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维生素B12有多可怕?身体3个部位会有提示,记好2点正确补充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13:40 1

摘要:我母亲年轻时是个爱做饭的人,尤其喜欢研究北方的面点,可惜年纪大了,口味变淡了,做饭的兴致也少了。两年前,有段时间她总觉得手指发麻,走路像踩棉花,人也特别容易疲乏。

我母亲年轻时是个爱做饭的人,尤其喜欢研究北方的面点,可惜年纪大了,口味变淡了,做饭的兴致也少了。两年前,有段时间她总觉得手指发麻,走路像踩棉花,人也特别容易疲乏。

我开始只以为她老了,正常。但有一晚,她起夜差点摔倒,我看她脸色发白,心里猛地一紧。第二天带她去做了检查,医生说她维生素B12严重缺乏

我当时一愣,这种东西,缺了还能有这么大的反应?回家后我翻了好些资料,也问了不少同行,越了解越后怕。原来身体的三个部位早就给过我们提示,只是我们没当回事。有些人,嘴角总是裂,不是干燥那么简单。

我接待过一位五十出头的大姐,说她嘴角裂几个月都不好,还以为是上火,抹了各种药膏都不管用。她说话时我注意到她的舌头红得发亮,表面光滑没了舌苔。我心里大概就有数了,果不其然,检查结果一出来,维生素B12低得吓人舌头和嘴角,是最先报警的地方之一。

还有一次,小区邻居老胡来找我,说他最近总感觉脚底发麻,有时走着走着就觉得踩不到地。我摸了摸他的小腿,敏感度下降得很明显。他以为是腰椎压迫神经,我建议他先别急着做核磁,去查个血。果然又是维生素B12的问题。神经系统受损,是长期缺乏B12之后最常见的后果之一。

后来,我特意留意了这个问题,发现很多中老年人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没食欲,胃口差,这不是简单的老化,而是胃黏膜因为缺乏B12影响了功能。胃是第三个会“喊痛”的部位,但它不像舌头和腿脚那样直观,往往被忽略。

维生素B12的来源很有限,主要靠动物性食物。母亲那段时间因为想控制胆固醇,几乎不吃肉。我那会儿也没太在意,还觉得她控制得好。现在回头看,她吃得太“干净”了,反而把身体搞垮了只靠青菜豆腐,是补不来维生素B12的。

我还记得,母亲开始补充B12后,过了不到十天,手指的麻木感就缓解了不少。一个月后,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她自己都说,以前像是脑子蒙着一层雾,每天没什么劲,现在人清爽多了。大脑清晰与否,也与B12脱不了干系。

有些人可能会问,那是不是只要吃点肉就行?其实不是那么简单。有胃病、萎缩性胃炎或长期吃抑酸药的人,即使吃了含B12的食物,也未必能吸收得好。B12的吸收,需要胃内一种叫“内因子”的物质,这东西一旦分泌不足,补再多也白搭。

我后来建议母亲除了调整饮食,还得用口服的活性B12片,或者必要时打针补充。这不是保健品,而是针对缺乏的治疗方法。补得对,才是关键。

有次去社区讲课,一位老先生问我:“我每天喝牛奶,吃鸡蛋,还需要补B12吗?”我仔细地问了他的饮食,发现他虽然吃这些,但量非常少,而且他有胃炎,吃饭也清淡得很。

我劝他去查一下血B12浓度,结果出来后,他自言自语说:“唉,老了,连吃东西都得这么讲究。”年龄大了,身体吸收功能在悄悄改变,不能靠感觉判断。

很多人把疲劳、健忘、情绪低落当作老化的正常过程,却没想到背后可能是维生素B12在作怪。我自己年过五十后,也开始定期做营养筛查,尤其是看B族维生素的水平。别等身体出问题才想起要补,预防永远比治疗简单得多。

补充B12的方法,我总结成两个原则:吃对、补对。吃对是指食物要选对,牛肉、动物肝脏、鸡蛋、奶制品这些是天然来源;补对是要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口服还是注射。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一刀切的方案。

我那位嘴角裂开的大姐,起初是靠吃肝粉和牛奶补充,但效果不明显。后来医生给她开了甲钴胺片,吃了一个月,嘴角裂口几乎消失了,精神也比以前好多了。她来找我时笑着说:“原来不是我老了,是缺了点营养。”这句话我记到现在。

我自己也有个小习惯,每年换季时,都会观察自己的舌头和手脚的感觉。如果觉得异样,就提前做点调整。身体不会无缘无故给你信号,这些小变化,常常就是缺乏某种营养的提示。别小看这些信号,忽视的代价,可能是健康的崩盘。

记得去年冬天,我一个朋友的父亲突然意识模糊,以为是中风,送去医院后发现是恶性贫血引起的神经功能紊乱,根源就是严重的B12缺乏。这种情况拖久了,神经损伤可能是不可逆的。

所以我经常提醒身边人,不是只有老人才会缺维生素B12,长期素食、胃病、长期服药、肠道吸收不好的人也很容易缺。年轻人也别掉以轻心,早发现早干预,胜过事后弥补。

我在养老机构做顾问这些年,看多了因为小问题拖成大毛病的例子。维生素B12,虽然听着像个不起眼的营养素,但它牵涉到神经、大脑、血液、消化系统多个方面,真不是可以忽略的角色。

有时候,不是我们不重视健康,而是我们不知道该重视什么。身体的语言需要我们去读懂,而不是等它喊疼了才去查原因。舌头的光滑、嘴角的裂口、手脚的麻木、记忆力的减退,这些都是在提醒你:该查查B12了。

母亲现在恢复得不错,偶尔还会做几个她拿手的蒸饺。她说:“我现在都不敢乱节食了,吃肉也有讲究。”我听完笑了笑,其实她这句话,说得比很多医学讲座都中肯营养,从来都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要对得上身体的需要。

维生素B12,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真的重要。你如果发现自己最近总是累、记不住事、嘴巴总出问题,别急着怪年纪,先查查这个营养素。它很小,却能让你的身体大不同。

参考文献:

1. 《维生素B12缺乏的临床表现及防治对策》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 《老年人维生素B12缺乏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

3. 《营养素在中老年群体中的吸收机制探析》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4. 《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临床血液学杂志

5. 《胃肠功能对维生素B12吸收的影响》中国营养学报

来源:汪医生健康百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