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份子钱回不了本,婚还没结就背债”——9月浙江一场五星婚宴冲上热搜:男方父母砸48万订酒席,女方临时加8桌,两边为了“面子”刷爆三张信用卡,结果新郎第二天就收到医院催缴父亲的透析费。
“份子钱回不了本,婚还没结就背债”——9月浙江一场五星婚宴冲上热搜:男方父母砸48万订酒席,女方临时加8桌,两边为了“面子”刷爆三张信用卡,结果新郎第二天就收到医院催缴父亲的透析费。
说白了,这场闹剧就一句话:死要面子活受罪。
48万能干啥?
够首付一辆特斯拉,够小两口开家奶茶店,够把老两口的透析费续五年。
可他们偏要拿来换一句“排场真大”。
现场视频里,新娘妈举着手机全程直播,弹幕飘“豪气”,后台短信却是银行催还最低还款。
更扎心的是,同天隔壁厅办“轻婚礼”的小两口,只花三万包下屋顶花园,礼金全折成旅行基金,当晚直飞冰岛看极光。
两边电梯里相遇,豪华厅的新娘盯着人家手捧的登机牌,眼神比LED灯还亮——原来“被羡慕”的剧本早换了主角。
有人杠“一辈子就一次,风光点怎么了”。
数据甩脸上:2023年简约婚礼占比飙到47%,比2021年涨了近一半,五星酒店午宴退订量同比翻2.3倍。
年轻人不傻,把省下的二十万拿去付学区房首付,比司仪喊“郎才女貌”实在得多。
再说法律也改戏了,新妇女权益保障法把婚房加名写得明明白白,丈母娘再提“不写名不嫁女”直接违法,谁还敢拿房子当彩礼挡箭牌?
浙江、福建已出现“彩礼返还”潮,女方家现场收十万,回头就给小家庭开张支票:拿去装修,别贷款。
面子?
那是上一届的硬通货。
最惨的还是老一辈。60后人均婚庆砸2.3万,90后只花1.1万,可后者蜜月预算是前辈的2.6倍——人家把钱花在体验,而不是让亲戚拍桌感叹“这螃蟹真大”。
医疗债更现实:38%的家庭因病欠债,婚宴上开的一瓶茅台够做四次透析,可很多人偏选“先撑场面后卖车”。
王叔算明白账:把原本订的龙虾换成波士顿直邮,省下的两万直接给老伴续了两年特殊门诊,儿媳当场改口“爸比排场靠谱”。
网友辣评:真正的面子是医院账单上“余额充足”,不是朋友圈九宫格点赞。
所以别再吹“借钱也要风光”,2024了,大家只羡慕银行卡有余额、护照有签证、医院不催款。
婚礼爽一天,还债苦三年,值不值,脑子没进水都算得清。
来源:花丛拍蝴蝶的摄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