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之笔绘就发展新图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9 11:50 1

摘要: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景德镇考察调研。景德镇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久久为功的韧劲,掀起一场深刻的效能革命,一系列着眼于“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改革举措正精准滴灌至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

《牢记嘱托加油干 瓷都奋进新征程》

系列报道之五

以改革之笔绘就发展新图景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奋楫笃行,两载春秋。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景德镇考察调研。景德镇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久久为功的韧劲,掀起一场深刻的效能革命,一系列着眼于“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改革举措正精准滴灌至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为瓷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流程再造减环节:

高新区的“施工许可革命”

“原本办理施工许可需要好几天,光是不同部门的申请表就要填六七张,跑好几个窗口才能办完,现在1-2天就能搞定,高新区的‘航空企业一站式窗口’真是帮我们省了不少心!”谈及在高新区办理增资扩产手续的经历,江西天一航空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炳辉至今感慨不已。

“五个月不到,我们就搬到了新厂房。”“政府领导现场办公,协调解决水、电、气等问题,还有专人对接推送政策。”何炳辉告诉记者,该企业原有的厂房土地面积比较小,企业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增资扩产,从原来的小厂房到如今的现代化车间,离不开高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

为破解企业办事痛点,高新区打破传统串联审批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消防设计审查、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等多个审批事项,整合为“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一件事。通过对申请表单的深度整合,原本分散的六个事项申请表“合多为一”,形成全新的施工许可阶段综合申请表,企业只需填写“一张表单”、提供“一套材料”、在“一个窗口”申请,即可实现所有业务“一次办结”。据统计,该项改革实施以来,办理时限由以前10天减少为3天、递交材料由以前25份减少为19份,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高新区以常态化开展‘每周益企’服务为抓手,着力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急难愁盼问题,招大引强和扶优扶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汪湖表示,“2024年以来,我区共招引投资项目67个,到目前为止已有49个项目实现了开工,36个项目实现了竣工投产,新增‘五上’企业达到21家。”

服务下沉聚人才:

珠山区的“景漂服务答卷”

“在陶溪川商圈就能办完落户手续,当天申请当天拿证,再也不用来回跑政务大厅了!”来自福建的“景漂”李女士,通过珠山区“政务服务进商圈”举措,顺利完成人才落户,成为瓷都“新市民”。

作为景德镇的中心主城区,珠山区是“景漂”群体的集聚地,这里的陶溪川商圈汇聚了全国乃至全球的陶瓷艺术家、手工艺人。为破解“景漂”人才落户难、办事繁的问题,珠山区在全省率先开展“景漂景归”人才落户“一件事”改革,将公安、人社、医保3个部门的7件事整合为“一件事”,减少6个办理环节、7份证明材料,办理时限从 7 日压缩至 1 日。线下“一次告知、一个窗口、一次办结”,线上依托“赣服通”珠山分厅实现“指尖办理”,真正让人才落户“只跑一次”或“一次不跑”。

在此基础上,珠山区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进商圈”,将服务窗口延伸至“景漂”日常活动的核心区域。在陶溪川设立政务服务驿站,提供创业咨询、证照办理、就业指导等全流程服务,让“景漂”从“人找服务”变为“服务找人”。自2024年4月以来,该举措已为“景漂”群体及商圈商户提供服务900余件,平均办理时限缩短60%,现场出证率达96%。

政务服务的优化,带来了人才集聚与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如今,珠山区陶溪川商圈新增“景漂”创客7500名,孵化创业实体500家,带动就业12万人,2025年版权登记数量新增5561件。“政务服务优化—人才集聚—产业升级”的链条不断完善,为珠山区打造“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中心”核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维发力优生态:

全市域的“营商环境升级”

自2022年3月市营商环境指挥部成立以来,我市通过高标准要求、高规格调度、高强度督导,推动全市营商环境连续三个年度向好,2024年度更是在全省第二类设区市(四小地市)中排名第一,获评“全省营商环境工作进步最大的设区市”。“水压不足,酒店日常营业受到影响。”近期,针对景德镇新昌酒店管理公司该诉求,市营商环境联席办会同市住建局、景德镇水务公司等部门组成工作组,上门对接服务。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梓华告诉记者,“目前,该酒店水压不足及水表安装等问题已全面解决,企业表示非常满意。”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秋华表示,近年来,我市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市政数局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出了“极简审批、无感办理”审批服务,让企业群众在“无感体验”中办成事,加大企业诉求办理力度,创新推出“政企圆桌会”制度,推行“企业安静期”“首违轻微免罚”“超时默许制”等利企制度,大力开展政务直播、“每周益企”等活动,积极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氛围,获得了广大企业家的认可。

从高新区的“流程再造”到全市域的“多维优化”,从珠山区的“服务下沉”到人才集聚的“效应凸显”,全市上下正以营商环境的“软实力”,构筑起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这座千年瓷都,正用改革的温度、服务的精度、发展的速度,书写着新时代的“营商环境答卷”,吸引着更多企业扎根、更多人才集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蹄疾步稳,绽放新的光彩。

记者手记

营商环境的优化,不仅是悬浮于报告中的抽象数字,更是沉淀于日常服务的细微之处。

“真是太方便了!”“现在的营商环境真的好了很多!”在江西天一航空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炳辉这两句带着浓浓乡音的感慨,比任何总结都更具说服力。他话语朴素,眼神里却闪烁着真切的光亮,那是一种被真诚服务后的踏实与振奋。这一幕,记者深刻体会到,“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其生命力正源于此。它不在于宏大的承诺,而在于企业遇到难题时,相关部门能主动协调、现场办公的担当;在于申报流程从繁到简、从慢到快后,企业负责人嘴角那抹如释重负的微笑。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