋”阅读角,经常能看到一群长者静坐其中,手捧《老年心理健康》等适老化读物专注阅读。每月,他们还会准时开启30分钟“共读时光”,在静谧中享受阅读乐趣。这温馨的场景,正是旧圩慈善综合体(善园)“慧龄空间”项目的生动缩影。
走进陈村旧圩慈善综合体(善园)的“慧龄书屋”阅读角,经常能看到一群长者静坐其中,手捧《老年心理健康》等适老化读物专注阅读。每月,他们还会准时开启30分钟“共读时光”,在静谧中享受阅读乐趣。这温馨的场景,正是旧圩慈善综合体(善园)“慧龄空间”项目的生动缩影。
“慧龄书屋”阅读角里,长者们正在阅读。
据悉,“慧龄空间”项目于2025年3月正式启动,在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基金会与出版传媒集团的指导下,通过整合社会公益资源、创新服务模式,以“长幼同乐、终身学习”为核心,致力于构建覆盖老年教育与儿童成长的全龄友好空间,为社区居民带来多元化的服务与体验。
“长幼同乐营”是项目的一大特色模式,它将传统老年游戏与儿童互动元素深度融合。在“看图猜古诗”活动中,老年人与儿童组队竞答,长者们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引领方向,孩童们则展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场氛围热烈。据统计,该活动已累计开展了5场,吸引了32名儿童和10名长者参与,92%的参与者表示“增进了跨代情感联结”。
不仅如此,同乐营还精心安排了多样化的健康操环节,既有动作舒缓、注重关节保护的健康操,也有融合传统养生智慧的古法健康操,还有针对现代生活习惯的颈椎操。长幼成员一同舒展筋骨,长者们的动作稳健有序,孩子们则活力满满,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在这些动作设计中得到充分兼顾。
长者与儿童一起游戏。
针对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项目开设了形体旗袍、声乐、瑜伽三大精品课程,并采用“小班制+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形体旗袍班通过“杨柳细腰”核心练习帮助长者改善腰腹线条,搭配“旗袍站姿”手型定位与舞台走位训练,让社区长者轻松拥有婀娜仪态;声乐班吸引了50多名长者参与,大家共同排练《美丽中国进行曲》《杏花落》等10首曲目,为即将组建的“善园合唱团”奠定了坚实基础;瑜伽班创新设计“适老化体式”,有效帮助78%的学员缓解了慢性疼痛。截至目前,这些课程已累计授课48课时,学员出勤率高达95%,85%的学员反馈“提升了生活自信与社交能力”。
长者在学习跳舞。
项目还引入了国家开放大学研发的“慧龄游戏体系”,该体系涵盖记忆力、专注力、创造力三大维度。像“视觉挑战赛”要求老年人在限定时间内识别图案差异,能有效延缓认知衰退;“数字反诈棋”则将防骗知识融入棋盘游戏,让安全教育变得趣味十足。在手工活动方面,项目聚焦“非遗”传承,开展了竹编、脸谱绘制、灯彩制作等16类课程。在“妙手兰心绘福禄”非遗手工课上,祖孙携手共执画笔绘制葫芦,在协作中传承文化记忆。尤其是脸谱绘制环节,孩子们用荧光颜料画出充满创意的现代版孙悟空,老人们则用传统金粉精心勾勒出金葫芦。60多岁的燕姨感慨道:“和小朋友们一起创作,感觉自己也变得更有活力!”
长者参与各种活动。
旧圩善园“慧龄空间”不仅是一个物理场所,更是促进社区凝聚力、推动积极老龄化和代际共融的重要平台。短短半年时间,项目通过五大主题活动,累计服务社区居民超2800人次,在社区成功织就了一张文化养老与代际共融的示范网络。
未来,旧圩善园将继续拓展服务内容,优化空间运营,努力助力构建更具包容性与活力的社区环境,让“慧龄空间”的温暖与价值持续传递。
文/顺德融媒记者莫胜娜
图/旧圩善园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