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10万级纯电SUV这个寸土寸金的市场,消费者早已不是简单的续航够用就行,而是开始精打细算每一度电的利用率、每一寸空间的实用性。当宝骏云海EV 2026款500km纯电标准版和零跑B10 2025款510舒享版,同时以亲民的价格杀入市场,却隐藏着截然不同的产品
在10万级纯电SUV这个寸土寸金的市场,消费者早已不是简单的续航够用就行,而是开始精打细算每一度电的利用率、每一寸空间的实用性。当宝骏云海EV 2026款500km纯电标准版和零跑B10 2025款510舒享版,同时以亲民的价格杀入市场,却隐藏着截然不同的产品逻辑:一个专注打造“移动的第二个家”,一个则致力于成为“年轻人的科技玩伴”。作为精明的消费者,我们不仅要看参数表上的数字,更要看它们在实际用车场景中的真实实力。今天,就让我们撕开营销包装,从真实用车需求出发,看看这两款车谁更懂你的生活(文中简称宝骏云海EV/零跑B10)。
宝骏云海EV作为年度改款车型,并未在外观上做大幅调整。前脸保持封闭式造型,搭配锥形轮廓的LED大灯与三点式日行灯,线条处理偏向圆润流畅,不追求视觉冲击,更注重亲和力与耐看度。车头下方保留了一个小型进气格栅,内嵌黑色网格,在保证散热需求的同时,也兼顾了美观性。车身侧面18英寸双色轮毂采用全新的低风阻设计,在保持视觉平衡的同时,也优化了能耗表现。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当下隐藏式门把手大行其道,但云海EV依然坚持使用传统机械式门把手,在北方严寒地区使用时可靠性更高。尾部贯穿式LED灯组与低调的黑色扰流板相得益彰,整体风格不张扬,给人一种务实稳重的感觉。车身颜色提供超影灰、玉辉白、腾云蓝和逐日橙四种选择,车漆采用巴斯夫材料,光泽度和耐用性比较好。
零跑B10的外观延续家族式设计语言,前脸部分,封闭式中网搭配分体式大灯组很吸睛。上方贯穿式LED日行灯与下方远近光灯组,形成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下包围的矩形进气口和导流槽设计增强了运动属性。车身侧面线条流畅,“尾迹云腰线”从车头一直延伸到车尾,搭配低趴的车身造型,营造出强烈的运动氛围。短前、后悬设计让整车更显紧凑,隐藏式门把手不仅提升了整体美感,还能有效降低风阻。车尾配备贯穿式尾灯,两侧采用不规则间断设计,尾灯下方标有“LEAPMOTOR”英文标识,整体风格简约且科技感突出。车身颜色提供星夜蓝、曦露紫、光电白等七种选择,个性化程度更高。
宝骏云海EV的车身尺寸为4541×1880×1608mm,轴距达2750mm,比零跑B10的4515×1885×1655mm和2735mm轴距稍大一些,尤其是轴距多了15mm,让后排的腿部空间更宽裕。我身高177cm,坐进宝骏云海EV的后排,腿部空间有两拳多的余量,而零跑B10后排的腿部空间也有两拳左右,但宝骏的坐垫更长,对大腿的支撑更好,长时间乘坐不容易累。
储物方面,宝骏云海EV后备箱基础容积567L,比零跑B10的420L大了不少,放三四个大行李箱或者婴儿车都没问题。如果需要装更多东西,宝骏的后排座椅放倒后,容积能扩展到1570L,而零跑B10放倒后是1415L,虽然都不小,但宝骏的装载能力更强,尤其是搬家或者露营时,能多塞不少东西。
相比来看,宝骏云海EV的后排腿部空间和后备厢容积更大,适合经常满载或需要装载大件物品的家庭。而零跑B10的空间灵活性较高,后备厢分层设计和副驾“魔术拓展孔”增加了实用性,适合对储物多样性有需求的用户。
宝骏云海EV的内饰采用“云霞双色”方案,提供云暮黑和云霞米两种配色选择,车内软包覆面积大,仪表台、门板等高频接触区域采用3D Mesh高级皮材,抗污防水、触感柔软,搭配金属装饰和绗缝工艺,营造出温馨的座舱氛围。15.6英寸中控屏幕与8.8英寸全液晶仪表的组合,显示效果细腻清晰,导航路况和娱乐画面都能精准呈现。搭载的灵犀岛车机系统,通过创新的多任务窗口设计,让导航、通话、娱乐等功能可以同屏显示互不干扰,特别是带娃出行时,一句“打开儿童模式”就能自动播放儿歌、调节空调,配合20多项可自定义的快捷功能,真正实现了“动口不动手”的便捷操作,让家庭出行更省心安全。
灵语AI语音助手基于DeepSeek大模型开发,不仅能识别方言,还能根据使用习惯主动推荐功能,让交互更加智能贴心。新增的露营模式、小憩模式、应用商店与壁纸商城等功能,虽然不是核心配置,但能提升旅途中的使用趣味与场景适配性。细节上,柔光化妆镜和LED阅读灯,提升了女性用户使用的便利性;后排纯平地板和航空级U形头枕,则进一步优化家庭用户乘坐的舒适度。
零跑B10的内饰同样很简约,提供竹影灰和萝蔓紫2种配色,中控台简化物理按键,搭配电子怀挡设计,营造出清爽的驾驶环境。8.8英寸液晶仪表和14.6英寸2.5K中控屏,尺寸比宝骏云海要小一些。内置高通骁龙8155芯片和Leapmotor OS车机系统,确保系统流畅运行。支持华为HiCar、ICCOA Carlink手机互联,实现无缝连接。双AI大模型(DeepSeek+通义千问)支持多意图指令、方言识别。音响系统配备6扬声器,还有K歌功能和模拟声浪,为年轻用户带来更多娱乐体验。
