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竟然也会传染?若身边有这4种癌症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14:00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2066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癌症会传染吗?”这恐怕是很多人心里的疑问。

李阿姨最近就因为这个问题焦虑得睡不着觉。她老伴刚确诊胃癌,她开始担心厨房里的碗筷、卫生间的毛巾,甚至连睡觉都不敢同床了。她总觉得,癌细胞会不会偷偷“跑”到她身上。

医生的回答让她既安心又警惕:癌症本身不会像感冒一样传染,但有些癌症的“幕后黑手”确实具有传染性。

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有点绕,我们今天就来把这个问题讲清楚。

首先要明确一点:癌症不是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病,不具备直接的“传染性”。

你和癌症患者一起吃饭、拥抱、握手、共用马桶,不会因此得癌症。癌细胞在离开人体后无法存活和繁殖,更不会像病毒一样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某些癌症的诱因是可以传播的,比如病毒、细菌、甚至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这些“隐形杀手”悄悄潜伏在我们身边,一旦免疫力下降,它们可能就会“点燃”癌变的火苗。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说说:哪4种癌症背后藏着“会传染”的祸根?

宫颈癌是由一种叫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病毒所引发的,这是一种明确可以“传染”的病毒

它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后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病毒会悄悄在体内“潜伏”多年,最终诱发癌变。

中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超10万人,99.7%的患者可检测出HPV感染

这并不意味着每个感染HPV的人都会得癌,但持续感染高危型HPV,尤其是16型和18型,是癌变的高风险因素。

怎么防?

· 适龄女性应尽早接种HPV疫苗,尤其是在18岁前接种效果最佳。

· 尽量避免多个性伴侣,注意性行为安全。

· 定期做宫颈TCT+HPV检查,发现病毒可早干预。

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高发国家,感染者超过7000万人。

乙肝病毒可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方式传播。长期感染者中,约有10%会发展为肝硬化,其中部分会进一步演变为肝癌。

这也是为何在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占全球肝癌病例的一半以上

很多家庭因此“代代相传”,不是因为癌细胞传染,而是乙肝病毒的传播和防控不足。

怎么防?

·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式。

· 家中有乙肝患者者,务必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易接触血液的物品。

· 乙肝携带者应定期做肝功能+甲胎蛋白(AFP)检测,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寄生在胃黏膜的细菌,感染后可能导致胃炎、胃溃疡、胃黏膜萎缩,进一步发展为胃癌。

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杆菌列为I类致癌物,也就是说,它是明确的致癌因素之一。

这个细菌通过口口传播,共餐、夹菜、亲吻、共用餐具都有可能导致家人间交叉感染。

研究发现,超过75%的胃癌患者感染过幽门螺杆菌

怎么防?

· 家庭成员中若有人确诊感染,建议全家筛查。

· 餐具分餐制或使用公筷,避免交叉感染。

· 感染者可通过四联或三联疗法根除,效果良好。

EB病毒是疱疹病毒家族的一员,大多数人在童年或青少年时期就已感染,但免疫系统会将其压制。

问题在于,当免疫力低下时,EB病毒可能“复活”,引发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某些类型白血病等。

这类病毒可通过唾液传播,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亲吻病”。

虽然EB病毒感染普遍性高,但大多数人不会因此得癌,真正的风险在于病毒与免疫力低下状态叠加。

怎么防?

· 避免与发热、咽痛等EB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

· 提升免疫力是关键,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规律锻炼。

· 有家族鼻咽癌史的人群,应定期做EB病毒抗体筛查。

我们必须再次强调:

癌症不是传染病,癌细胞不会在空气或接触中传播。

但一些与癌症密切相关的病毒或细菌,是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如果我们忽视这些“藏在角落的敌人”,等到癌症发生时就为时已晚。

不信?再看看这组数据:

·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预防的,三分之一可通过早发现早治疗治愈。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我国成年人中超过50%,而被根除后胃癌风险能下降75%。

·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乙肝疫苗在中国实施后,30岁以下人群肝癌发生率下降了超过一半。

癌症从不是天降横祸,它往往“早有预谋”。

我们不是要你远离癌症患者,而是要你提高对癌症高危因素的警惕,尤其是那些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感染源。

面对癌症,我们需要的不是恐惧,而是知识与行动。

及时接种疫苗、改善生活习惯、定期筛查,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其实就是你我对抗癌症最有力的武器。

参考资料:

[1] 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癌症统计年报2022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2022年版)》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
[4] 世界卫生组织. 《HPV与宫颈癌预防全球报告》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人初无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