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家庭美德,以良好家风涵养清朗社风,“青年衢江·幸福家” 家风故事征集活动从即日起正式启动。详细方案如下,诚邀您分享家庭风采,踊跃报名参与!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家庭美德,以良好家风涵养清朗社风,“青年衢江·幸福家” 家风故事征集活动从即日起正式启动。详细方案如下,诚邀您分享家庭风采,踊跃报名参与!
征集主题
“青年衢江· 幸福家”:我家的家风。
征集对象
所有工作、生活在衢江的家庭均可。
征集内容
围绕以下7类家风主题,结合家庭真实经历撰写故事,字数800-1500字,可附家庭照片(1-3张,JPG格式,大小不超过5MB)。
(一)红色传承类:融入家国情怀的家风
聚焦家庭与国家、时代的联结,体现爱党爱国、责任担当的精神传承。
1.革命记忆延续:祖辈参与革命、建设的经历(如老兵军功章背后的故事、父辈参与脱贫攻坚/抗疫的一线经历),以及对后代的言传身教(如“爷爷常说‘国家需要,咱就上’”)。
2.红色精神践行:家庭参与红色教育(如定期参观革命遗址、给孩子讲英雄故事)、传承红色物件(如珍藏的老照片、家书、革命日记),或家庭成员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如党员家庭主动承担社区志愿服务、文明实践、参与乡村振兴)。
3.时代使命担当:家庭在科技报国、文化传承等领域的奋斗故事(如“一家三代守护非遗技艺”“夫妻科研团队攻克技术难关”),体现“小家梦”融入“中国梦”。
(二)品德修养类:塑造人格底色的家风
围绕诚信、正直、谦逊等品格,展现家庭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
1.诚信立身:家庭在经商、处世中坚守诚信的故事(如“父亲摆摊从不缺斤少两,顾客说‘买的是放心’”“借钱十年后主动归还,哪怕对方已忘记”)。
2.正直做人:面对利益诱惑时坚守原则(如“拒绝收礼的父亲:‘干净做事,睡觉才香’”“考试不作弊,母亲说‘分数诚可贵,品格价更高’”)。
3.谦逊包容:长辈教导“满招损,谦受益”(如“爷爷总把‘我还差得远’挂嘴边,70岁仍学新知识”),或家庭中尊重差异、包容不同意见的相处模式(如“饭桌上允许‘争论’,但从不人身攻击”)。
4.敬业奉献:父母追求崇高职业理想,秉承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敢于奉献,敢于创新,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一定贡献,在本行业有示范引领作用,对孩子言传身教。
(三)家庭和睦类:凝聚亲情力量的家风
通过日常相处细节,体现孝老爱亲、夫妻互助、邻里友善的温情。
1.孝老爱亲:照顾长辈的暖心举动(如“每天给瘫痪奶奶擦身按摩,十年如一日”“工作再忙,每周雷打不动带孩子回老家陪爷爷吃饭”),或祖辈对孙辈的智慧引导(如“奶奶用‘故事’化解孩子矛盾,而非简单批评”)。
2.夫妻同心:困境中相互扶持(如“丈夫创业失败,妻子说‘大不了我们从头再来’”“双职工家庭轮流早起送孩子、深夜备课,从不抱怨”),或夫妻间的“仪式感”(如“结婚20年,每天一句‘辛苦了’”)。
3.邻里互助:家庭与邻里的温暖互动(如“妈妈总多做一份饭送给独居阿姨”“帮有需要的邻居买菜送药”),体现“远亲不如近邻”的和睦氛围。
(四)勤俭奋斗类:创造美好生活的家风
展现勤劳、节俭、奋斗的生活态度,传递“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价值观。
1.勤劳致富:通过双手改变生活的故事(如“父母靠摆摊供出两个大学生,说‘力气不会骗人’”“90后夫妻返乡创业,从‘小果园’到‘大产业’”)。
2.节俭持家:不浪费资源、合理规划生活的细节(如“奶奶的‘百衲衣’和‘旧物改造’习惯,教会我们‘惜物就是惜福’”“家庭‘记账本’用了30年,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3.奋斗不息:长辈对后代的激励(如“父亲说‘不怕慢,就怕站’,50岁学开车、学用智能手机”),或家庭共同追求目标(如“全家为孩子攒学费,父母打零工,孩子课余捡废品,三年没买新衣服”)。