两款车在座椅配置方面也各有侧重。宝骏云海EV配备全新的云柔沙发座椅,双硬度发泡工艺让坐垫更贴合人体曲线,主驾支持6向电动调节,副驾4向电动调节,而且前排标配加热/通风功能,夏天能快速带走背部湿汗,冬天也能在3分钟内,让座椅升至舒适温度。零跑B10的座椅采用仿皮材质,主副驾都支持电动调节(高配车型含加热/通风),后排配备中央扶手和杯架,长途乘坐更舒服。
宝骏云海EV的动力系统采用前置单电机布局,最.大功率150kW,峰值扭矩310N・m,匹配56.7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组,CLTC续航500公里。实际驾驶中,动力输出线性温和,城市里超车或者绿灯起步时,不用深踩就能轻松跟上车流,高速上跑到 100km/h 再加速,动力储备也很足,超车时心里有底。配备56.7kWh 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 500 公里,日常通勤一周充一次电完全够用,而且快充从 30% 到 80% 只要 20 分钟,临时补能也很方便。悬挂是前麦弗逊加后多连杆独立结构,调校明显偏家用舒适,通过城市里的细碎路面时,颠簸能被过滤得很干净,家人坐在后排不会觉得晃来晃去不舒服。
零跑B10是后置后驱布局,电机最.大功率 132kW,扭矩 175N・m,动力输出更偏向平顺线性,起步不会有窜动感,新手开也很容易掌控。城市里低速跟车时,动力输出很细腻,只是高速后段再加速时,与宝骏云海EV相比,力道略有不足,超车需要提前预留更多距离。配备56.2kWh 磷酸铁锂电池,CLTC 纯电续航 510km,百公里电耗 12.3kWh,能耗控制出色,快充 30% 到 80% 只要 19 分钟。悬挂同样是前麦弗逊加后多连杆,但由 Stellantis 集团参与调校,还标配了爆胎稳定控制系统,高速上如果遇到爆胎,系统能迅速介入稳定车身,这点让人很安心。
宝骏云海 EV搭载灵眸辅助驾驶系统,配备5个车外摄像头,4个超声波雷达,1个毫米波雷达,虽然配置不算豪华,但也实现了L2级辅助驾驶功能。在高速或城市快速路上,开启全速域自适应巡航(0-130km/h)和车道居中保持功能后,车辆能比较平稳地跟随前车,自动控制车速和方向,长途驾驶时手脚能放松不少,尤其适合经常需要跨城通勤的用户。对于新手或者停车环境复杂的小区,它的540°全景影像(360°全景+180°透明底盘)非常实用,倒车时能清晰看到车周和底盘下的障碍物,有效减少剐蹭风险。还有一个很贴心的功能是循迹倒车,能自动记录最.后100米的行驶路线,万一开进死胡同或者窄巷,可以一键原路倒出来,避免了手动倒车的尴尬和紧张。
被动安全方面,车身采用79.6%高强钢,关键部位如A柱、B柱使用了抗拉强度达1500Mpa的热成型钢,占比26.1%,就像给车加了“金钟罩”。侧气帘针对儿童身高优化了加长设计,后排预留两个儿童安全座椅接口,未来生二胎也不用额外装接口。电池包通过“三横六纵”结构防撞设计,碰撞时能有效分散冲击力。
零跑B10 2025款510舒享版虽然取消了激光雷达配置,但依然保持着不错的辅助驾驶水准。这套系统搭载高通骁龙8650芯片,配合12个高清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组成的感知网络,实现了相当实用的L2级辅助驾驶功能。日常使用中,自适应巡航和车道居中保持的表现稳定可靠,加减速平顺,方向修正自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高速智能领航辅助(NAP)功能,不仅能辅助跟车、保持车距,还能根据路况调整车速和车道,大大降低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在12万级纯电SUV市场,宝骏云海EV和零跑B10形成差异化竞争。从价格策略来看,宝骏云海EV(10.98-12.98万)采取“高配入局”策略,即便入门版也标配电动座椅、50W无线快充等实用配置;而零跑B10(9.98-12.98万)则以“低价高配”见长,9.98万的起售价刷新了500km续航SUV的价格底线。具体到主力车型,云海500km纯电标准版(终端价9.68万)虽然比零跑510舒享版(终端价9.58万)略贵,但多出了全景天窗、电动尾门等配置;而12万价位段,宝骏600km长续航版和零跑600激光雷达版,则分别代表了“续航实用派”和“科技尝鲜派”的不同选择。
长期使用成本上,两车年电费约800-1000元(1万公里),保养成本500元/年,但宝骏依托上汽通用五菱的渠道优势,在售后网点覆盖(全国2800+服务站)和配件价格(较行业低15%)上略胜一筹。保值率方面,第三方数据显示宝骏云海EV三年残值率约55%,零跑B10约50%,但具体表现还需观察市场反馈。对于消费者而言,追求配置全面性和售后便利性可选宝骏,看重硬件堆料和智能体验则倾向零跑,这个细分市场终于出现了“鱼与熊掌皆可兼得”的选择。
综合来看,两款车都没有绝对的优劣,关键在于你的用车场景更贴近哪一种逻辑,是当下够用就好,还是为未来多留一点余量?建议亲自试驾,重点体验高速跟车、辅助变道、泊车辅助等高频功能,再结合自己的预算和家庭需求做决定,毕竟每天陪你上路的,不是参数表,而是真实的驾驶感受。
来源:浮悠悠科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