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想过,当你在国外掏出钱包,想说“人民币”的时候,老外可能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你有没有想过,当你在国外掏出钱包,想说“人民币”的时候,老外可能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没错,人民币在国外根本不叫“人民币”!
这个冷知识让很多人第一次听说时都直呼意外。
就像“中国”的英文是“China”而不是“Zhongguo”一样,人民币在国际上也有自己的专属名字,而且还分“官方名”和“江湖名”,每个名字都有它的独特用法。
在国际金融舞台上,人民币的正式名字是“Chinese Yuan”,缩写为CNY。
这个名称出现在所有严肃场合:银行外汇牌价、国际贸易合同、国际汇款单据...
为什么是“Yuan”而不是“Renminbi”?其实“Yuan”就是中文“元”的音译,就像美元叫“Dollar”、日元叫“Yen”一样。
这个称呼既保留了中文特色,又便于国际理解和接受。
而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RMB”这个简称更为常见。
这是“Renminbi”的拼音缩写,虽然没有CNY那么官方,但在海外华人圈、旅游景点、免税店却异常流行。
去东南亚旅游时,你说“CNY”店员可能一脸茫然,但如果说“RMB”,对方立刻心领神会。
现在很多国家的商场收银台都直接贴着“支持RMB支付”的标识。
去年在泰国,我想买榴莲,跟摊主说“Can I use Renminbi?”他完全没反应。
还是一位路过的华人阿姨解了围:“你说RMB他就懂了。”果然,我一说RMB,摊主立马点头。
这个经历让我明白,了解这些货币名称的区别,在国外真的能省去不少麻烦。
人民币拥有两个国际名称,恰恰是中国经济实力提升的体现。
如今,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接受人民币结算,很多国外的ATM机都能直接取出人民币现金。
以前我们出国总要提前兑换美元欧元,现在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直接用人民币交易越来越方便。
这不只是名称的变化,更是中国在全球经济中话语权提升的真实写照。
即使你不出国,了解这些也很有用:
1.看财经新闻时,“CNY汇率上涨”意味着人民币升值
2.海淘时看到“支持RMB支付”,就知道不用换汇了
3.更重要的是,这是了解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一个窗口
当下次聊到人民币时,不妨试试说出“CNY”或“RMB”,你不仅是在使用正确的术语,更是在展示你对全球经济的理解。这何尝不是一种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呢?
来源:林东东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