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时候五块钱能买两包的方便面,现在随便拿起一包都要七八块,稍微带点 “料” 的高端款更是卖到十几、二十块 —— 方便面怎么悄悄涨成 “轻奢品” 了?不是我们工资没跟上,而是方便面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 “应急凑活吃” 的廉价速食,背后藏着原料、市场、消费需求的三重
小时候五块钱能买两包的方便面,现在随便拿起一包都要七八块,稍微带点 “料” 的高端款更是卖到十几、二十块 —— 方便面怎么悄悄涨成 “轻奢品” 了?不是我们工资没跟上,而是方便面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 “应急凑活吃” 的廉价速食,背后藏着原料、市场、消费需求的三重变革。
先从最直接的 “成本” 说起,方便面涨价,首先是 “上游原料” 在 “倒逼”。方便面的核心原料无非面粉、油脂、调味料,这几年这些东西的价格涨得不少。
就拿面粉来说,受全球粮食供需、种植成本上升影响,2023-2024 年国内小麦价格同比涨幅超 15%,而方便面用的高筋面粉,因为蛋白质含量要求高,涨幅还要再高 5%-8%;再看油脂,方便面油炸工艺常用的棕榈油、大豆油,受国际供应链、气候影响,价格波动更大,2024 年初棕榈油价格较 2022 年低点上涨了近 30%。
原料成本占方便面生产总成本的 60% 以上,上游一涨,下游要么涨价,要么就得 “偷工减料”,显然品牌更愿意选择前者,还能顺便升级产品。
其次是 “产品本身” 变了,不再是 “一包粉、一块饼” 的简单配置,而是往 “高端化、健康化” 转型。以前的方便面,调料包就脱水蔬菜、粉包、酱包 “老三样”,现在打开包装,能看到大块的冻干肉、整颗的卤蛋、冲泡即食的蔬菜,甚至还有单独包装的豚骨汤、藤椒酱 —— 这些 “加料” 可不是白给的。
比如冻干肉,比普通脱水肉成本高 3-4 倍,一颗卤蛋的采购成本也要 5 毛钱左右,再加上包装升级(从普通塑料袋到环保纸盒、密封托盒),单包成本能比传统款高 2-3 块。而且现在消费者越来越在意 “健康”,品牌又推出了非油炸面饼、低钠调料、全麦面饼,这些工艺升级也会增加成本,最终自然反映在售价上。
更重要的是 “市场需求” 在引导,方便面不再只盯着 “低价刚需”,而是抢 “中高端速食” 的市场。以前买方便面的多是学生、打工族,图个便宜快捷;现在买方便面的,还有不少是追求 “方便又好吃” 的上班族、家庭用户 —— 他们愿意为 “更好的口感、更丰富的口味” 买单。
比如康师傅推出的 “Express 速达面馆”,主打 “还原现煮面口感”,用的是宽面面饼,搭配大份叉烧肉,售价 15-18 元,反而卖得比传统款好;还有统一的 “汤达人极味馆”,靠浓郁的骨汤口味,单包售价 12 元左右,年销量增长超 20%。品牌发现,中高端市场的利润空间比低价市场大得多,自然愿意把资源往这边倾斜,慢慢放弃 “低价走量” 的老路子。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渠道成本” 也在上涨。现在买方便面,除了超市、小卖部,线上电商、社区团购、便利店都是重要渠道。便利店的租金、人工成本高,往往会要求更高的供货价,再加上品牌要做线上推广(比如直播带货、短视频广告),这些营销费用最终也会分摊到产品售价上。比如同样一款方便面,便利店售价可能比超市贵 1-2 块,其中就包含了渠道溢价和品牌营销成本。
当然,也有人会说 “涨价就不买了”,但从数据来看,方便面的销量并没有因为涨价而下滑 ——2024 年上半年,国内方便面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 8.3%,其中中高端产品销售额增速超 15%。这说明消费者不是不能接受涨价,而是接受 “物有所值” 的涨价。
最后也想吐槽一句:虽然方便面贵了,但偶尔想吃的时候,看到包装里的大块肉、浓郁汤料,好像也能理解 —— 毕竟现在连外卖都要二三十块,一碗能吃饱、口味还不错的方便面,好像也不算太贵了。你现在还经常吃方便面吗?觉得哪款涨价最 “离谱”?
来源:睁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