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地抢用千年古名,晋城人翻县志找依据,这改名愁坏了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8 06:08 1

摘要:晋城六个地方要改回古名的消息传开后,不少人翻出家里的老县志比对。城区想叫泽州,泽州县争着用高都,高平非要用泫氏,阳城惦记濩泽,沁水盯着端氏,连陵川都有人翻出最早的名字,这改名的事,到底该听谁的。

晋城六个地方要改回古名的消息传开后,不少人翻出家里的老县志比对。城区想叫泽州,泽州县争着用高都,高平非要用泫氏,阳城惦记濩泽,沁水盯着端氏,连陵川都有人翻出最早的名字,这改名的事,到底该听谁的。

晋城城区和泽州县现在就像住一个院子的两家人,历史上本是一块地。最早这里叫高都,秦朝时设了高都县,后来改来改去,唐朝时固定叫泽州,州府就在现在的城区。1996年郊区改叫泽州县,城区还叫城区。现在城区想改回泽州,泽州县觉得高都才是自己的本名,两县人吵起来,都说自家名字更有年头。

高平市的争议最热闹。当地老人翻出史料,说春秋时这里叫泫氏城,战国时改长平邑,后来才有高平这个名。有人觉得泫氏比高平有文化,毕竟长平之战就发生在这儿,叫泫氏能让人想起那段历史。但年轻人觉得,现在身份证、房产证都是高平,改了泫氏,快递、导航怕是要出问题。

阳城人对濩泽这个古名感情深。秦朝时这里就叫濩泽县,后来才改阳城。皇城相府门口的石碑上还刻着濩泽的字样,有人说恢复濩泽,能让游客一眼看出和古建筑的联系。可开超市的王大姐不乐意,店里的招牌、营业执照都是阳城,改名字得换一堆东西,费时又费钱。

沁水县的端氏古名也有说道。先秦时这里叫端氏邑,沁河从旁边流过,老人说端氏比沁水更贴合地理。但快递员小李犯了难,现在地图上都是沁水,真改端氏,怕是半个月都送不对件。陵川虽然没明确的古名争议,但也有人翻出隋朝才设县的记录,说不如保持现状,别跟着凑热闹。

古名确实带着老祖宗的印记。泫氏能让人想起长平之战的故事,濩泽连着皇城相府的文脉,端氏刻着沁河的水痕。这些名字不是随便起的,是一代代人传下来的活历史。但改名字不是写书法,得考虑老百姓的日子。身份证、银行卡、房产证,改一个名字要跑十几个部门,开店的换招牌、企业改执照,这些麻烦事谁来解决。

有人说,改古名是为了传承文化,不然年轻人都忘了根在哪。这话有道理,就像阳城人说的,濩泽配皇城相府,听着就有历史的味道。但也有人觉得,名字就是个代号,好用、好认比啥都强。高平的张大叔就说,上次去外地,人家一听高平知道是晋城的,说泫氏,对方愣半天,还以为是河北的哪个县。

其实改不改名字,关键得看两头。一头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不能丢,另一头是老百姓的日子不能受影响。或许可以像有些地方那样,古名当别名用,比如高平括号泫氏,既保留文化,又不耽误生活。你们身边有过改地名的事吗,最后是咋解决的。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相关推荐