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8岁的老爸半夜腿抽筋,疼得直哼哼,我却只能隔着手机屏干着急——这画面,昨晚又在北京回龙观上演。
68岁的老爸半夜腿抽筋,疼得直哼哼,我却只能隔着手机屏干着急——这画面,昨晚又在北京回龙观上演。
卫健委刚说,2.8亿老人里一半以上带慢病,可健康寿命被拉到了68.7岁。
多出来的这几年,到底靠什么续命?
我翻完最新公报,心里咯噔一下:原来差距就在“仨朋友、一条手环、一张孝心卡”。
先说朋友。
上海弄堂里试点“老友记”,社工把老头老太太凑一桌打麻将,三个月后再测,抑郁少了四成。
数据冷冰冰,现场可热闹:张大爷输了两块五,笑得假牙差点飞出去。
他说每天睁眼有人等着,比降压药还稳。
我算了下,平均每人每周蹭社区两顿午饭,菜钱政府掏,换来少跑一趟急诊,医保直接省千把块,这买卖划算得让年轻人眼红。
再看手环。
阿里报告说,82%的90后给爸妈网购健康品,去年“孝心卡”卖爆215%。
我表妹就是典型,给老妈下单带血压预警的手环,老太太开始嫌浪费,结果一次跳闸震动,赶在脑梗前半小时到了医院。
现在她主动每天走够六千步,因为步数能换孙子送的红包,隔代投喂成了新孝道。
技术不神奇,把“惦记”转成数字,老人就吃这一套。
最后是最便宜的“三减三健”:盐勺、油壶、限糖贴,国家老年健康标准2023版白送。
社区医生告诉我,坚持半年,收缩压能掉十个点,等于多发一粒药。
别小看这十个点,一年少住八天院,省下的钱够报个老年平板班。
老头学会视频通话,夜里腿抽筋直接给子女直播,比120还快。
昨晚我爸又抽筋,我远程教他把手环绑在小腿,震动档开到三,两分钟缓解。
他嘟囔:“这玩意儿比你有用。
”我笑着认怂,顺手给他账户充了时间银行,低龄的邻居以后帮他买菜,他攒下的时长以后换别人陪他去医院。
循环起来,孤独和病痛都被拆成小时工,一块两块地互相抵扣。
老后的命,其实就是自己攒的积分。
朋友、手环、盐勺,一样都偷不了懒。
今晚回去把三件套配齐,别让爸妈的晚年只剩半夜的呻吟。
来源:笑到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