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三湾村。当天晚上召开了中共前敌委员会,决定对起义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史称“三湾改编”。三湾改编创造性地确立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人民军队建军原则,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
“四史”人物志专题
★
9.29(周一)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三湾村。当天晚上召开了中共前敌委员会,决定对起义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史称“三湾改编”。三湾改编创造性地确立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人民军队建军原则,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人民军队的建军史上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
连环画《毛泽东三湾展雄才》讲述了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三湾村召开前敌委员会,决定改编部队,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故事。
9.30(周二)
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他进一步提出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包括建议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现“三通”及多领域交流、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且可保留军队等。这些方针政策充分考虑台湾实际,为两岸和平统一指明方向,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连环画《共和国元帅 叶剑英》讲述了叶剑英青少年时期的故事,及参军后为革命所作贡献的故事。
10.1(周三)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30万军民齐聚见证了历史时刻。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礼炮轰鸣。阅兵式上,人民解放军威武列阵,展现了捍卫新生政权的决心。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连环画《开国大典》讲述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举行,新中国宣告成立的故事。
10.2(周四)
1920年10月2日,列宁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发表《青年团的任务》政治报告。当时苏俄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面临着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等诸多任务。列宁在报告中强调,青年要掌握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将其用于建设社会主义;要在实际斗争中锻炼,成为既有知识又能实干的共产主义者,为苏俄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这为青年团的发展和青年的成长指明了方向。
连环画《列宁在一九一八年》讲述了十月革命后,苏俄在列宁的领导下,粉碎帝国主义与国内反动派武装干涉,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故事。
10.3(周五)
1929年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宁冈古城联奎书院主持召开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委扩大会议,即古城会议。此时革命处于关键时期,会议总结了秋收起义经验教训,讨论了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等问题,为根据地发展和红军建设指明了方向,对巩固、壮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意义重大。
连环画《秋收霹雳》讲述了秋收起义过程中,革命先辈们在复杂局势下,为了革命理想英勇斗争、推动起义发展的故事。
10.4(周六)
1920年10月4日,李大钊等发起成立了北京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这一小组的成立,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在北方开展的重要标志,为北京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北方的传播,让更多先进分子投身到革命事业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关键贡献。
连环画《革命先驱——李大钊》讲述了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参与建党,及领导革命运动、推动革命发展的故事。
10.5(周日)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青蒿素之母”屠呦呦获奖。她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从中医药典籍中汲取灵感,历经无数次实验,成功提取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连环画《一百九十次失败后的成功》讲述了屠呦呦立志用中医药促健康,历经艰辛提取青蒿素,为全球抗疟做出贡献的故事。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