(五)教子育人类:传递教育智慧的家风
聚焦父母如何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价值观。
1.以身作则:父母用行动影响孩子(如“爸爸坚持读书,孩子跟着爱上阅读”“妈妈参与公益,女儿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
2.挫折教育:面对失败时的家庭态度(如“孩子考试失利,父母说‘重要的是你努力过,我们一起分析原因’”“允许孩子犯错,但要学会承担后果”)。
3.兴趣引导:尊重孩子个性,支持其发展特长(如“父母省吃俭用买画材,支持自闭症儿子学绘画,最终他的作品获奖”“不强迫孩子报补习班,而是带他体验农耕、观察自然,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六)廉洁自律类:守护清白家风的底线
体现家庭成员在权力、利益面前坚守廉洁的原则,尤其是党员干部家庭。
1.公私分明:拒绝以权谋私的故事(如“当干部的父亲从不给家人‘走后门’,连孩子上学都坚持‘按政策来’”“过年拒收礼品,母亲说‘心意领了,东西请带回’”)。
2.家风警示:长辈用“反面教材”敲警钟(如“爷爷常讲‘贪小便宜吃大亏’的案例,告诫‘手净才能心安’”),或家庭约定“廉洁家规”(如“不打听工作机密、不替人说情”)。
3.简朴生活:党员干部家庭保持朴素作风(如“局长父亲骑共享单车上下班,说‘车是代步工具,不是身份象征’”“全家衣服多是‘穿旧了的’,但捐款时从不犹豫”)。
(七)文化习俗类:传承传统智慧的家风
围绕家庭中的传统习俗、礼仪、技艺,展现文化传承的温度。
1.节日仪式:通过春节、中秋等节日的家庭习俗传递价值观(如“除夕‘守岁’时,全家轮流说‘新年愿望’,必须包含‘为家庭/社会做一件小事’”“中秋‘赏月宴’,长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教育孩子‘团圆可贵’”)。
2.家训家规:代代相传的家训(如“家训‘孝、勤、和’刻在堂屋墙上,逢年过节全家诵读”),或不成文的“家庭规矩”(如“吃饭不许吧唧嘴、长辈动筷才能开吃”,体现对他人的尊重)。
3.技艺传承:家庭技艺的延续(如“奶奶教孙女刺绣,说‘一针一线都是耐心’”“父亲的‘木工绝活’只传‘肯钻研、不浮躁’的孩子”)。
作品要求
1.内容真实。故事须为原创,内容真实具体,严禁虚构或抄袭,一经发现取消参与资格。
2.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可结合具体场景、对话、细节描写,体现家风对个人成长或家庭发展的影响。
3.有教育意义。主题鲜明,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示范作用。
征集时间
作品提交:即日起—2025年10月30日
展播:2025年11月—2026年5月
联系咨询
更多详细内容可以拨打电话咨询。
0570-3832761(衢江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活动投稿邮箱:
30839916@qq.com(邮件主题注明“家风故事+家庭名称+联系方式”)
注意事项
投稿作品需附作者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
主办方对所有获奖作品拥有使用权(包括用于宣传展播、汇编出版等,作者享有署名权),不另付稿酬。
活动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禁弄虚作假,如有违规将取消资格。
文字丨衢江区妇联
编辑丨江一帆
一审丨余慧仙 翁红仙
二审丨舒勤
三审丨徐芳
期待你的
+
来源:衢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